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作文指导
(1)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特征化的细节 (2)特征化的细节可反复呈现,在不同情境下展
现,以突出其鲜明的性格特征
三、通过鲜活的细节来表现人物。
如何将文章描写细腻呢?
1妈妈顾不得脱下厚重阴冷的外套,便拆开盒子将冻疮膏抽出来, 旋开盖子,挤出一点白而稠的东西,抹在我手背上。
2我看着外婆用竹竿把长熟的槐花轻轻地打落在地上,一个个地 捡起,抖抖槐花上的尘土,就一步步地走向厨房。我也吮吸着手 指一步步跟了过去。外婆先用开水烫了烫槐花,接着用蜂蜜泡上 几个小时,接着用鸡蛋、白糖和牛奶和面,把泡好的槐花撒到面 上,然后放到蒸锅上。
返回
感情真挚
选择真实的材料,表达真实 的情感,并不是说要严格按照 实情去写,而是基于真实的情 感,材料来源于生活,而高于 生活。
预学——温故知新
回忆《新攻略》上的和你平时所读的亲情类文 章,你觉得写作亲情类作文应注意哪些方面:
导学——初试锋芒
从生活中找米
①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白居易
将牛奶轻轻放在桌面,然后俯下身子,伸出右
手,用手背触了触杯壁,试试温度,再将牛奶
推到我的右手边。妈妈直起身子,随手拢了拢
我额前的碎发,朝我微微一笑,冲着牛奶努努
嘴,转身离去。我回过头,只见她蹑手蹑脚地
走出房间,关门时先用手掌一在阵门轻缝微处的挡粗了糙挡感,
再轻轻地合上,门锁照例发轻住轻“拂嗒过”我一的声额动头听。
3一针一线挑起牵挂,父亲的衣装,让我再次明白,高尚的品德和深厚 的爱才是最贵重的价值。
4外婆手中的一把蒲扇,它蕴含了如此之情,如此之忆。 5奶奶用力在洗衣板上搓揉衣服的声音,听起来是那么温馨,那声音一
直揉进我的心里。 6河水仍不紧不慢地流淌着,水好像变多了,因为里面有外公的爱呀!
童年的那条河,还会在我的心间流淌,流到永远······ 7啊,这就是爱,这就是母爱。它是这样温暖,这样无私,这样沉静,
仿佛跳着一支指间芭蕾。 3那片携着柔光的眸子,溢散着动人的光彩,是云翳上的池水,
是池水中柔和的柳絮,在风里荡漾、纷飞。 4我看着她的眼睛,是浑浊的,仿佛经历了沧海桑田的久远的瓷
杯,盛满了岁月的沧桑。 5姥姥越说越兴奋,一双干枯的眼睛在这个黑夜里仿佛又涨潮了。 6曾祖母仰着脸,夕阳的余晖洒在她饱经沧桑的脸上,宛然一朵
②“你的感情只要有一点儿不真实,读者一下子就
会念得出来。所以要对自己真实,要把自己的真情
实感写出来。”
——冰心
③情真,语不雕琢而自工。
——沈德潜
从这些名言中你知道了什么?
一、写真人、真事,亲身经历
导学——潜心揣摩
细节成就大作
原来我们生活中的爱还寄托一种形式,因为爱 是抽象的东西,往往通过一种形式反映它。
以上均是刻画人物外貌的句子,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有什么作 用?
方法四:描绘环境烘托(构成画面)
将人物放在一定的环境之下,不仅烘托了人物 的形象,更使得文章具有画面感。
1弯腰驼背的母亲,已被岁月和辛劳夺走青春容颜,但依然是我人生的 依靠和灵魂的拐杖,时刻给我亲情、给我温暖向上的力量。
2皎洁的月光如清泉般地倾泻下来,泼洒到绯红的云朵上,又清幽幽地 流入我的心田。我的心被这股清泉所滋润,顿觉异样的熨帖和舒爽。
我坐回电脑前,心中不知什么 滋味。母亲年轻时也曾想过当老师, 最终只能是由她的女儿来完成这个 心愿。我工作上的事情,对于母亲 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母亲 非常乐意帮忙的。
又一声门响,母亲几乎是小跑着 进了房间,微喘着气,举着报纸笑着 说;“找到了。”我接过报纸也笑着 说:“太好了,妈妈。”母亲正准备 出去,我又说:“妈,待会让弟弟帮 我们合张影吧”母亲回头吃惊地说: “怎么了?”
《背影》中父对子的爱的形式是“一袋橘子”、
“一封来信”;子对父的爱是抒写“一个背
影”。所以往往一件细小的东西,如“一杯
水”、“一个铅笔盒”、“一次微笑”、“一 个眼神”、“一根头发”……都能寄托一种感 情。
二、抓住动情点、由小事见真情
掀起你的盖头来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 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 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 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在向上 缩;他把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 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 下来了。 选自朱自清《背影》
这段文字让无数人为之动情流泪,之所以能打动人,是因为它采用了 哪些描写方法?你能举例说明吗?
外貌、动作,尤其是这两方面的细节描写细致入微。“蹒跚地走”、“慢慢探身”、 “爬上”、“攀着”、“向上缩”、“肥胖的身子”、“微倾”。写出父亲行动的 艰难,深化文章父爱的主题,使得父亲形象更加高大,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2风吹进厨房,吊灯摇晃着,灯光将姥姥弯弯的脊背照得明亮, 我不敢看她浸在黑夜中德面孔。
3月,从黑发中流过,风,传播爱的信息,将黑发,一点点染白。
4童年,梧桐树下,透过缝隙照下的阳光把那头黑发照得很黑很 亮,那头黑发很长很长站在风中,轻轻地微笑。
5夕阳的余晖洒在空旷的田野上和她的身上,这橘红色的余光让 她原本瘦小的身影更显得苍凉。这画面仿佛是一幅油画,尽管火 红的天空占了一大半,可主角却是那小小的身影。
——“亲情”类作文指导
通州区育才中学邱伟伟
预学——知识充电
亲情类作文易出现的问题
虚假空洞,平淡粗糙, 落入俗套,主题不鲜明, 缺乏感染力。
优秀的亲情类作文标准:
主题突出,感情真挚, 描写细腻,语言优美, 构思精巧,感染力强。
主题突出
围绕“亲情”安排材料,最 能表现中心的详写。 “亲情”——表现亲人如何 爱自己,或自己如何爱亲人。
• 你静静地离去 • 一步一步孤独的背影 • 多想伴着你 • 告诉你我心里多么地爱你 • 花静静地绽放 • 在我忽然想你的夜里 • 多想告诉你 • 其实你一直都是我的奇迹 • 一年一年风霜遮盖了笑颜 • 你寂寞的心有谁还能够体会 • 是不是春花秋月无情 • 春去秋来你的爱已无声
把爱全给了我 把世界给了我 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 多想靠近你 依偎在你温暖寂寞的怀里 告诉你我其实一直都懂你 多想告诉你 你的寂寞我的心痛在一起
丰富亲情类文章情感的方法:方法一:动作细节描写(分解动作) 方法二:局部肖像描写(抓住特点) 方法三:借物形象比喻(生动形象) 方法四:描绘环境烘托(构成画面) 方法五:议论抒情升华(延续情感)
阅读范文
母亲
那天我坐在电脑前备课,随口问母亲是 否看到报纸上有关于中考的新闻报道。母亲 坐在餐桌前剥豆子,抬头问:“要来做什 么?”我回头说:“我想看看,也想开学给 学生看看。”母亲放下手中的豆子,走到我 身边说:“好像是看到过的,被你父亲收到 书房书桌的抽屉了,我可以去找找。”母亲 说着边解围裙边往书房走去。一声门响,屋 里静了下来。
“因为很久都没有合影了。”我 柔声说。
母亲又笑了,带着愉快,带着些 赧然,说:“那一会我去换件衣服。”
母亲转身进了厨房。厨房里传出
锅碗的声音,配上母亲哼的小曲,格 外动听。
母亲的心,是那样容易从儿女那
儿获得快乐和满足。她给予得那样多, 要求的,却那样少。
这篇范文写了关于母亲的哪两 件事?
(找报纸、说合影)
老师的修改:
夜深了,我正在写作业,忽然听见轻微的 开门声,抬头一看,妈妈端着一杯牛奶走进房 里。她走到我身边,仔细地吹开表面的牛奶皮, 将牛奶轻轻放在桌面,然后俯下身子,伸出右 手,用手背触了触杯壁,试试温度,再将牛奶 推到我的右手边。妈妈直起身子,随手拢了拢 我额前的碎发,朝我微微一笑,冲着牛奶努努 嘴,转身离去。我回过头,只见她蹑手蹑脚地 走出房间,关门时先用手掌在门缝处挡了挡, 再轻轻地合上,门锁照例发住“嗒”一声动听 的轻响。
方法一:动作细节描写(分解动作)
①母亲翻找着报纸,十分认真,也 十分辛苦。
②母亲弯下腰一张一张慢慢翻,然后 蹲下身子,打开一张报纸浏览,大概 是没找着,又叠起来放在一边,抽出 另一张翻看。蹲了一会,她起身捏了 捏自己的腰,又继续翻找。
方法二:局部肖像描写(抓住特点)
方法三:描绘环境烘托(构成画面)
2因为父亲那张地地道道的农民脸:一脸枯黄,年纪不到四十九已经皱 纹满面,就像饱经沧桑的老者;一身行装也是简单到不行,一看就知道 是个土里土气的庄稼汉。
3还是那黄巴巴的脸,头发有些凌乱,几根银发被风吹得竖了起来,荡 在空气中,刺疼了他的心。
4母亲憋得发紫的面颊,紧闭着吐不出一个字的嘴唇,孤独无助地被我 挤出房间的背影,都让我惭愧不已。
实践练笔——修改片段
方法二:局部肖像描写(抓住特点) 方法三:描绘环境烘托(构成画面)
运用方法二、方法三再次 修改“送牛奶”片段
老师的修改: 台灯柔和的灯光将牛奶染
成了温暖的微黄,也将妈
夜深了,我正在妈写手作背业上,条忽条然细听纹见照轻得微异的 开门声,抬头一看,常妈清妈晰端。着一杯牛奶走进房
里。她走到我身边,仔细地吹开表面的牛奶皮,
路边榕树间洒下的阳光跳跃 在母亲瘦削的脊背上,腰因为病 痛的折磨有些佝偻,越发显得母 亲瘦小得可怜。风掀起母亲染过 的头发,露出花白的发根。
悟学——学以致用
实践练笔——修改片段
方法一:动作细节描写(分解动作)
夜深了,我正在写作业,忽 然听见开门声,抬头一看,妈妈送 了一杯牛奶进来。我回过头,只见 她走出房间,轻轻关上了门。
3长发用清水将短发的满头泡泡冲洗掉,用手轻轻揉着短发的耳 朵和眼睛,然后用毛巾轻轻地为短发擦头。
4她掬起一小捧水,往我的脚心撩着。暖暖的,柔柔的,像是有 一股温暖的暖流从脚底滋生,又涌上心头。我低下头去看她,她 正缓缓地把我的脚放入水中,用手轻轻地搓着。她捧起我的脚, 用褐色的毛巾轻而缓地擦拭着。
这样和谐地停留在我的伞下。 以上文字是什么表达方式?对表达感情有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