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品检验及可靠性控制程序

成品检验及可靠性控制程序

1.目的:
规范成品检验流程,对成品质量进行有效控制,防范不合格产品流出厂外。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成品质量检验和可靠性控制。

3.定义:
可靠性: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功能的能力。

4.职责和权限:
4.1 品控部:负责编制成品检验作业指导文件及可靠性试验规范,对成品实施质量控制,并组织对检验中发现问题的处理。

4.2 生产部:负责组织成品的自检、互检、送检,对成品质量问题采取改进措施。

4.3 研发部:参与品质异常的分析处理。

5.工作流程图:
(参见附件1)
6.工作程序和内容:
6.1检验程序
6.1.1检验划分
6.1.1.1试产产品:
品控部依据研发部提供的产品技术规范和参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编制试产后成品检验规范,明确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检验器具及判别标准等。

检验项目涵盖功能、安全、可靠性实验等。

6.1.1.2量产产品:
品保部依据产品技术规范要求和参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编制成品检验规范,明确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检验器具及判别标准等,检验项目须涵盖产品的主要功能、安全、可靠性实验等。

6.2检验要求:
6.2.1检验和试验所有的仪器、设备必须在规定的有效期内,并标有合格标识。

检验员在进行检验和试验之前,应做好仪器设备的运行检查,判定在校准周期内的检验和试验仪器设备的功能是否正常。

6.2.2生产部在成品自检合格包装后,将成品放在生产部成品待检区,在当天内填写《送检单》送品控部QA检验。

QA检验员依据成品检验规范对成品外观、功能进行抽样检验,并核对装箱清单是否符合要求。

产品经检验合格,QA检验员在《送检单》上签字,并完成《成品检验报告》。

检验合格后发放产品“合格证”,封箱后在产品外箱上盖“QA PASS”章。

生产部开具《成品入库单》,检验员应在入库单上签字后,生产部将产品交仓库办理入库。

检验不合格开具《异常联络单》交生产部进行原因分析和提出整改措施。

并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6.2.3相关检验记录按《质量记录检验管理程序》执行。

6.3成品放行确认
成品只有经最终检验合格,经品控部经理签字认可后才能放行。

具体依据《产品放行管理程序》执行。

6.4成品品质异常处理
6.4.1成品检验不合格,QA检验人员应对不合格的成品予以标识,并开具《异常联络单》交生产部进行原因分析。

判定的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6.5可靠性试验
6.5.1成品的可靠性试验,每年进行一次。

如有特殊需要,根据情况特殊处理。

6.5.2可靠性试验抽样时,需抽取经检验合格的成品进行试验。

6.6 数据统计分析
品保部每周对成品检验情况进行统计,并将统计结果以周例会的方式进行汇报,并对问题进行跟踪验证。

6.7记录及保存
检验员应按工作程序逐项填写检验记录数据要求真实、准确、完整、清晰。

所有检验记录均由质量部按《质量记录管制程序》进行保存。

7.相关文件:
7.1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7.2记录控制程序
7.3产品放行管理程序
8.相关记录:
8.1送检单
8.2成品入库单
8.3异常联络单
8.4成品检验报告
9.附件:
9.1附件1:成品检验及了靠性控制流程图附件1:成品检验及了靠性控制流程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