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哲理法学派 PPT课件

哲理法学派 PPT课件



评价晚期哲理法学 晚期哲理法学从20世纪初形成后,迅速发展成 为在德国和意大利占支配地位的法学,并对西班 牙、北欧和拉丁美洲国家的法学产生过重大影响。 但是,由于社会哲理法学派,特别是其中的新黑 格尔主义法学,因客观上起到了为法西斯主义辩 护的作用而声名狼藉,所以,随着法西斯主义在 二战后的失败,社会哲理法学派也大大衰败,特 别是新黑格尔主义法学从此近乎销声匿迹。
(二)代表人物:康德、黑
格尔、费希特、谢林、费尔巴哈
(三)产生背景:德国近代
革命前夕
(四)理论基础:古典自然
法学,尤其是卢梭的政治法律思 想。
费尔巴哈( Feuerbach,1804-1872)

(五)古典哲理法学与古典自然法学的联 系与区别
1、联系 (1)两者研究的重点都是理想中的法,而非实 在法; (2)两者都采用理性主义的方法来研究法律, 即肯定理性与法律的关系,并用抽象的推理方法进 行研究。


1、特点 (1)普遍性 (2)目的性 (3)自律性 2、道德律的目的:人人自由 3、“目的国”——由遵守道德律的人所组成的 一个人群或一个系统
(一)法的产生


1、对人的自由的论述 (1)野性的自由 (2)法律下的自由 (3)道德自由或真正的自由 2、法律是基于人的本性,即自由而产生的,它是 为了限制人的野性自由以改变人的实际上的不自 由,从而使人人在实际上获得自由的需要而产生 的。
(2)刑法:报复刑论者 法律是人的行为的普遍规律,是人的自有条件的总和,是 公众的意志,因而违反它就必然侵犯别人的自由,从而违反 了理性和正义,因此必然受到惩罚。刑罚是理性和正义的恢 复,是对犯罪的一种报复。
(一)哲理法学派释义
1、广义:同“法哲学” 2、狭义:德国古典哲学家的法律思想以及由之产 生的新康德主义法学和新黑格尔主义法学 3、此处采狭义 (二)哲理法学的两个支派 1、早期的哲理法学(古典哲理法学) 2、晚期的哲理法学(社会哲理法学)

(一)含义:德国古典哲学家
的法律思想

2、区别 (1)古典哲理法学所讲的“自然法”是指法的 原理,即“哲学上的法” (2)古典哲理法学法律观的核心是“自由”, 而非古典自然法学的“理性” (3)古典哲理法学从整个体系到基本观点都不 同于古典自然法学,它们对古典自然法学的某些理 论,如社会契约论、分权制衡理论,持批判态度 (4)古典哲理法学的哲学体系在理论的系统性 和逻辑的严谨性方面大大超越了古典自然法学。
2、就属性而言,人既具有非社会性或个性,又具 有社会性或共性。 (1)三种向善的原始秉赋 ①有生命的存在者:动物性:自我保存,繁衍后代, 交往 ②又有理性的存在者:人性:精神与肉体的自爱 ③又能够承担责任的存在者:人格:道德感 (2)三种向恶的倾向 ①人性的脆弱 ②不纯粹性 ③人性和人心的邪恶

(三)作为二重性存在物的人,须服从自然 律(他律)和道德律(自律) (四)道德律



自然法:即使没有外在立法,其强制性也可为先验理 性所承认,亦称为道德法、本原的法或纯粹的法。 实在法:指立法机关公布的成文法。 公法:包括全部需要普遍公布的、为了形成一个法律 的社会状态的全部法律。 私法:调整私有者的个人关系,自然法是私法的基础。

2、对民法和刑法作了论述 (1)民法:论述占有

3、法的定义 “法律就是那些使任何人有意识的行为按照普遍 自由原则确实能与别人有意识的行为相协调的全部 条件的总和。” 4、法律的基本含义是权利 5、法与正义是统一的 6、法与公意联系在一起

(三)法律的分类

1、从应然的角度理解自然法 应然法(自然法) 民族法 法律 公法 国际法 实然法(实在法) 私法 世界法



评价早期哲理法学派
早期哲理法学派是一个独立的法学流派,他综 合了价值说,提出一个高于人性且又包含人性的 精神实体,认为这是法律的本原与基础。在理论 核心方面,突出意志自由;在研究方法上,贡献 了一套概念分析的辩证思维方法;在影响上,早 期哲理法学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对马克思主义 法学的创立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总之,不论从 立法根据还是研究方法抑或历史影响上讲,早期 哲理法学派都处于不可忽视的地位。
(一)人是二重性的存在物


1、人是现象界的存在物——“自然人” 人有肉体及其由之产生的认识、经验、欲望 2、人是本体界的存在物——“道德人” 人有意志、有信仰和行为的有道德性
(二)人的二重性的表现


1、就构成和能力而言,人包括肉体和心灵两个方 面 (1)人的心灵具有三种能力:感性、知性和理性 (2)理性包括认识的理性和行为的理性
(一)新康德主义法学


1、研究重点:法律价值 2、创始人:鲁道夫·施塔则” (3)法与经济生活 (4)内容可变的自然法 3、代表人物:拉德布鲁赫、拉斯克、韦基奥
(二)新黑格尔主义法学


1、研究重点:法律准则的可变性,将法律史与文 明史结合起来研究;部分学者发展了黑格尔的国 家至上理论 2、创始人:柯勒 3、代表人物:宾德、拉伦茨、韦基奥(前期是新 黑格尔主义者)、博山克、布拉德雷等
(一)生平

伊曼努尔·康德 (Immanues kant,17241804):世界近代著名的 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的 创始人。
(二)著作



1、前期:从事自然科学方面的教学与研究,代表 作:《宇宙发展史概论》 2、后期:从事哲学研究,其哲学被称之为“批判 哲学”,代表作:《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 性批判》、《判断力批判》 3、晚年:从事道德、政治法律和宗教等社会问题 的研究,代表作:《道德的形而上学基础》、 《法的形而上学原理》、《道德的形而上学原理》 《论永久和平》
(二)法的本质和特点
1、法的本质 法律本质上是道德律,是一种以外在强制限制个 人滥用自由的特殊形态的道德律。 2、法与道德的区别 (1)法的管辖范围只及人的外部行为,而道德 则深入人心内部,能阻止人的恶念; (2)道德律的遵守完全依赖人的自觉,法的遵 守则离不开权威机关的强制; (3)道德是肯定地、推动人的行动,法则是否 定的、限制人的行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