安庆外环北路(机场大道~皖江大道)工程墩柱监理实施细则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合肥市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2015年月日目录一、工程概况二、编制依据三、监理控制目标四、监理工作流程五、监理工作方法与措施六、检测项目及标准一、工程概况安庆市外环北路(机场大道~皖江大道)工程起点位于机场大道西侧500米处(K6+500),终点位于皖江大道交口(K21+429.971),道路全长约14.93公里。
路线跨越石塘湖、长枫港、张家菜湖、荔塘湖、夹潭泉河等水系,其中长枫港、张家菜湖及荔塘湖均为破罡湖支线。
根据路线跨越水系的要求,全线共设置大桥6座,中桥1座,桥梁一览表如下:桥梁设置一览表本项目沿线依次还与机场大道、合安高速、独秀大道、潜山路、港口路等道路相交,根据交口实际情况,设置了下穿机场大道、合安高速的分离立交桥梁(通道),及上跨独秀大道、潜山路、港口路的分离立交。
根据路线跨越要求,共设分离立交5座,共长1390.2m。
结构物一览表如下:立交桥梁一览表石塘湖1#桥和长枫港大桥下部结构采用桩柱式桥墩及肋板桥台。
柱式墩盖梁高1.5m,宽1.9m;墩柱直径1.4m,桩基础直径1.6m;肋板台台帽高1.4m,宽1.9m,横向设置4片肋,厚1.2m,承台厚2.0m。
石塘湖2#桥和张家菜大桥下部结构采用桩柱式桥墩,柱式桥台及肋板桥台。
柱式墩盖梁高1.5m,宽1.9m;墩柱直径1.4m,桩基础直径1.6m;柱式台台帽高1.4m,宽1.9m;桩基础直径1.6m;肋板台台帽高1.4m,宽1.9m,横向设置4片肋,厚1.2m,承台厚2.0m。
荔塘湖大桥下部结构采用桩柱式桥墩及肋板桥台。
柱式墩盖梁高1.5m,宽1.9m;墩柱直径1.4m,桩基础直径1.6m;肋板台台帽高1.4m,宽1.9m,横向设置4片肋,厚1.2m,承台厚2.0m,元山路桥下部结构采用柱式桥墩及柱式桥台。
柱式墩盖梁高1.2m,宽1.7m;桩基础直径1.3m;柱式台台帽高1.2m,宽1.6m。
胜利大桥下部结构采用桩柱式桥墩及柱式桥台。
柱式墩盖梁高1.4m,宽1.8m;桩基础直径1.5m;柱式台台帽高1.3m,宽1.8m。
外环北路下穿机场大道的通道,分为通道A和通道B。
路线交叉处路基断面形式为1.0m(绿化带)+11.75m(行车道)+3.0m(中央分割带)+11.75m(行车道)+ 1.0m(绿化带)。
根据被交路附近地形情况,通道A为主线机动车道下穿机场大道的箱型通道。
通道A宽度100m,斜交布置,夹角为80°。
另外本项目预留了远期南北高架工程A匝道下穿机场大道接入外环北路的通道B,该通道采用8.9m宽的箱型框架结构,通道全长122.67m。
通道A采用单箱双孔普通钢筋混凝土箱型框架结构,单孔净宽13.25米。
顶板、底板厚1.0m,边腹板及中腹板宽1.0m。
顶板倒角为100x50cm,底板外侧倒角为50x22.5cm,内侧倒角为100x50cm,腹板高761.4cm渐变至837.9cm。
通道A框架结构除首尾分段长15m外,其余阶段长14m。
通道B采用单箱单孔普通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单孔净宽7.5米。
顶板、底板厚0.6m,腹板宽0.7m。
箱型框架结构均采用C40防水混凝土,防渗等级P8。
框架结构下依次设置5cm细石保护层,0.15cm厚防水卷材,20cm厚C20素混凝土垫层及40cm厚碎石垫层。
外环北路下穿合安高速桥下部结构采用桩柱式桥墩及柱式桥台。
柱式墩盖梁高1.5m,宽1.9m;墩柱直径1.4m,桩基础直径1.6m;柱式台台帽高1.4m,宽1.9m 独秀立交主桥下部结构主墩采用双柱式花瓶桥墩,立柱根部截面为1.8x2.0m方柱,柱顶设置系梁;墩承台平面为矩形,尺寸6.7x6.7m,承台厚2.5m。
过渡墩为双柱式花瓶桥墩,立柱根部截面为1.5x1.5m方柱,柱顶设置系梁;墩承台平面为矩形,尺寸2.6x6.7m,承台厚2.0m。
独秀立交引桥下部结构主墩采用双柱式花瓶桥墩,立柱根部截面为1.5x1.5m方柱,柱顶设置系梁,墩顶扩大头尺寸为1.5x2.0m;墩承台平面为矩形,尺寸6.7x2.6m,承台厚2.0m。
过渡墩为双柱式花瓶桥墩,立柱根部截面为1.5x1.5m方柱,柱顶设置系梁,墩顶扩大头尺寸为2.7x2.0m;墩承台平面为矩形,尺寸2.6x6.7m,承台厚2.0m。
桥台采用重力式U台及柱式台。
重力式U台台身宽14.0m,背墙为60cm厚,台身按1:3放坡。
桥台承台尺寸为14.2x5.5m,厚1.5m。
桥台桩基直径为120cm。
桥台承台以上部位采用C40混凝土,承台采用C30混凝土,桩基采用C30水下混凝土。
柱式台盖梁厚2.0m,宽2.1m,背墙厚60cm,盖梁及背墙采用C40混凝土。
潜江路立交、港口路立交主桥下部结构同独秀立交。
潜江路立交、港口路立交引桥下部结构主墩采用双柱式花瓶桥墩,立柱根部截面为1.5x1.5m方柱,柱顶设置系梁,墩顶扩大头尺寸为1.5x2.0m;墩承台平面为矩形,尺寸6.7x2.6m,承台厚2.0m。
过渡墩为双柱式花瓶桥墩,立柱根部截面为1.5x1.5m方柱,柱顶设置系梁,墩顶扩大头尺寸为2.7x2.0m;墩承台平面为矩形,尺寸2.6x6.7m,承台厚2.0m。
桥台采用柱式台。
柱式台盖梁厚2.0m,宽2.1m,背墙厚60cm,盖梁及背墙采用C40混凝土。
二、编制依据1、已审批的《监理规划》;2、本工程设计文件;3、已批准的《墩柱施工方案》、《盖梁施工方案》4、《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6、《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7、《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GBJ18-2012)9、《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T50319-2013)三、监理控制目标(一)钢筋工程(1)事前控制1、钢筋加工设备是否齐备,能否满足工程要求。
2、焊工、电工等技术工种是否持证上岗。
3、钢筋成品、半成品堆放是否符合要求(防水、油、不接触泥面)。
4、及时了解承包人钢筋下料动态,予控钢筋搭接长度,防止造成返工浪费。
(2)事中控制1、查看钢筋加工过程是否有违规现象,并随时指出纠正。
2、查验所用焊条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3、查验钢筋焊接外观质量,饱满度及焊缝长度,必要时可现场取样抽验。
4、查验钢筋弯起点位置及弯起角度,及吊装过程中的焊接质量。
5、查验成型钢筋骨架及其它成品的质量,尤其是吊装过程中成品的变形损伤情况。
6、查验钢筋规格、数量、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做好检测记录。
7、查验钢筋接头位置设置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并做好检测记录。
(3)事后控制1、查验钢筋绑扎,安装质量及钢筋数量,不得有遗漏现象。
2、检查保护层厚度预埋件或预留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钢筋表面是否清理洁净,达到要求。
(二)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1)事前控制1、复核承包人施工组织设计及模板支架设计,及地基承载力能否满足要求。
2、查验待拼装模是否符合要求(平整度、光洁度、外形模数材质等)。
3、立模前所涂刷脱模剂是否符合要求,涂刷是否均匀,而不致于影响砼色泽。
4、模板组装时,应检查各部尺寸精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组装完毕须经全面检查试验后,才能进行砼浇筑。
(2)事中控制1、查验底模支架是否稳定可靠,严格控制标高,如防止变形可加载预压,并测定相应参数。
2、查验模板外形尺寸,平面位置,模板顶、底高程,垂直度,钢筋保护层厚度及表面洁净度,并做好检测记录。
3、检查支架刚度、强度、整体稳定性能否满足施工需要,对于设固定检杆应拔出或不拔出的要求,采取相应措施。
4、查验模板拼缝是否严密、边角线顺直,以防漏浆现象,模内杂物是否清理干净。
(3)事后控制1、查看承包人对砼的养生情况,确定拆模时间的试块必须在现场同条件下养生。
2、砼外观存在缺陷必须上报总监办,征得专业工程师同意后方可修补。
3、查验拆模后结构外观、尺寸、标高、位置等质量。
四、监理工作流程墩柱施工质量监理流程图五、监理工作方法与措施(一)墩柱(1)测量放样、脚手架搭设承台竣工测量验收合格后,承包人测量责任人在承台顶面上放样出墩身的平面位置、标高,并用墨斗线弹出墩身轮廓线,报请测量监理工程师复验,合格后在墩身轮廓线外设置水泥砂浆带,并搭设施工脚手架,整个过程现场监理应巡视。
(2)质量控制标准:1、墩身与承台(墩身)接触面凿毛、冲洗应符合规范要求;2、墩身平面位置的允许偏差:10㎜;3、砂浆带顶面高程、平整度应控制在2㎜以内;4、脚手架搭设应符合安全操作细则要求。
5、质量保证资料:承包人相关责任人填写相关表格,报测量监理工程师验收签认。
(3)钢筋制作和安装1、工作程序:钢筋的制作与安装应严格按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承包人现场责任人应对钢筋的规格、间距、尺寸数量、保护层厚度、防雷接地钢筋的连接、爬模施工预埋件进行验收,合格后报墩身结构监理工程师验收。
2、质量控制标准:1)受力主筋接头错开长度≥35d;2)钢筋的规格、尺寸、间距、数量、保护层厚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3)钢筋网的长、宽、网眼尺寸、对角线差应符合规范要求;4)质量保证资料,报监理工程师验收签认。
(4)混凝土浇筑与养护1、工作程序混凝土浇筑前,监理工程师对现场混凝土浇筑条件进行检查,满足要求后通知试验监理工程师。
墩身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承包人现场责任人、试验人员、现场监理人员应全过程旁站,并做好现场旁站记录,发现情况,及时逐级汇报。
墩身顶面收浆后,承包人现场责任人应尽快安排专人对墩身顶面进行洒水养护,模板拆除后经监理工程师初验后采用塑料薄膜进行包裹、保湿养护。
2、质量控制标准:1)混凝土坍落度:16±2㎝;2)混凝土分层厚度≤40㎝,水平振动间距≤35㎝;3)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还应控制混凝土坍落度、和易性、混凝土入模高度、振动棒插入下层深度、振动棒提拔速度、模板变形等情况。
4)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捣到混凝土密实为止,混凝土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5)未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前,不得粉饰、修补墩身混凝土表面及包裹;6)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塑料薄膜包裹时相对湿度应大于95%。
7)质量保证资料,报监理工程师签认。
3、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1)气泡、麻面、形成原因:振捣不够充分、坍落度较大,模板拼缝不严密漏浆。
2)露筋形成原因是钢筋绑扎不符合要求,砼振捣过程中造成扎丝松散,保护层垫块设置,固定不合理,致使钢筋骨架倾斜。
3)外观色差较大,主要是因为脱模剂质量较差,涂刷不均匀,拆模后养生存在缺陷。
4)严格按配合比计量所用原材料,尤其是控制用水量。
5)由经验丰富的工人,按规范规定厚度逐层振捣充分,防止过振或漏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