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个孩子幸福快乐成长三里畈小学迎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复评汇报材料三里畈小学校创建于共和国成立的礼炮声中,学校原校址就建在古县学建筑“文圣庙”的遗址上,背靠革命烈士亭,新建学校坐落于美丽的巴水河畔,这些建筑都深深衬托出学校的历史文化底蕴。
60多年的办学历程,不懈的教育实验研究,踏实进取,追求卓越的办学精神形成了学校“成就师生梦想,开启幸福人生”的办学理念,“乐学、启智、善雅、尚美”的校训,“和谐、博爱、活泼、向上”的校风,“和蔼、关爱、博学、儒雅”的教风和“自主、合作、乐学、善思”的学风。
如今学校已成为鄂东名校,是“黄冈市示范学校”、“湖北省少先队工作示范学校”、“黄冈市体育传项学校”、“黄冈市实验教学合格学校”、“罗田县教学常规管理四星级学校”。
学校还先后被评为“黄冈市教科研先进单位”、“罗田县小学工作先进单位”、“罗田县和谐校园建设先进单位”。
近年来,学校认真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和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精神,以构建教育均衡发展为抓手,以“让每个孩子幸福快乐成长”为目标,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主线,认真落实《义务教育法》,逐步实现学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具体工作汇报如下:一、改善办学条件,为孩子提供优质的成长环境。
学校现有学生1592人,39个教学班。
平均班额40.8人。
为了给这些农村孩子学习活动创设良好的环境,2010年秋,政府积极争取校安工程项目,征地新建三里畈小学,学校用地总面积近47770㎡,生均用地面积超过30㎡。
新校区教学楼、学生食堂、学生宿舍已经基本完工,正在投入使用,目前,有音乐教室2间、美术教室1间、科学实验室1间、仪器室1间、多媒体教室25间、计算机室2间、图书阅览室1间、藏书室1间,另设有少先队队室、卫生保健室、体育器材室、心理咨询室等教学辅助室场,满足教学需求。
学校教学装备按全省一流的标准配备。
架设了100兆光纤宽带网络系统和无线网络系统、校园广播系统等,“班班通”工程实现教学网络化,各教室配备大屏幕背投等现代教育设施,师生使用方便快捷,极大限度的实现了资源共享,有力推动了教育的均衡发展。
新校所有设备设施都是标准化建设,校舍可抗8级地震。
新学校规划建设科技楼、艺术行政楼、体艺馆、综合楼、教师周转房等,这些项目有的已经立项、有的正在建设中。
新学校全面建成后,各种设备设施齐全、校园环境优美,将是一所充满现代气息的学校。
300米环形跑道田径场为全塑胶,大型室内体艺馆可向近2000名学生同时开放,标准大气的报告厅可容纳400余人,各种配套用房和功能室齐全,将最大程度满足教育教学需要。
校园绿化将由专业公司设计和施工,力求达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融花园、学园、乐园于一体的绿化园林艺术效果,绿化用地总面积将达到15200㎡。
二、优化师资队伍,为孩子提供优质教育。
学校现有教职工74人,专任教师69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100﹪,高于规定学历教师54人,占教师总数的78.3﹪。
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58人,学科教师配备合理。
学校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把提高教师素质放在极为重要位置,把高尚师德、文博艺多、技术娴熟、善于研究、精于教学、有思想、敢创新、负责任、有教养作为教师发展的目标,努力优化师资队伍。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内涵。
我校长期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通过深入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适时举办师德典型事迹报告会和暑期师德集中培训会,开展师德“教育月”、评选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表彰师德标兵等活动,引导教师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全面提升教师师德修养。
学校设立“校长信箱”,每学期进行一次师德现状调查。
定期召开家长会,印发《致家长的一封信》,广泛听取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对师德建设的意见。
我校严格治理“三乱”现象发生,每学期全体教师签订《公开承诺书》,坚决杜绝乱收费、乱办班、乱订资料现象,坚决杜绝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歧视侮辱学生现象发生,把对孩子的爱深深植入每位老师的心中。
2、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教学水平。
(1)专家指导,现身说法。
我校多次请市教研员及名师来我校“现身说法”,对我校校本教研活动的扎实、深入开展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
每次教研活动及时安排有关教师全程学习——观摩课例,听取专家对课的精彩评析。
通过活动,我校教师在教材理解、教材运用、授课理念以及关注视角等方面都开阔了眼界。
我校积极抓住“湖北省农师工程培训”、“顶岗培训”,以及外出交流学习等这些学习机会与专家近距离互动交流,通过专家的指导和引领,我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
(2)骨干引领,同步发展。
我校有省级骨干教师16名、市级骨干教师8名,县级骨干教师6名,近年学校有25人次在县级以上优质课竞赛中获奖,30人承担县级以上教科研课题。
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优势资源。
我们充分利用骨干力量,建立示范平台,开展示范课、讲座等活动。
如每期的研究课开始之前,都由骨干教师的示范课开始,为教师提供课堂教学模式和研讨的方向。
甚至论文的撰写、听课评课等,也由骨干教师引领。
刘桂娟是省级骨干教师、省小学语文优秀教师,语文课堂教学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同时又有较深的理论水平。
她每期都为教师提供观摩课,经常给教师进行理论讲座,在她的指导下,学校语文教师水平整体提高很快。
方胜兰、陈丽、张刚等老师则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数学、科学等学科进行指导和培训。
学校对新教师严格实施“135工程”,即一年过基本功关,三年过课堂教学关,五年过教材关,这对一大批年轻教师成长为学校的学科骨干教师有很大帮助。
(3)课题研究,激励突破。
学校确立了科研兴校的目标,鼓励人人参与课题研究,尽快突破自身发展的“高原期”,从经验型向专家型教师转变。
近年来,各学科承担的课题都在有序进行研究,其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深入教师心灵,引领着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教学水平提升,如:省级数学课题《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研究》、省级地方(语文)课题《综合阅读》直接关注课堂,关注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县级德育课题《新课程条件下班主任工作角色的研究》把班主任工作与学生沟通、课堂纪律、教学效果联系在一起。
这样,不仅提升了老师的科研水平,更重要的是发挥了科研在教学中的作用,让科研变得有血有肉,看得见摸得着,受教师欢迎。
(4)活动落实,锻炼提高。
扎实开展“课内比教学”活动是教师成长的有效手段。
以开展课内比教学为载体,大力促进教师之间的业务交流与切磋,搭建教师展示自我、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比武平台,有效促进了教学常规的落实和课堂质量的提高。
每学年开展全员性的校级教学竞赛活动,并坚持推门听课制度和新调入教师展示课,及时指导教学,规范教学行为,提高了我校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课内比教学”比赛活动中我校有7位教师获罗田县一等奖,2位教师获黄冈市一等奖。
教师培训的多方位开展,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整体素质,教师的思想认识、工作态度、研究能力、管理和教学能力得到全面提升,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了增强。
近三年来,教师在县、市级以上课堂教学、教育技术能力等各级各类竞赛评比中获奖近100余人次;20多位老师获得市、县、镇级师德标兵、先进个人、先进教育工作者、学科带头人、教育科研学术带头人等荣誉称号;教师外出培训、听课,参加学术交流近60余人次。
三、开展特色教育,为孩子全面发展提供平台。
为了给每一个有潜力的学生都提供发展机遇,学校特别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扎实开展“课余比活动”和“大家唱大家跳”活动,加强学生的特长教育。
在团县委等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学校积极争取项目先后成立了“三里畈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和“戴尔学习中心”。
乡村学校少年宫成立了体育类(少儿篮球、流星球、棋类活动、乒乓球、跆拳道等)、艺术类(色彩绘画、书法、声乐合唱、舞蹈基础、健美操、拉丁舞等)、文学类(手抄小报、经典诵读、朗诵主持等)、科技综合类(科学幻想画、科技小制作等)共四大类18个小组。
每个小组规定时间地点,专人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学到自己喜爱的技能。
学校为“戴尔学习中心”配备了优质的计算机教师,教师多次赴杭州、上海学习,如今“戴尔学习中心”是学校喜欢电脑制作的孩子的乐园;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学校特别重视写字的教学,学校规定每天下午第一节课前10分钟为写字时间,并派专人指导训练,制定了《三里畈小学作业评价方法》,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读经典系列课外阅读活动学校始终放在首位,为此学校编写了校本教材《读写导航》。
为了让孩子学以致用,学校以教师节、国庆节、元旦节、儿童节等节日为契机,大力开展各种专题活动,力求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各种实践能力,每学年最少组织一次运动会、艺术节、经典诵读等大型展演活动,同时积极开展写字、绘画、英语口语、作文等竞赛活动,充分展示学生的各种才华,学校每天都洋溢着愉悦的氛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校多次代表罗田县参加市级运动会和黄冈市体育传校运动会,每次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2011年在黄冈市三运会中获得了金奖;同年我校学生在全市“大家唱,大家跳”比赛中获得团体第一名;去年暑假,我校戴尔学习中心的学生赴北京参加“中国青少年21世纪Scratch软件和安全技能大赛”,获得冠军和两个单项最佳奖的好成绩,去年11月份,代表内地希望工程赴香港与香港优秀学生代表进行交流活动。
这一成绩的取得在我镇甚至全县是空前的;2011年我校成功举办了“颂千古美文扬中华文化”汇报展演,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成果展示,校园集体舞展示等这些精彩的表演都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誉。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1、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校学生学额大幅度增加,学校建设进程有待加快,管理需进一步加大力度,以更好服务社会、服务学生。
2、短缺学科教师略微偏紧,有待补充。
教师队伍中老年教师比例偏大,有待补充年轻教师。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在各级领导的关怀支持下,扎实推进学校教育均衡发展,抢抓机遇,践行给孩子最美好的童年,给人生最坚实的起步,让每个孩子幸福快乐成长的诺言,开拓进取,克难奋进,努力创办人民满意学校。
罗田县三里畈小学2013年9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