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专题复习五大国崛起

历史专题复习五大国崛起

一、英国㈠崛起1、过程:①16世纪末建立海上霸权(世界史上P19);②18世纪中期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世界史上P31);③19世纪中期英国掌握工业霸权(世界工厂);——英国成为世界霸主(世界史上P66)2、原因:①对外殖民掠夺和海外贸易;②通过革命确立资产阶级统治;③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工业强国。

㈡世界霸主地位的逐步丧失1、过程: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丧失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世界史上P107);②一战后民放解放运动高涨殖民帝国动摇;③华盛顿会议美国取得与英国相等的制海权;④二战后英唯美国马首是瞻(世界史下P55),殖民体系瓦解。

二战后,英国加入北约,50~70年代经济迅速发展,并加入欧共体2、原因: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结果:①第二次工业革命经济速度放缓;②美、德、日的崛起;③两次世界大战的重创④民族解放运动兴起,殖民体系崩溃。

国土相对较小,资源有限。

(三)法国的盛衰演变法国是欧洲大陆最强大的国家。

殖民扩张、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促进了资本主义有发展。

但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启蒙运动的发展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1789~1794年大革命的胜利,使法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

拿破仑对内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政治稳定和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进一步摧毁了封建旧制度,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社会秩序。

对外通过战争一再打败普、奥、俄、西等国,1810年控制了从波兰到西班牙,从荷兰到意大利的广大领土。

法兰西第一帝国盛极一时。

但帝国很快崩溃,莱比锡之战,法国失败,帝国开始瓦解;1814年3月反法联军进入巴黎,拿破仑退位,帝国覆灭,波旁王朝复辟。

帝国覆灭原因是:①长期战争导致经济困难。

②后期的侵略战争使欧洲各国人民萌发了民族主义。

③秩序稳定之后,军事独裁成为过时的体制。

19世纪中期法国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仅次于英国的工业国家。

但工业革命的发展进程因下列因素受到阻碍:①中小企业长期大量存在,经营分散,新技术、新机器发明和推广比较困难。

②小农经济长期大量存在,工业劳动力相对缺乏,市场不景气。

③高利贷资本发达,工业资本相对缺乏。

到19世纪晚期,法国工业的发展速度落后于美德,降到第四位。

其原因有:①农民贫困和农业经营落后,造成农业生产技术发展的滞后和国内市场狭窄。

②小企业长期存在,限制了工业新设备和新技术的采用。

③普法战争失败,割地、赔款。

④大量资本投在信贷领域和国外,工业资本相对缺乏。

一战中,法国损失惨重,实力削弱。

法国由债权国变为债务国,但却成为欧洲大陆上军事最强的国家。

法国政府在国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经济才逐渐恢复;对外则竭力恢复欧洲大陆霸主地位。

其霸主地位恢复的原因有:凡尔赛和约体现了法国严厉削弱德国的要求。

20世纪30年代,希特勒在德国上台,推行侵略扩张政策,而法国统治阶级只想苟安求和,保住既得利益,推行绥靖政策,欧洲霸主地位逐渐丧失。

在1940年5月德军进攻时,法国败亡。

二战后,法国成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靠美国的援助恢复经济,参加了北约和欧共体。

(五)美国霸主地位的确立㈠过程:⒈独立战争的影响(世界史上P53)⒉美国内战的影响(世界史上P83)⒊三次工业(科技)革命的影响(世界史上P65)(世界史上P105)P105、(世界史下P106——111)⒋一战和华盛顿体系的确立(世界史下P18)⒌罗斯福新政——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世界史下P28-29)⒍二战和雅尔塔体系的确立(世界史下P56)⒎美苏争霸——超级大国⒏多极化趋势——唯一超级大国(世界史下P95)㈡原因:⒈民族独立⒉国家统一⒊民主政治(制度创新)⒋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六)俄国、苏联的盛衰演变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于1861年进行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由于1881年农奴制。

改革是由封建农奴主自上而下进行的,因而极不彻底,它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

资本主义有了迅速的发展;到80年代,俄国基本上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生产大幅度增长。

其原因有:①农奴制的废除,不仅解放了劳动力,保证了工业发展所需要的自由劳动力,而且扩大了国内市场,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先决条件;②俄国强占了大片殖民地,通过对殖民地的残酷掠夺,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③俄国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有条件利用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资金、技术和经验来发展自己的工业。

④沙皇政府实行了扶植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

⑤俄国疆域广大,资源丰富。

但农奴制残余严重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成功,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

这为俄国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

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

这种政策的特点是在国家控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

新经济政策改善和巩固了工农联盟,工农业生产恢复到战前水平,苏维埃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适合苏俄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1925年12月“十四大”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方针,重点发展重工业;1927年12月“十五大”确立农业集体化的方针。

1928年起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

第三个五年计划因卫国战争爆发中断。

通过两个五年计划,苏联取得了重大成就:基本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1937年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实现了农业集体化。

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二战后,从1946年起,开始执行“四五”计划,国内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1950年工业总产值超过1940年的73%,农业总产值接近战前;1946年建成原子能反应堆;1949年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50——80年代赫鲁晓夫、勃烈日列夫的改革相继失败,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民主社会主义”引起了人们的思想混乱。

1990年,苏联局势更加动荡:苏共中央全会决定放弃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苏联的国民经济开始大滑坡,潜伏已久的民族矛盾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民族分离活动愈演愈烈;苏共党内斗争也日趋尖锐和公开化。

1991年12月,强大的苏联解体。

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历史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了许多社会问题和民族矛盾。

内部原因:戈尔巴乔夫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的政治体制改革。

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七)德国的盛衰演变三次崛起⒈19世纪中期~一战前①德国统一世界史上P85 →改变了欧洲格局②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史上P93 英德矛盾激化→两大军事集团→一战⒉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专政建立世界史下P30→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⒊二战后~90年代①联邦德国崛起世界史下P62 →欧洲一体化(欧共体、欧盟);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②德国统一世界史下P91两次衰落⒈一战战败《凡尔赛和约》(惩罚削弱)世界史下P15⒉二战战败对德国的处置(世界史下P57)统一后德国经济飞速发展,到19世纪末,德国工业生产已超过英法等先进工业国家,跃居世界第二位。

其原因有:①统一完成,开辟统一的国内市场。

②法国50亿法郎的赔款;增加资金。

③阿尔萨斯和洛林的矿藏,补充资源。

④德国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易于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

二战后,通过纽纶堡审判,彻底消灭了德国法西斯主义。

联邦德国吸取历史教训,抓住机遇,发展经济。

20世纪50年代,联邦德国经济发展进入繁荣时期。

60年代初超过英法成为欧洲头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其发展原因有:①政治改革,社会形势稳定。

②实行非军事化。

③美国的扶持政策:保留德国雄厚的工业基础;马歇尔计划提供的经济援助。

④政策切实可行、注意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

⑤人民的素质和辛勤劳动。

1990年10月,以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的形式,德国再次实现统一。

(八)日本盛衰演变⒈两次崛起⑴19 世纪60年代至一战①明治维新世界史上P90②向帝国主义过渡世界史上P108③一战大发战争财→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⑵二战后世界史下P64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亚太经合组织⒉一次沉沦二战战败;对日本的处置世界史下P57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了明冶维新。

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但保留了较强的封建残余势力。

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增长,日本推行军国主义,开始对亚洲临国进行侵略扩张。

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初,日本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其原因有:①明治维新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日本开始了工业革命。

②1894~1895年的甲午中疆战争,日本获得巨额赔款,推动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在中国取得开设工厂等特权。

对中国、朝鲜资源的大肆掠夺。

③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在政府扶持下产生了垄断组织。

积极侵略朝鲜和中国,提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并趁一战之机独霸中国。

一战壮大了日本的实力,使日本由战前的债务国变成了战后的债权国。

巴黎和会上日本跻身五大国之列一战后,日美在远东太平洋地区展开激烈争夺,为此,美国倡导召开华盛顿会议。

通过这次会议,美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抑制了日本势力的膨胀。

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60年代末,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其原因有:①战后的社会改革,进一步消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因素。

②美国对日本的扶植。

③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④制定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引进最先进的科技。

⑤积极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⑥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期间,美军订货刺激了经济发展。

80年代以后,日本加大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力度,推动经济稳步发展。

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二大国崛起的原因(1)思想文化的影响力文艺复兴、启蒙运动(2)体制创新17世纪时,荷兰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的创立,缔造了一个称霸全球的商业帝国。

他们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联合股份公司来聚集资本;建起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资本市场就此诞生;他们还率先创办现代银行,并发明了我们沿用至今的信用体系。

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当这种模式的弊端,引发社会危机的时候,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

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英国最早地确立了现代的国家制度。

比如说我们现在熟悉的内阁制、君主立宪制、两党制、政府对议会负责等等这样的一套政治制度,在英国都是最早地确立。

这样的政治制度能够使得这个国家长治久安,长久地保持一种稳定的状态,所以对经济发展是有利的。

美国有一个至高无上的《宪法》,在《宪法》下面有一套很完整的法制体系,通过这个权力制衡,就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