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ppt课件

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ppt课件


狗”,“早晚天天喝菜粥,中午白薯窝窝头,一天三顿难见
油” 。当时,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也受到影响,农村社员出工是:
“一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四遍哨子才慢慢跟后
逛”,而且“出工一条龙,干活一窝蜂;评分到半夜,吵架闹轰
轰”。
.
农村的改革是怎样突破的? 1978年12月
地点 严立华家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 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 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 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 (再)向国家伸手要钱 要粮。如不成,我们干 部作(坐)牢杀头也干 (甘)心,大家社员也 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 到18岁。
揭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
粮票为1955年~1993年间中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伴随粮 食定量供应在流通领域粮食及粮食制品买卖的资格许可证。 那时候,必须凭粮票才能购买粮食。 粮票是计划经济的一个缩影,它说明了什么问题?(中国 为什么要经济改革?)
.
阅读下面材料,想一想: 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为什么选在农村呢?
• A.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 B.旧中国农民悲惨的生活状况已成过去 • C.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死账”被清算 •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效果
D
.
• 3、一个美国史学家说:“由于其众多的人口, 中国在经济发展上的特殊问题是如何在避免忽视 乡村方面的同时加强工业,如何在建设强大的国 家工业的同时使乡村的民众摆脱物质上的贫困。”
作用;探究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 • 2、过程与方法 • 通过阅读分析相关材料,提高从材料中提炼信
息的能力 •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 通过历史资料图片让学生深切感受改革带来的
巨大变化。
.
大政方针 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
方针:经济建设、改革开放
全会明确指出: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 现代化,要求大幅度的提高生产力,同时要求多方面 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法、活动方式和思想方法。
这是个惊天动地的契约,现作为中国当代的珍贵文物, 收藏在中国革命博物馆,藏品号为GB54563
.
小岗村1979年卖给国家粮食12497公斤,超过 政府计划的7倍;卖给国家油料12466公斤,超过 国家规定任务的80倍。还有钱,小岗农副产品收 入47000元,平均每人400多元。在当时,对这群 “叫花子”来说,这无疑是一座光芒四射的金山
改革措施
增强企业活单力一的公
第一阶段 所有制 有制经济
政策性调 整阶段
管理体制 高度集中 管理体制
发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 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政企分开,简政放权,扩 大企业自主权
分配制度 平均主义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 多种分配方式
第二阶段 制度创新 产权制度
阶段
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 式的. 现代企业制度
•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
•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D.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
.
• 4、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访问中国后写道: “1988年,街道上的色彩与服装明显多元化,与 此伴随的,则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明显迹象。农 业改革效果十分明显……私营企业有所发展…… 得到允许的、有限的经济自由已经在改变中国的 面貌。”出现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的现代化建设 义
城市
高度集中的
核心:国企改革
有利于国民经济
市 场
经济 计划经济体 中心环节:增强 的稳定和健康发 经
体制 制对企业管 企业活力


改革 的过死
.


反馈练习
.
• 1、春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也折射出 了历史的变迁,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据此判断以 下农家百姓春联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材料2
沈阳有两个厂,一个是铜厂,一个是电缆厂,这两个厂 一墙之隔,但电缆厂归机械部门管,铜厂归冶金部门管, 冶金部门把铜调到较远的其他地方去,电缆厂需要的铜 又要从云南等地调进,造成了运输上的大量浪费,时间 上的浪费,本来两个厂发展横向联合,通过签定合同就 可以解决,但是不行。 .
阶段 中心项环目节:改革前
——马立诚、凌. 志军著作《交锋》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人民公社制相比有何 优越性? 经营变化:高度集体统一--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分配变化: 平均主义--按劳分配 管理变化: 人民公社--乡、镇政府
生产大队--村民委员会
.
产业结构变化:由单一向多部门发展
水产养殖 畜牧养殖 乡镇企业
.
材料1
在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 采取降温的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主要是风扇、鼓风机, 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 层报批,当时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 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温故知新
1、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怎样的经济体制? 标志是什么? 2、从古到今,从中国到世界你知道有哪些著 名的改革? 3、苏联的改革主要改什么?结果怎样?
.
改革开放前的四大件
.



电视机

冰箱



洗衣机
.
空调





电脑
汽车

住房
.
手机
.
学习目标
• 1、知识能力 • 识记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内容及
材料一 邓小平说过:“我们的改革和开放是从经济方面开始 的,首先又是从农村开始的。为什么要从农村开始呢?因为农村 人口占我国人口的80%,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 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
材料二 改革开放前,农村条件差,生活苦,“交通靠毛驴和行
走,运输靠小车和背篓,通讯靠喇叭和人吼,治安靠柴门和家
《财富》世界500强排行中国部分企业
.
小结
经济体制改革
• 揭开序幕: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背景
内容
作用


农村 人民公社的 家庭联产承包责 有利于调动农民 建
经济 旧体制阻碍 任制;
生产的积极性; 立
体制 改革
农村生产力 的发展
大力发展乡镇企 业和非农产业
有利于农民提高 生活水平和农业
社 会 主
• ①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②改革开放 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宏图③万里山河归人民, 五亿群众庆新C.①③②
B
• D.②①③
.
• 2、春联是我国独创的一种文学形式。贴春联, 是我国民间过春节的一项重要内容,常用以抒发 人们对生活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1979年 安徽玉明公社社员叶旗衡写道“借新账还旧账账 账不清,吃一万买一万斤斤不断。”横批:“已 经过去”。这幅对联反映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