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道顶板离层仪管理制度最终
生产技术部便函
高河能源生便字【】第1号
关于高河能源有限公司顶板离层仪管理制度的规定为加强顶板管理、实现巷道顶板的科学监测,杜绝顶板离层仪管理在制度、执行、整改、考核等方面的漏洞,全面提高顶板管理水平。
根据我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一、顶板离层仪钻孔规格
采用B19(B22)中空六方接长式钻杆、28mm或30mm钻头用锚杆机在巷道中线处打垂直钻孔,钻孔深度8m。
二、安装合格标准
2.1、深部基点深8m,浅部基点深2.3m,基点位置与设计位置误差不超过100mm。
2.2、并应尽量使深、浅部测筒初始读数为零,误差不应大于5mm。
2.3、深部基点(长绳)应从浅部基点固定器底部孔内穿过,防止卡绳。
2.4、离层仪安装后,测绳要自然下垂,网片、网丝等因素不得影响。
2.5、安装应为“细深部粗浅部”,长绳连接细套筒、短绳连接粗套
筒,不得连接错误,否则检测不到浅部离层。
2.6、各单位采购的顶板离层仪要求浅部固定器底部不封底、不能塑料抓,不能红黄绿。
2.7、离层仪安装完成后要求挂牌标示,牌板需统一样式(样式见附表),、统一字体填写(字体:宋体,数字:液晶体)。
三、安装位置要求
3.1、顶板离层仪必须安设在巷道跨度最大处的顶板中央较完整区域。
3.2、全岩巷道地质条件无变化时,顶板离层仪间距50米。
3.3、煤巷及半煤岩巷道,地质条件无变化时,顶板离层仪间距30米。
3.4、联巷口顶板离层仪打设在中线交叉点上,钻场口顶板离层仪打设在中线交叉点偏向钻场1m范围内。
3.5、联巷贯通处需打设顶板离层仪前后5m范围内有已打设好的离层仪时,贯通点不再打设。
3.6、经过地质构造(断层、陷落柱)带的巷道离层仪的打设根据构造参数不同在过构造措施中进行明确要求。
四、观测牌板要求
4.1、顶板离层仪观测牌板悬挂于巷道行人帮上,正对顶板离层仪。
4.2、牌板要求距巷道底板高度1.5米,四角固定,不得随风飘摆、不得歪斜翘起。
4.3、顶板离层仪指示牌数据填写清晰工整,字体规范、标准、清
晰。
标识牌要有巷道名称、离层仪编号、深浅基点的初始读数、安装日期、观测日期(观测日期可随观测时间修改)和测筒颜色状态等信息,便于对比观测和记录。
五、顶板离层仪的观测
5.1、掘进工作面:距工作面50m范围内班班观测顶板离层仪读数,50—200m范围内,除非离层仍有明显增长的趋势,一般可停止测读具体数据,改为每天观测一次刻度坠的颜色;200m以外,离层无明显增长趋势,可每周观测一次刻度坠的颜色变化。
5.2、永久大巷:对永久性大巷、已经结采封闭的工作面系统巷道、变电所等永久性硐室除非离层仍有明显增长,否则每月观测一次颜色变化。
5.3、综采工作面顺槽每周观测一次,距工作面200-150m范围,每三天观测一次,距工作面50m范围每天观测一次。
5.4、针对停掘工作面的观测:工作面停掘时7天内每天观测颜色,停掘超过7天的每周观测一次颜色,停掘超过1个月的每月观测一次颜色。
六、顶板离层仪的安装程序
6.1、所有顶板离层仪实行队组技术员亲自安装、安全员、跟班队干、班长监督负责制。
离层仪打设超过工作面迎头不得超过5m,原则上孔打好后不能超过一个圆班不安装。
6.2、由队组技术员负责记录原始记录。
记录安装人员、跟班队干、班长、安全员、安装深度、初始读数等信息,将原始记录反馈至生产技
术部存档备案。
6.3、生产技术部包面技术员负责留存顶板离层仪安装原始记录,并由包面技术员制作顶板离层仪安装台帐,实现顶板离层仪的终身追责。
6.4、离层仪的结算以上报的数量为准,没有上报安装原始记录的离层仪,生产技术部不再进行结算。
七、顶板离层仪的数据上报
7.1、没有异常的离层仪每周上报一次观测数据,有异常时,一经发现,立即上报。
上报时间:每周一,接收人员:生产技术部金蒙。
7.2、队组在日常观测过程中,若发现离层值进入警告区(黄色)内时,要停止掘进,当日汇报生产技术部,由生产技术部确定加固方案,加固后再进行掘进工作。
7.3、在观测过程中,若发现离层值进入危险区(红色)内时,必须立即汇报生产技术部,由生产技术部召集有关人员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安全处理措施。
7.4、建立顶板离层仪日常观测“二道防线”:一是队组巡查。
二是部室巡查。
顶板离层仪日常观测工作由采掘队组技术员负全责,要求全部实行档案化管理,实行终身负责制,观测人员能够是:技术员、队长、跟班队干班组长、验收员。
生产技术部技术员对分管责任区域的顶板离层仪观测实施监管。
7.5、生产技术部负责每月20号组织一次全矿井顶板离层仪巡查,并结合各队组顶板离层仪观测结果报送情况,对观察数据做出分析。
并编制《矿井巷道顶板离层仪周报表》,要求报表反映一周内顶板离层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