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表格规划与修饰》说课稿

《表格规划与修饰》说课稿

《表格规划与修饰》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表格规划与修饰》
一、教材分析:
《表格规划与修饰》是初中信息技术上册的第四单元第二节的内容。

这是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的前期活动,是在学生学会建立工作簿后,学习怎样对工作表进行编辑修改、美化,是学生继续学习数据统计及图表的基础,关系到学生对数据的统计、处理,分析工作,是学好数据处理的关键内容之一,也是本章的重点。

教材以活动为主线,注重培养学生灵活使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在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及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相互探讨,协作学习,最终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同时讲解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把Excel与前面所学的Word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学习,这样有助于知识融会贯通,让学生学会迁移学习。

二、学生分析:
在知识的准备上,通过本章的第一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已建立了工作表、工作薄的概念,学会了建立工作表。

前一阶段学习的word表格的编辑,这些都为学习工作表的编辑打下了基础。

但不同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知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知识水平各不相同,形成了不同的层次。

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在任务布置上要注重按照任务难度分层作业,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缩小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差距。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知目标:了解工作簿与工作表的含义;理解并掌握字段与属性的关、字段与记录的关系。

技能目标:掌握工作表的增加、删除、复制、移动、重命名等操作;掌握调整行高、列宽的方法;掌握设置单元格格式的各种功能。

能对一个工作簿或工作表进行合理地规划,并运用背景色、字体等来进行个性化修饰。

2、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帮助来积极探索,自主完成工作表格式的设置和修饰,并分层次完成任务,最后用评价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探索、探究、合作学习能力
通过自我评价,用评价规则来帮助学生完成任务,养成在学习中评价,在评价中反思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工作表中数据的修改、插入、删除、移动、工作表的修饰
教学难点:工作表中数据的插入、复制、移动
四、说教法
初中信息技术课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部分,不能象以前那样只注重讲练结合,而应该强调学生如何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应该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主线的教学原则。

为此我主要采取创设情景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本课教学。

五、说学法
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本课采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任务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成果展示等学习方式逐步完成任务,使学生活动过程中实现知识传递、迁移。

六、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引出角色扮演情景:如果你现在是一名超市经理,想招聘超市统计分析员,小李和小王共同应聘,完成考题制作“超市商品库存”表。

请你观察、分析并回答两张表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作为超市经理的你,会选用谁作为超市统计分析员?为什么?
本环节通过角色扮演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初识新知,加以点拨
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必须要有一定的基础知识背景,否则就只能是盲目的尝试。

教师的讲解是为了学生完成后面的任务,而提供必要的条件。

所以教师结合“超市商品库存”表介绍工作簿与工作表的关系;字段、记录的概念。

并介绍工作表的增加、删除、复制、移动、重命名等操作。

3、任务驱动,自主探索
任务一:为了了解中学生学习负担情况,老师设计了一张“中学生学习负担
情况调查问卷”,
你觉得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应该怎样修改?
本任务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完成。

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巡视指导。

本任务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在探究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鼓励学生综合运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并在大胆实践中获得技能。

同时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解决的步骤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任务二:设计好了工作表,老师还不太满意,你们有没有办法让我更满意一些呢?打开制作的“超市商品库存”表,与前面的相比较,有了什么变化?
本任务是字体、颜色、边框线的设置,那么如何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结合word中的知识、操作方法来完成。

学生联系已有知识来完成新任务,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这个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在不断尝试中得到新知。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

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把教材、同学、教师都作为学习的帮助者,目的是为了自我学习,同时也可照顾学生之间的差异。

让先完成任务的同学帮助未完成的同学。

4、创作作品、互评互学
学生在完成上面两个任务后,同时就掌握一定技法,这时的学生有一种创作欲望,想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技能都展示出来,这时教师让学生自主制作一张精美的课程表。

然后教师引导同学从表格设计、色彩搭配、实用性等几个方面,采用师评、生评、互评、自评等多元化的评价方法,这样在评价过程中学生也可以进一步巩固学习内容,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让他们学得更主动、更轻松;力求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合作精神,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达成教学目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