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一图片的获取教学目标:1.知识(1)了解几种最常用的图片素材采集方法(2)了解常用的图像文件格式2.技能:能结合实际,选择合适的方式获取所需的图像3.情感(1)关注与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图片信息;(2)能够用正确的价值观评价图片信息。
(3)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时:2课时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图像素材的获取方法(2)图像文件格式的转换(3)Photoshop的窗口界面2.教学难点:图像文件格式的形成原理教学方法:讲结合法、任务驱动法,分层教学法教学准备:1.多媒体网络教室2.软件:Windows操作系统,ACDSee,SnagIt,Photoshop3.资源:相关图像素材教学过程:教学反思:1、有关图像的基本知识(像素、分辩率、图像文件格式)比较抽象,教师能否结合实际例子,深际例子,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相关内容。
2、PS是一款功能非常强大的图像处理软件,掌握并学会应用将使用将使学生受益无穷,如何在结识它的第一课时就让学生喜欢并且对它感兴趣。
活动二图像处理的基本操作教学目标:1.知识(1)了解工具栏属性面板中常用用属性的设置办法。
(2)学会利用这些工具对图像进行简单的编辑和修改。
2.技能:能根据主题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图像处理3.情感(1)通过对图像的处理,提高学生的审美观。
(2)通过分组学习,培养学生与他人协作、互助的品质。
课时:3课时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图片的裁剪。
(2)使用各种工具对图像的着色。
(3)工具栏属性面板中常用属性的正确设置。
2.教学难点:(1)工具栏属性面板中常用属性的正确设置。
(2)画笔工具模式的选择及其应用。
教学方法:小组协作、任务驱动知识讲解教学准备:1.多媒体网络教室2.软件:Windows操作系统, Photoshop3.资源:相关图像素材教学过程:活动三图像的色彩调节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宁波信息技术教材八年级上第三课《色彩魔术》的内容,属于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模块的提高和拓展。
在第二课已经对Photoshop这个软件部分功能进行了学习,这节课将继续学习Photoshop一个比较重要的功能——图像色彩的处理。
图像色彩是美术问题,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信息技术课是操作型的课程,所以本节课侧重点不是讲授怎样的图像色彩是成功的、好的,而是侧重在我们可以怎样利用Photoshop对图像色彩进行处理,来达到自己想要的色彩效果。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2、学会调整图像的亮度、对比度;3、学会设置色彩属性;过程与方法:1、在本课学习过程中掌握图像处理的基本方法;2、能利用课本和帮助文档,完成本节课的任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本课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助人为乐相互帮助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调整图像的明暗;调整图像的色彩。
难点:调整图像的明暗、调整图像的色彩。
四、教学准备1、教学ppt一份;2、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一个;3、图片处理素材若干份;五、教学过程附录阅读材料:你了解色彩吗?我们生长在一个充满着色彩的世界,知道吗?不同的色彩,在人们的视觉心理方面可以造成不同的感觉,红色热烈、积极、温暖,黄色灿烂、明快,绿色健康、闲逸、宁静,蓝色深沉,橙色活泼,紫色艳丽,褐色古典,灰色柔和高雅,白色纯洁、黑色高贵、稳重。
这是多数人对色彩的心理反映,因此色彩运用得当,能使画面增加光彩,具有更高的艺术性,产生更大的感染力。
★色彩三要素:色调(Hue)亮度(Lightness)饱和度(Saturation)色调是各种颜色的具体色彩面貌,是颜色最明显的特征,红橙黄绿青蓝紫,这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给色调所定义的名称,就如每个人都有个名字。
亮度是颜色的明暗深浅程度,当亮度很高时,颜色是白色,当亮度很低时,则接近黑色,一般在表现喜悦欢快、活泼明朗的主题时,色彩亮度宜大,而表现严肃紧张、忧郁沉重的主题时,色彩的亮度宜小。
饱和度是颜色纯净程度,鲜艳程度,当饱和度下降时,颜色逐渐变灰暗。
★配色的基本概念:补色对比:两个互为补色的色彩在一起时,会产生明显的效果,使色彩彼此色感更强,我们称之为补色对比。
比如红与绿,蓝与橙,黄与紫。
明度对比:将相同的色彩放在黑色和白色上,比较色彩的感觉,会发现黑色上的色彩感觉比较亮,放在白色上的色彩感觉比较暗,明暗的对比效果非常强烈明显。
彩度对比:色彩和另一彩度较高的色彩并列时,会觉得本身彩度变低,而和另一个彩度较低的色彩时,会觉得彩度变高,这种现象称为彩度对比。
面积对比:将两个色彩强弱不同的色彩放在一起,若要得到对比均衡的效果,必须以不同的面积大小来调整,弱色占大面积,强色占小面积,而色彩的强弱是以其明度和彩度来判断,称为面积对比。
色名对比:将橙色,放在红色或黄色上,可见在红色上的橙色会感觉偏黄,而在黄色上的橙色会感觉偏红,因橙色是由红色和黄色调成的,相同成份被调和而相异部份被增强,称为色名对比。
教学评价学生将处理好的图像提交,教师组织学生填好“课堂评价表”提交,采用自评、教师评的方式,在评价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价表如下:评价等级:分A(优秀)B(良好)C(一般)三个等级。
教学反思:活动四图像的合成教学目标:4.知识(3)了解图层的概念及特点。
(4)了解图层面板的组成及用法。
5.技能:(1)掌握图层的建立、删除、移动、合并等操作方法。
(2)掌握选框工具、套索工具、魔棒工具和自由变抽象工具的使用方法。
(3)学会使用选择工具进行抠图,以及利用图层合成图像。
6.情感(1)鼓励学生对知识进行迁移,完成创新活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2)培养学生探究精神与独立操作能力。
课时:3课时重点与难点:3.教学重点:图层面板、选框架工具、套索工具、魔棒工具、自由变换工具、合成图像。
4.教学难点:图层混合模式中的滤色,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应用不同工具行进抠图。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讲练结合、任务驱动法、边演示边讲解教学准备:1.教学环境。
计算机网络教室,因特网环境,电子教室系统等。
2.资源准备:相关的图像素材教学过程:教学反思:1.导入新课时创设的情境能否使学生意识到原来的知识经验不足,激发学习新的兴趣。
2.“滤色模式”这一教学难点是否突破,能否引导学生将“活动二”中学到的关于绘图模式的经验迁移到本活动中立于图层混合模式的学习中去。
学生理解有困难时,教师是否做到进一步的讲解。
活动五图像的修补与特效教学目标:1.知识(5)了解仿制图章工具、修复画笔工具和修补工具的使用方法。
(6)了解图层蒙版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7)了解几种常用滤镜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2.技能:学会利用这些工具对图像进行修补与特效处理。
3.情感(3)鼓励学生对知识进行迁移,完成创新活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培养学生探究精神与独立操作能力。
课时:3课时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仿制图章工具、修复画笔和修补工具的使用方法。
(2)图层蒙版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3)几种常用滤镜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2.教学难点:(1)图层蒙版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2)利用某些工具对图像进行修补与特效处理。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讲练结合、任务驱动法、边演示边讲解教学准备:3.教学环境。
多媒体网络教室,PS软件。
4.资源准备:相关的图像素材教学过程:教学反思:1.很多图像在处理过程中,为了达到某种特定镜效果而使用滤镱时,并非就能一步到位,有的要使用多种滤镜才会显得更加完美。
每位学生都会有自己原来拍的照片,能否应用学过的知识,对这些照片进行修饰、裁切、使用滤镜等,创造出他们自己喜爱的、有特色的照片。
活动六平面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平面设计的概念。
2.了解平面设计的主题呈现方式及特点。
过程与方法:1.能根据任务需求,选择适当的图像处理工具。
2.灵活运用图像处理技术呈现主题、表达创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作品制作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协作、交流的能力。
2.能对作品制作过程及作品进行恰当的评价。
3.了解并遵守与平面设计相关的社会伦理道德、法律法规。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平面设计的主题呈现方式。
难点:平面设计的创意。
三、教学准备:教师机1台、学生机若干、多媒体演示与控制系统、课件、相关软件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五、教学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创设情景,激发兴趣(5分钟)[教师] 简单回顾前面所学过的知识,引入新课——播放“嫦娥一号”卫星发射、变轨、绕月的动画。
[学生] 观赏动画[设计意图] 通过动画展示激动人心的一刻,愉快地进行新课的学习。
(二) 知识讲解、归纳、铺垫(5分钟)[教师] 1.展示几本具有代表性的图书封面,与学生共同分析图书封面的组成、特点、设计的原则。
2.知识归纳:平面设计的概念、要点、创意。
/group/announcelist.aspx?id=37839/html/30/t-4130.html概念:设计是有目的的策划,平面设计是这些策划将要采取的形式之一,在平面设计中你需要用视觉元素来传播你的设想和计划,用文字和图形把信息传达给受众,让人们通过这些视觉元素了解你的设想和计划,这才是我们设计的定义。
要点:1.平面设计的特征设计是科技与艺术的结合,是商业社会的产物,在商业社会中需要把艺术设计与创作理想加以平衡。
设计与美术不同,因为设计既要符合审美性又要具有实用性,应以人为本,设计需要的不仅仅是装饰、装潢。
设计没有完成的概念,需要精益求精,不断完善,更需要挑战自我。
设计的关键在于发现,只有不断通过深入地感受和体验才能得到设计灵感。
平面设计与其他学科不同,它是一种综合艺术,它的完成涉及电脑技术、软件工程、艺术设计、展示设计等方面。
设计者既要关注电脑科技的最新发展,又要为艺术建立坚实的人文基础,强调艺术的创造性与个性风格,这样才能使艺术作品焕发出更夺目的光芒。
2.平面设计的基本要素平面设计的基本要素是点、线、面和色彩,这些要素是组成形状、空间和动态的基础,也是表现出不同视觉效果和情感的关键。
•“点”有大小、形状和深浅之分,对于电脑平面设计来说,“点”还有光点、墨点和像素点之分。
•“线”是点的移动轨迹,有直线、曲线、虚线和自由线之分。
“线”不仅有宽度,还有深浅、虚实的变化。
•“面”是线的移动轨迹,它是物理的外表。
“面”有实面和虚面之分。
当然还可以使用电脑形成独出心裁的特效面。
3.电脑平面设计的特点电脑平面设计是指以电脑作为工具,利用多种不同的电脑设备和软件来辅助完成平面设计工作。
Graphicdesign一般翻译为“平面设计”。
事实上,在现代汉语中还没有一个现成的词能够和它对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