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吊弦检修作业指导书
1、目的:
本指导书规范了吊弦的检调工作,保证安全供电。
2、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客运专线的各类整体吊弦、滑动吊弦的检调工作。
该检修作业需停电进行,填写接触网第一种工作票。
3、所需人员、机具、材料:
3.4所需资料:
接触网平面布置图(对应检修区段)、吊弦安装位置参数、承力索及接触线安装曲线。
4、检修流程、项目及方法
4.1 流程图
4.2方法
4.2.1 作业准备
按规程要求填写工作票并交付工作领导人,工作领导人向作业组全体成员宣读工作票、分工并进行安全预想,检查工具、材料。
4.2.2 完成安全措施
做好安全措施,工作领导人确认完成安全措施后,通知各作业组开工。
4.2.3测量检查
①测量吊弦偏移
A把线坠挂在承力索吊弦线夹处,记下线坠在地面的投影。
B把线坠挂在接触线吊弦线夹处,记下线坠在地面的投影。
C用钢卷尺量出两投影间的距离H。
D用钢卷尺量出吊弦的长度L。
E计算出吊弦的偏移E=H/L。
F利用安装曲线图查出当时温度的吊弦偏移值,比较计算的E值是否符合标准。
②吊弦状态
检查吊弦是否过松或过紧。
③吊弦线本体状态
检查吊弦线有无断股、散股、烧伤。
④接触线吊弦线夹
检查接触线吊弦线夹是否倾斜。
⑤承力索吊弦线夹
检查承力索吊弦线夹是否倾斜。
⑥线鼻子
检查线鼻子是否倾斜。
⑦载流环
检查吊弦载流环与接触线夹角是否过小。
⑧调节螺栓
检查调节螺栓是否损坏、紧固情况、是否可以进行调节。
⑨螺栓力矩紧固
用力矩扳手检查各部螺栓紧固是否符合标准。
4.2.4 调整
4.2.4.1吊弦偏移超标
A 用小绳固定承力索与接触线间距。
B 松开接触线或承力索吊弦线夹。
C 根据吊弦偏移值E 调整吊弦到符合要求的位置。
D 复测接触线高度。
E 紧固后涂电力复合脂。
F 拆除小绳。
调整好的整体吊弦如图1:
行车方向
承力索
吊弦线夹
载流环 线卡子
整体吊弦
图1 调整好的整体吊弦
4.2.4.2吊弦过松或过紧
可调整体吊弦:松开调节螺栓,调整吊弦到合适长度。
整体吊弦:更换,方法如下:
A拆除原吊弦,用φ2.0铁丝模拟测出长度(可参照京津城际设计吊弦长度值)。
B制作吊弦:
a、根据预制计算单和吊弦部件图(图2) 、整体吊弦类型(图3)领取材料。
1---线鼻子2---吊弦线3---压接环4---心形环
图2吊弦部件2
4 3 1
A---载流整体吊弦B---整体吊弦C---滑动整体吊弦
H TS---承力索上的吊弦线夹;H FD---接触线上的吊弦线夹;GH TS---承力索上的滑动吊弦线夹
1---线鼻子;3---压接环;4---心形环;5---线夹
图3吊弦类型图
b、将吊弦线穿过压接套环,在线的终端形成一个环后,再将线头穿回压接套环,并拉出。
c、测量压接套环外的直线长度(200mm),做上标记。
d、在这个位置上,轻压压接套环的回头侧,将压接套环固定在该位置(图
4)。
图4固定压接套环图
e、拿一个心形环固定在载流环弯曲处,将线和压接套环置于压接槽内,压接套环紧靠导向板,并处于压模相对中心的位置(见图5)。
图5压接套环在压钳模内图
f、拉紧线尾,使线套按顺时针方向紧固在心形环上,在此过程中,导向板起着终点档板的作用。
压接套环两端应对称。
g、检查两线在压接套环中是否互相密贴,确认后,启动冲压(在液压操动阀门单元的控制阀门;在手动压接钳,用控制杆关闭压模)。
h、使用液压设备时,通过启动控制阀门(打开手动压接钳)打开压接槽,取出心形环。
i、压接完一个心形环后,测量吊弦线切割的长度,在切割处两边缠捆胶带,以防吊弦线散股,再用断线钳切断吊弦线。
j、按上述第一个心形环制作程序制作第二个心形环。
k、复核吊弦长度。
l、在载流环线头上安装线鼻子,心形环和线鼻子的排列方向见图6
图6心形环和线鼻子排列及方向图
m、固定线鼻子在压接钳口位置,压接第一个压痕和第二个压痕。
n、重复上述程序固定压接另一头的线鼻子,并注意线鼻子的相对位置。
C安装吊弦:
a、在承力索处涂抹适量导电膏,将承力索吊弦线夹线安装在承力索上,
并在承力索和线夹中间安装线卡子,用扭矩扳手拧螺母至设计力矩,同时按要求安装防松垫片。
b、将接触线吊弦线夹与接触线接触部位涂抹适量导电膏,并将其卡住接触线沟槽,用扭矩扳手拧螺母至设计力矩,同时按要求安装防松垫片。
c、拆除铁线。
4.2.4.3吊弦线出现断股、散股、烧伤等本身缺陷
更换吊弦(方法同2.2.4.2)。
4.2.4.4接触线吊弦线夹倾斜
松开接触线吊弦线夹,用接触线扭面器扭正接触线面(方法见接触线检修作业指导书),然后紧固接触线吊弦线夹。
4.2.4.5承力索吊弦线夹倾斜
用小绳固定承力索与导线间距,松开承力索吊弦线夹,调正后紧固。
4.2.4.6线鼻子倾斜可能引起打弓
松开接触线吊弦线夹调整至顺线路方向45度角以上。
4.2.4.7吊弦载流环与接触线夹角过小
松开接触线吊弦线夹紧固螺母,调整载流环与接触线角度。
4.2.4.8调节螺栓损坏、不能进行调节
更换调节螺栓。
4.2.4.9各部螺栓紧固力矩
按螺栓紧固力矩标准紧固各部螺栓。
4.2.5 参数复测
复测各部技术参数,符合技术标准。
4.2.6 办理收工手续
工作领导人确认各作业组工作结束,人员机具均已撤至安全地带后,通知监护人员撤除地线及其它安全措施。
工作领导人确认安全措施撤除后,通知要令人员申请消除停电作业命令和线路封锁命令。
工作领导人召开收工会,办理收工手续。
4.2.7 填写检修记录
按照当天检修情况填写检修记录。
5、检修标准
5.1吊弦位置
吊弦顺线路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允许偏差为±50mm
5.1吊弦偏移
标准值:在无偏移温度时处于铅垂状态,在任何温度环境下均垂直安装,偏差不得大于20mm。
安全值:在极限温度时,顺线路方向的偏移值不得大于吊弦长度的1/3。
限界值:同安全运行值。
接触线与承力索同材质时,则吊弦在任何情况下均处于铅垂状态。
5.2吊弦状态
5.2.1吊弦的长度要能适应在极限温度范围内接触线的伸缩和弛度的变化,否则应采用滑动吊弦。
5.2.2整体吊弦:
吊弦预制长度应与计算长度相等,误差应不大于±2mm。
吊弦截面损耗不
得超过20%。
5.3吊弦线夹状态
吊弦线夹在直线处应保持铅垂状态,曲线处应与接触线的倾斜度一致。
安装线夹位置的承力索、接触线及线夹与承力索、接触线的接触面均应把灰尘、氧化物等清除干净,并涂一层电力复合脂。
每一悬挂点拉出值方向应在布置表中明确,并注明吊弦线夹螺栓穿向。
5.4载流环
5.4.1吊弦载流环与接触线夹角不得小于30°。
吊弦的导线环安装详见图4。
正确错误
图4 导线环安装图
5.4.2吊弦应端正,垂直及线夹倾斜角度小于15°时,线鼻子(1)应安装在螺栓头(8)侧,详见下图6。
5.5吊弦间距
标准值:设计值。
安全值:≤10m。
限界值:≤12m。
吊弦间距测量偏差小于200mm时,应将误差均布在各间距内,吊弦间距
测量的起测点与闭合点均以悬挂点为准。
5.6相邻吊弦高差
标准值:相邻吊弦高差≤10mm。
安全值:相邻吊弦高差≤10mm。
限界值:同安全运行值。
一个锚段全部安装完毕后,应逐悬挂、吊弦点检测接触线下缘距轨面连线的高度,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两悬挂点导高差不应大于10mm,跨中吊弦处导高差应满足预留弛度0.5‰的要求。
②悬挂点与两边第一吊弦区段,导高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有“V”字型导高。
③接触线高度变化的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即应为零。
5.7螺栓紧固力矩
吊弦线夹连接螺栓紧固力矩为25N.m,止动垫片应煨到位
6、注意事项
6.1 作业车作业时应处于停止状态,且不得升、降和旋转作业平台;作业车平台升降时,严禁上下人员;作业车平台旋转要平稳缓慢进行,不得碰撞支柱及设备。
6.2 防护人员应坚守岗位,切实作好防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