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巧妙运用表扬与批评
在教师眼里,学生总是形形色色的:有的好学,有的厌学;有的勤奋,有的懒惰;有的成绩非常好,但个性上却有明显缺陷,有的学习成绩差,但品行端正,遵规守纪;有的不但成绩差且各方面表现也不尽人意。
因此,很难用某一种方式方法来管理、教育不同的学生。
但是,如果能恰当、巧妙地运用表扬与批评这两种手段,教育工作会相对容易,因为表扬与批评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必不可少的。
由于青少年自我认识能力不强,是非观念相对模糊,很难对自己作出比较清醒、准确、全面的评价,也就很难把握前进的方向和奋斗目标。
在必要的时候,以表扬或批评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认清自我、把握方向,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常常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目前的常规教育一般是这样的,一个集体里的学生常被分成大致两类:优生和差生。
教师总是对优生取得的成绩予以表扬,对差生的不良表现进行批评。
表扬可以帮助学生肯定自己,树立信心,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做一个完美的人的精神冲动;而批评可以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缺点,从而积极改正,向更完美、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但是,如果认真看一看这样做的效果,再仔细想一想表扬和批评的最终目的,上述做法就值得商榷了。
首先,看一下表扬对优秀生的作用。
对一个优秀生来说,表扬的好处是锦上添花,不足之处是可能导致优生自以为是、不思进取、经不起挫折。
从小到大受到太多表扬的优生,生活在一片赞美声中,往往会对自身和周围世界缺乏全面、清醒的认识,惟我独尊。
一旦走出小环境,面对大社会,发现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常会有不知
所措之感,自卑心理随之产生。
一遇到挫折,就会变得一蹶不振。
教师的表扬本来是为了使学生更上一层楼,但表扬太多,不但达不到目的,反而起副作用。
因此,对这一类学生,不如给一些中肯的批评,诚恳而善意地指出他们的美中不足,引导他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使他们从小就经受挫折。
其次,对差生来说,通常的情形是,批评已经不起任何作用,甚至会起到反作用:产生抵触情绪或逆反心理,使差生表现更差。
批评的本来目的是促使学生改正缺点、取得进步,为什么适得其反呢 因为大多数差生经常得到的是周围人们的否定评价,对自己已丧失了信心,为求得心理上的平衡,他们常常采取“破罐子破摔”的方式来对周围人进行报复。
所以,许多教师对差生的不良表现进行批评,常常不起作用。
如果对差生进行恰当的表扬,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此处的表扬,是指去发现、寻找差生身上的优点并加以赞美。
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关键看是否善于发现和挖掘。
一旦发现了差生身上的优点就应及时予以表扬,哪怕这些优点本身并不值得赞美。
一次小小的表扬甚至一个鼓励的眼神、默许的微笑,都会唤醒差生内心深处沉睡的自强之心。
善意的肯定,会成为听惯了责备的学生奋发向上的动力。
不要以为差生永远就是差生,也不要认为笔者在此夸大了表扬对差生的作用。
古今中外许多有成就的人,他们并不是从小就很优秀。
综上所述,教育工作者首先要能准确地判明哪些学生需要更多的表扬,哪些学生需要更多的批评,然后再恰当地运用表扬和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