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背诵内容

四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背诵内容

4年级上册国学经典——第一单元《论语》为政第二(一)◎子曰:“为政以德①,譬如北辰②,居其所③而众星共④之。

”◎子曰:“诗三百①,一言以蔽②之,曰:“思无邪③。

”◎子曰:“道①之以政,齐②之以刑,民免③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⑤。

”◎子曰:“吾十有①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②,四十而不惑③,五十而知天命④,六十而耳顺⑤,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⑥。

”◎孟懿子①问孝,子曰:“无违()。

②”樊迟③御④,子告之曰:“孟孙⑤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①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②。

”(二)◎子游①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①。

有事,弟子服其劳②;有酒食,先生③馔④,曾是以为孝乎?”◎子曰:“吾与回①言,终日不违②,如愚③。

退而省其私④,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子曰:“视其所以①,观其所由②,察其所安③,人焉廋④哉?人焉廋哉?”◎子曰:“温故而知新①,可以为师矣。

”◎子曰:“君子不器①。

”(三)◎子贡问君子①。

子曰:“先行②其言而后从③之。

”◎子曰:“君子周①而不比②,小人③比而不周。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①,思而不学则殆②。

”◎子曰:“攻①乎异端②,斯③害也已④。

”◎子曰:“由①,诲女②,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张①学干禄②,子曰:“多闻阙③疑④,慎言其余,则寡尤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

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四)◎哀()公①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②:“举直错诸③,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季康子①问:“使民敬、忠以②劝③,如之何?”子曰:“临④之以庄,则敬;孝慈⑤,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或①谓孔子曰:“子奚②不为政?”子曰:《“书》③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

’施④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①,小车无軏②,其何以行之哉?◎子张问:“十世①可知也?”子曰:殷因②于夏礼,所损益③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子曰“:非其鬼①而祭之;谄③也。

见义⑤不为,无勇也。

”WORD格式国学经典——第二单元《千家诗》1.泛舟[宋]朱熹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①巨舰一毛轻。

向来②枉费③推移力④,此日中流⑤自在行2.观书有感[宋]朱熹半亩方塘①一鉴开②,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3.莺梭[宋]刘克庄掷柳①迁乔太有情,交交②时作弄机声③。

洛阳④三月花如锦⑤,多少工夫织得成⑥。

4.蚕妇吟①(南宋)谢枋得子规啼彻四更时②,起③视蚕稠怕叶稀。

不信楼头杨柳月④,玉人⑤歌舞未曾归。

国学经典——第三单元《论语》八佾第三(一)◎孔子谓季氏①,“八佾②舞于庭,是可忍③也,孰不可忍也?”◎三家①者以《雍》②彻。

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③’,奚取于三家之堂④?”◎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①?人而不仁,如乐②何?”◎林放①问礼之本。

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②也,宁戚③。

”◎子曰:“夷狄①之有君,不如诸夏②之亡③也。

”◎季氏旅①于泰山。

子谓冉有②曰:“女③弗能救④与?”对曰:“不能。

”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二)◎子曰:“君子无所争。

——毕也射①乎!揖②让而升③,下而饮。

其争也君子。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①。

’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②。

”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③!始可与言《诗》已矣。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①不足征②也;殷礼,吾能言之,宋③不足征也;文献④不足故也。

足,则吾能征之矣。

”◎子曰:“禘①自既灌②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③。

”◎或①问禘之说②。

子曰:“不知也。

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③乎?”指其掌。

◎祭如①在,祭神如神在。

子曰:“吾不与②祭,如不祭。

”◎王孙贾①问曰:“‘与其媚()②于奥③,宁媚于灶④。

’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⑤,无所祷()也。

”(三)◎子曰:“周监①于二代②,郁郁③乎文哉!吾从周。

”◎子入太庙①,每事问。

或曰:“孰谓鄹②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

”子闻之,曰:“是礼也。

”◎子曰:“射不主皮①,为力不同科②,古之道也。

”◎子贡欲去告朔①之饩羊②。

子曰:“赐也!尔爱③其羊,我爱其礼。

”◎子曰:“事①君尽礼,人以为谄②也。

”◎定公①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②礼,臣事君以忠。

”(四)◎子曰:“《关雎》①,乐而不淫,哀②而不伤。

”◎哀公问社①于宰我②。

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③。

”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子曰:“管仲①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②,官事不摄③,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④,管氏亦树塞门。

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⑤,管氏亦有反坫。

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子语(yù)①鲁大师②乐,曰:“乐其可知也。

始作,翕③如也;从④之,纯⑤如也,皦⑥如也,绎(yì)⑦如也,以成。

”◎仪封人①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

”从者见之②。

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③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④。

”◎子谓《韶》①:“尽美②矣,又尽善③也。

”谓《武》④:“尽美矣,未尽善也。

”◎子曰:“居上不宽①,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②观之哉?”国学经典——第四单元《千家诗》1.古朗月行①[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②。

又疑瑶台镜③,飞在白云端④。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⑤此沦惑⑥,去去⑦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⑧摧心肝。

2.秋登宣城谢脁北楼①[唐]李白江城如画里②,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③,双桥落彩虹④。

人烟寒橘柚⑤,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⑥,临风怀谢公⑦?[3.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三万里河①东入海,五千仞(rèn)岳②上摩天。

遗民③泪尽胡尘④里,南望王师⑤又一年。

4.中秋月[宋]苏轼暮云收尽溢①清寒。

银汉②无声转玉盘③。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国学经典——第五单元《千家诗》1.题淮南寺[宋]程颢南去北来休便休①,白蘋②吹尽楚江秋。

道人③不是悲秋客,一任④晚山相对愁⑤。

2.冷泉亭①[宋]林稹一泓②清可③沁诗脾,冷暖年来④只自知。

流出西湖载歌舞⑤,回头不似⑥在山时。

3.题松汀驿①[唐]张祜山色远含空②,苍茫泽国③东。

海④明先见日,江白⑤迥闻风。

鸟道⑥高原去,人烟⑦小径通。

那知⑧旧遗逸⑨,不在五湖中。

4.过香积寺①[唐]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②。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③。

泉声咽危石④,日色冷青松⑤。

薄暮⑥空潭曲⑦,安禅⑧制毒龙。

国学经典——第六单元《千家诗》1.秋兴其一[唐]杜甫玉露凋伤①枫树林,巫山巫峡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③,塞上④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⑤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⑥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⑦,白帝城高急暮砧②。

2.秋兴其三[唐]杜甫千家山郭①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②。

信宿③渔人还泛泛,清秋④燕子故飞飞。

匡衡⑤抗疏⑥功名薄,刘向⑦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⑧。

3.秋兴其五[唐]杜甫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②霄汉间。

西望瑶池③降王母,东来紫气④满函关。

云移⑤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⑥识圣颜。

一卧沧江⑦惊岁晚,几回⑧青琐点朝班。

4.秋兴其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