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高效电动车电瓶修复器电路
查阅并论证了电瓶修复基础原理的正确性后,自设计了一款用变压器调压、555电路构成的可调脉宽震荡器驱动CMOS管的高性能修复器。
彻底克服了自感升压线圈电路的缺陷,经使用效果很好。
一般使用了近3年的旧电瓶修复一天即可见效,修复3天即可恢复额定容量的70%以上(极板损坏的电瓶不可修复)。
本电路可修复充电两用。
修复用变压器采用多抽头变压器,以适合不同电压的电瓶。
从3v到36v电瓶均可修复。
必须注意的是,修复电瓶时所选用电压档是电瓶电压的两倍。
如修复12v电瓶选择24v变压器档,修复36v电瓶选择60v变压器档,但脉宽电位器必须调整到最小状态(即电流为最小状态)。
充电时可选择相同电压档位变压器,适当调整脉宽电位器使电流为合适的充电电流。
本电路简单适于自制,电流表采用5A量程,分流器可用1平方毫米漆包线自己缠绕,其所需长短靠万用表配合测量实际电流与表头摆动位置确定。
电路原理如上图(本电路仅适于修复铅酸及镍氢蓄电池)
1. 本电路图有一处值得注意,就是R2和R3的连接点应与555集成块的7脚相连,否者整机不能工作。
原图此处没有相连,易使首次制作的朋友误以为不应连接,我在制作时也遇到此问题,后经分析电路认为可能作者画图疏忽,改接后才能工作。
2. 电流表及分流器问题。
可选用10—20A直流电流表,这样就不需要制作分流器了,减少了调整分流器的麻烦。
3. 电流调整及烧管问题。
按图制作完成后,电流不能像作者说的那样调整,且调整电流大于1.5A,场效应管就严重发热,甚至烧毁。
按作者说修复电瓶时电压应加倍,但实际不行,加倍即烧场效应管。
这个问题困扰我很长时间。
按说IRF640管子电流18A,功率125W,且工作电流不到2A为何管子就发热,甚至烧毁呢?
4. 修复效果。
前面电流大烧管问题虽然没有解决,但我仍用它进行了电动车电瓶修复试验。
先将电瓶充满电,用借来的电瓶放电器对一组4块20AH电瓶放电试验,每块电瓶都编了号以利对比。
放电电流设在10A,该放电器有防止过放电保护功能,且自动记录放电时间。
经试验接电动车正极接线的第一块电瓶,放电时间为80分钟左右,其余3块均在120分钟左右。
第一块电瓶明显老化,所以对第一块电瓶进行修复。
电流调整在2A,【十分之一电流】电压按常规没加倍,修复后再次作放电试验,发现这块电瓶放电时间已上升到150分钟左右。
经乘骑试验据本人讲多跑了15KM左右。
我现在已经用该修复器对10AH,12AH,。
20AH等电瓶进行了修复试验,均取得明显效果。
具体方法及经验另文再叙。
5.有趣的对比试验。
我有一朋友现在正想做电瓶修复生意,从某大城市以2000多元一台价格买了2台修复器。
毕竟是专业厂家生产的,电流、电压表均采用数字表,加上各种功能指示灯,外观确实好看。
尤其他这个修复器带放电功能,确实实用。
前面讲的放电器就是借他的。
征得他同意我拆开了他买的修复器,并按实物画出了电路图。
发现厂家生产的修复器核心元件为7555集成块,另外多用了一块4017,用作功能转换指示驱动,还加了一继电器用作防止电瓶极性反接。
但工作原理应该差不多。
我用自己做的修复器和他买的修复器对比试验,没想到我的土炮修复过的电瓶,从放电时间来看明显高于他买的修复器。
经对不同规格电瓶试验均是如此。
他看后买了元件让我帮他制作了两台,现在他只用我给他制作的修复器。
6. 最后谈谈管子发热问题。
我始终没有放弃探讨解决管子发热烧毁问题。
原作者介绍的资料模糊,没有多少参考价值。
我分析该管18A电流,125W功率,我加了足够大的散热片,涂了导热硅脂,甚至后来加了风扇,且工作电流不超过2A,为何管子发热严重甚至烧毁呢?上网搜索相关资料均未得到答案。
但有一资料介绍类似修复器,工作频率为8。
33KHz,我用数字表测量了我的修复器,工作频率在12---22KHz 之间,随电流等因素变化。
我判断这不是管子发热原因。
又一想,场效应管为电压控制元件,输入阻抗很高,极易受外界及电线路高次谐波干扰,会不会是该管工作状态不对,类似于彩电行管行频不对造成烧管
呢?再看看自己这台机子,装有较大散热片,管子三个电极均用导线接入电路板,极有可能就是这个原因!我试用屏蔽线换掉栅极接线,屏蔽层单端接地,开机试验奇迹出现了!电流可以任意调整,最大可以调整到接近5A,管子温升很小,根本不需要风扇仍一切正常。
网上有不少朋友和我一样,制作过程中烧了不少管子,看来原因大抵和我一样吧?直到现在我认为,我这个修复器才算真正制作成功了。
所以今天才介绍给大家一同分享。
我浏览了一下相关论坛,对电动车电瓶修复大部分人都持怀疑态度。
但我相信很多人都是人云亦云,自己没有亲自体验。
下面我把使用经验介绍一下,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1. 怎样进行电瓶修复。
该修复器安装调试正常后,将要修复的电瓶按极性接入修复器通电。
每次修复一块电瓶。
不看时间,而是待电瓶电压上升到理论最佳值,电流下降到尽可能小为修复完毕。
我们知道每块电瓶都是单个电瓶组合而成。
以12V电瓶为例,是由6块2V电瓶组合而成。
理论上充满电电瓶空载端电压应该是16.5V,即单格
2.75X6=16。
5V,所以修复电瓶时,待电瓶电压上升到接近理论最佳值,且电流下降到尽可能小时,电瓶修复即可认为修复完毕。
2. 修复电流选择。
按电瓶容量取十分之一电流即可,并不是越大越好。
有的论坛介绍修复电流仅20 0毫安左右。
个人认为前者最佳。
仅供参考。
3. 注意事项。
修复前应将电瓶放完电,有放电器放电当然最好,没有可以按正常乘骑显示电量不足为准。
测试每块电瓶端电压,取最差一块优先修复,一般都是接正极接线那一块最差。
当然全部修复也行,只是时间问题。
4. 适用范围。
我制作的修复器电流只调整到5A左右,其它论坛在制作类似修复器时,将其中两个二极管换成4148,我认为有道理,有兴趣制作的朋友可以试试。
但原设计者设计的也只是为修复电动车电瓶,所以电流5A以内也足够用了。
因此该修复器适用范围应该是容量在50AH以内蓄电池。
5. 一点经验。
有时用该修复器修复后的电瓶,还不如以前。
我就遇到一例。
细细分析应该不是修复器问题,而是电瓶性能太差,最后将修复时间延长,收到理想效果。
6. 关于放电器。
前文我说过借别人的放电器,我也想仿制。
但使用的集成块为贴片元件,且型号已涂去,没有办法。
但它有防止过放电保护功能,最低放电电压为10.5V,(12V电瓶)。
放电电流分两档,5A、10A。
恒流。
所以论坛高手看看能否设计一个,这样我们这个修复器就完美了。
电瓶修复器当然不是万能的,对实在不能修复的电瓶无能为力,但对正常使用的电动车电瓶修复肯定能起到作用。
这是我的体会,仅供大家参考。
我是业余爱好者,喜欢动手制作。
个人体会,不加分析按图制作有时不能取得好的效果,甚至失败。
因为有的图纸资料本身就有错误,实例就不谈了。
即使图纸资料没有错误,很多东西也是可以改进的。
这
个修复器我不敢说就是最佳了,许多方面可能还有需要改进完善的地方,敬请大伙一同探讨,说的不对的地方欢迎批评、斧正
图片:clip_image00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