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1息县龙湖新天地项目规划设计说明资料

21息县龙湖新天地项目规划设计说明资料

息县龙湖新天地项目规划设计说明一、用地概况1.1、区域位置本项目地块位于河南省信阳市息县,香米贡大道与息寨路交叉口西南角,总用地面积为16850.90平方米。

项目涵盖住宅、商业、地下车库、公寓等不同业态,规划总建筑面积75659.92平方米。

1.2、用地周边条件分析1.2.1、周边用地分析项目用地东邻城市道路,北临城市主干道,为该项目创造了相对成熟的交通环境和居住环境。

1.2.2、周边资源分析该项目两面临路,拥有便利的交通,同时地块周边区域营造了良好的居住环境,使地块的居住价值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依据所临道路的性质及地块开发性质。

1.2.3、资源重组分析为改善地块的居住品质,优化商业资源结合用地资源的分析,我们在地块规划上采用了相应对策,即沿地块四周布置有商业,旨在提升地块内部的商业价值质,增加用地居住价值。

二、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4)《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2011年版)(5)《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2005年版)(6)《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7)《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8)规划设计任务书及国家及地区现行有关规划、建筑设计规范、法规。

(9)甲方提供地形图及电子文件。

(10)国家、河南省、信阳市有关的法律、规范和条例。

三、设计原则贯彻党的基本方针、政策,在设计中遵守国家省市制定的有关设计规范及设计标准。

遵循“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一切为居民服务,创造一个环境优美、交通便捷、生活方便、安全舒适、文明高雅的2 1世纪居住环境。

在设计中通过对该地块大的地理环境及规划原理入手,使地块的总体布局及建筑风格与城市的建设发展相结合,从空间形式到内部功能完美的协调起来,将城市的情感引入到地块内部,加以丰富,构筑一种和谐美满的空间形式。

通过地块的中心绿地广场、中心景观轴线和贯穿小区的景观绿地与住宅间邻里绿地相结合,以达到创造优美的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的目的。

3.1、充分利用现状条件由于现状地形较为平坦,考虑经济因素,在小区的规划设计中充分考虑基地本身的情况,同时充分利用周边可以利用的条件,打造精品小区。

3.2、重视城市自然、人文特色的动态延续性小区规划适应当地自然环境、历史文脉及居民生活模式,使小区融入在城市的大环境中,成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

规划重视建筑体量、色彩及空间关系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充分结合原有地形、地貌等自然景观资源和区位,创造出一个拥有良好居住景观的住宅小区,同时在小区的规划设计中,满足住宅的居住性、舒适性、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

3.3、规划根据物业管理需要确定组团规模和服务设施内容服务设施配套齐全,位置得当,符合居民生活要求和行为轨迹,便于在保安、清洁、绿化、水电、家政等方面推选规范化服务,为物业管理及服务提供便利条件,提高了工作质量,降低了管理成本。

3.4、加强空间领域限定,提高居住安全性小区按照空间的不同属性和人的行为逻辑规律,将小区用地分成不同的空间序列,并通过小区主入口以及组团、院落、单元入口标志进一步加强空间的领域感和归属感,从而提高了居住环境的安全性。

留有改造余地增强小区的可持续性,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动态体系进行规划,注意采用具有灵活性和可改性的技术处理方法,在建设中留有发展余地,在道路、停车位等方面作前瞻性的策略布置,使规划具有弹性,做到宏观可控,微观可调。

强调适度的人车分离,营构人性化的社区空间环境,既为步行者提供安全、舒适的社区休闲环境,也为行车者提供便捷的交通、停车及入户线路。

3.5、坚持以人为本和生态环境保护原则创造舒适、优美、卫生、安宁的生活环境。

规划的用地布局及空间组织以人的需求为依据,充分考虑人的可达性、便捷性及舒适性,做到以人为本,为人服务。

在满足日照、采光、通风和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基础上,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在不改变现有地形的条件下,着重进行绿地系统规划,强调绿地景观系统的均好性,使居民最大程度接近自然、享受自然,保证居民的身心健康。

四.规划目标充分利用所具有的自然条件、区位条件与交通条件,将本项目建设成为环境优美、具有极大吸引力与品牌效应的高品质住宅小区,成为展示确山社区居住品质新形象的窗口。

4.1、高效能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不仅要齐全,而且要做到安全、高效、可靠;建设现代化高效能的通信设施和协调的道路交通系统;建设高效能的上下水、清洁能源供应、消防及垃圾回收加工等市政设施。

4.2、高质量的生态环境加强绿化,保护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打造居住区内部精品景观。

节能、减排,最大限度的降低污染。

4.3、高品质的物质形态环境功能与形态并重,合理进行功能组合与用地布局,塑造富有特色的形态环境,构造一个空间层次丰富、具有时代感的居住小区。

4.4、高水平的规划管理加强小区建设管理,合理确定土地利用率,统一规划,增加弹性和应变力,建立完善的管理中心和技术服务中心。

五、规划理念在小区的规划设计中运用现代设计方法,以流畅几何线形,强化带状空间的纵深和扩展感;用生态学理论来指导景观设计,通过合理的布局,增加道路的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

并且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坚持住宅的整体性、舒适性、实用性和空间感。

5.1、整体性注重景观规划设计的整体性,总体上简洁明快,局部设计在遵循整体风格统一的基础上变化。

5.2、舒适性遵循“以人为本’’的现代设计理念,整体上采用大色块的设计手法,减少跳跃感;细部处理则提供适宜人体尺度、丰富的景观层次、以及材质和形式的变化。

5.3、适用性为周边建筑提供相应的适宜环境,如商业建筑入口和交叉口处的广场及开放场地,并结合功能性小品的布置,如电话亭、报亭、座凳等,使道路环境不仅可观且可使用。

5.4、空间感根据现有的基地形态,以“收放结合”的平面形态配合竖向多层次的景观元素(包括绿化、雕塑、水体、灯具等),塑造道路环境的多元空间感。

六、规划构思小区位于信阳市息县的主要规划道路南侧。

根据当地条件及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对小区进行规划设计。

小区以一条东西向的中央景观轴连接整个小区,形成独特的景观形式。

力求在总体空间布局、室内外环境、住宅类型、小区配套设施上有一定的超前性与创新性,推出具有精品意识的生活社区,同时体现健康向上的生活哲学理念。

规划方案注重对现代娱乐、居住理念体现,场所的建立,是把建筑、人类与环境景观紧密结合的产物,既有物质性的建筑,更有精神上的生活氛围,指导我们在规划中,从微观的建筑上升到一个更宏观、综合的角度去看待其整体性。

大面积的绿色景观引入每户住宅中,区内景观与周围的自然风光浑然一体。

规划中着重突出园林特色与公共活动之间的关系,使两者彼此交融,并提供居住与休闲两种不同的生活模式。

使小区内居住者在尽情享受阳光、清凉林风、清洁空气的同时,与现代生活、资讯紧密联系在一起。

七、规划布局7.1、空间设计在小区空间设计中,贯彻了空间逐级专属的规划思想。

为各种等级交往提供相对应的空间场所。

交往空间在规划设计中明确分为二级,即小区空间和组团空间。

7.2、规划结构在规划布局中,体现空间逐级专属的原则,为各级交往提供优质的交往空间。

根据小区的现状条件和将要打造的居住品质要求,小区规划大部分采用高层住宅。

沿城市规划道路设计部分临街商业,在小区的规划格局中从南到北建筑运用逐栋后退的形式,小区建筑风格在立面上更加的灵活,并最大程度的提高小区的环境和居住品质。

小区内部景观设计,以结合绿化布置,东西景观带由住宅楼性的挟持,打造出不同层次景观节点,有效地提高了小区的居住品质。

通过建筑的围和形成了小区的中心景观带和均好性的组团空间,使小区内居民均有良好的景观朝向。

同时在规划设计中利用街头绿地和防护绿地形成独特的景观带,与小区内景观相辅相成,提高小区的景观品质。

八、交通规划设计在小区道路系统规划中,采用“环路交通”模式,避免了小区内车行对住宅楼的影响,综合考虑小区周边道路情况,把小区的主出入口规划设计在基地东侧的规划道路上,次入口规划设计在基地西侧的规划道路上,方便小区内居民的出行需求。

在小区内部的交通规划上,尽量避免“尽端式”道路模式,减少对中心景观带的干扰,提升小区内的居住环境质量。

小区内停车形式采用地上停车与地下停车结合的模式,解决了停车的问题,方便居民使用,并有效的降低了车辆对小区的干扰。

九、景观规划设计小区绿化系统依托空间体系。

设计中注重亲切感、使用性、避免形式化、唯观赏性。

结合东西空间轴规划了小区的中心绿化景观轴。

轴线的交叉点、起点、终点及与环路交点上规划景观节点。

在景观轴线上充分结合组团之间布置游园景观,形成中心景观带与组团景观相结合的景观体系,营造出收放有序的绿化空间序列。

十、建筑形态及产品设计小区规划产品为高层。

地块北侧从城市设计的角度考虑,沿城市规划道路的高层形态主要采用同样的单体建筑和同样的立面处理手法,为城市展现一个统一的小区界面。

小区内部大面积的绿化设计,形成了良好的内部空间,提升小区内的居住环境品质。

小区建筑风格以现代风格为主,简洁大方;建筑色彩以大方稳重为主。

十一、小区配套设施设计小区配套设施的设计主要为满足小区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沿城市干道规划布置商业,在小区中心绿化景观区,规划健身器材,活动场地等,满足人们交往活动的需要。

同时在区内适合位置规划布置垃圾收集点,热交换站,变电室等小区配套服务设施。

十二、消防设计1 2.1、总图防火设计小区内主要车行道路结合各个场地形成主要消防环道,满足国家有关规范要求。

消防车道通过建筑物时,其净空尺寸≥4米,宽度≥4米。

消防车道坡度≤70%消防车道及消防登高场地路基,其荷载按30T/m2设计。

12.2、建筑防火设计本建筑为二类居住建筑,建筑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

建筑的高层住宅,按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进行设计。

12.3、外消火栓给水系统用水量:10L/S,火灾延续时间:2H;室外消火栓给水管网与生活给水管网合用,并按间距不大于120m设置,室外地上式消火栓,保护半径不大于150m。

十三、单体建筑设计方面的节能措施13.1、建筑专业(1)信阳市属夏热冬冷地区,围护结构应采取多项节能措施,方能保证达到标准的规定要求;(2)条式建筑的体系系数控制在0.35以内,点式控制在0.40以内;(3)本项目外墙采用外保温系统,拟采用国标02J121-1的外墙外保温系统做法,保温材料为聚苯颗粒或玻化微珠;(4)屋顶采用省标05YJ1中倒置式屋面做法,屋面保温隔热材料为泡沫混凝土;(5)窗户、阳台封窗均采用塑钢中空玻璃窗,楼梯间均设有外窗,建筑物的北向不设飘窗,窗墙比满足规范要求,并且考虑遮阳措施;(6)外围护填充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