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第一章资料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第一章资料


二极管的电路符号:
P
N
1.2.2 二极管的结构与导电特性
在同一片半导体基片上,分别制造P型半导体和N型半 导体,经过载流子的扩散和漂移,在它们的交界面处就形 成了PN结。
▼内建电场:由N区指向P区的电场E。阻止两区多子的扩散。 电场E产生的两区少子越结的漂移电流将部分抵消因浓度差 产生的使两区多子越结的扩散电流。
硅和锗的晶体结构:
硅和锗的共价键结构
+4表示 除去价电 子后的原

+4
+4
+4
+4
共价键共 用电子对
形成共价键后,每个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是八个,构成 稳定结构。
+4
+4
+4
+4
共价键有很强的结合力,使原子规则排列,形 成晶体。
半导体的导电原理
在绝对零度(T=0K)和没有外界激发时,价电子完 全被共价键束缚着,半导体中没有可以运动的带电粒子 (即载流子),它的导电能力为 0,相当于绝缘体。
无外接电压的PN结→开路PN结,平衡状态PN结 PN结外加电压时→外电路产生电流
1.正向偏置(简称正偏) PN结
PN结外加直流电压V:P区接高电位(正电位),N区接低电位(负 电位)→正偏→正向电流
PN结加正向电压的情形
外加的正向电压有一部分降落在PN结区,方向与PN 结内电场方向相反,削弱了内电场。于是,内电场对多子扩 散运动的阻碍减弱,扩散电流加大。扩散电流远大于漂移 电流,可忽略漂移电流的影响,PN结呈现低阻性。
第一章
半导体器件的识别与检测
本章意义: 半导体器件是组成电子线路的基本元器件,是学习 电子线路知识的基础,是现代电子技术的重要组成 部分
本章内容
1.1 半导体的基本特性 1.2 二极管 1.3 特殊二极管 1.4 三极管
1.1 半导体的基本特性
教学目标:
1、从物质的导电能力来理解半导体的概念 2、了解半导体材料的主要特性 3、掌握N型、P型半导体的形成与特点
PN 结正向偏置
变薄
+ P
-+ -+ -+ -+
内电场被削弱,多子 的扩散加强能够形成 较大的扩散电流。
_ N
外电场
R
内电场
E
2.反向偏置(简称反偏)
PN结反偏:P区接低电位(负电位), N区接高电位(正电位)。
* 硅PN结的Is 为pA级 * 温度T增大→ Is
PN结加反向电压时的导电情况
N型半导体中,电子为多子,空穴为少子。 半导体工作机理:杂质导电特性。对半导体掺杂是提高 半导体导电能力的最有效的方法。
1.2 二极管
教学目标:
1、掌握二极管的导电特性
2、了解二极管的结构、伏安特性和主要参数 3、学会用万用表判别二极管的极性和质量优劣
1.2.1 二极管的封装和电气图形符号
封装:把硅片上的电路管脚用导线接引到外 部接头处,以便与其它器件连接
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 由本征激发决定的少子浓 度是一定的,故少子形成 的漂移电流是恒定的,基 本上与所加反向电压的大 小无关,这个电流也称为 反向饱和电流。
在常温下,由于热激发,使一些价电子获得足够的 能量而脱离共价键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同时共价键上 留下一个空位,称为空穴。
半导体中电流由两部分组成:
1. 自由电子移动产生的电流。
2. 空穴移动产生的电流。
空穴
+4
+4
+4
+4
自由电子 束缚电子
1.1.2 杂质半导体
杂质半导体:在硅、锗半导体中人为掺入微量某种元素形 成的半导体。分为空穴(P)型半导体和电子(N)型半导体。
作用:不改变二极管特性,使生产出的元件 有统一的规格,方便安装,同时也对 内部元件起保护作用
形式:有玻璃封装、金属封装和塑料封装。 外壳上一般印有标记区分正、负极。
在电子线路图中,用规定的电气图形 符号和文字符号来代表二极管,一端代表 正极,一端代表负极,通常用文字符号V表 示二极管。
半导体二极管的几种常见外形
扩散进一步进行,空间电荷区内的暴露离子数增多,电 场E增强,漂移电流增大,当扩散电流=漂移电流时,达到 平衡状态,形成PN结。无净电流流过PN结。
PN结处载流子的运动
漂移运动
P型半导体
N型半导体 内电场E
---- - - ---- - - ---- - - ----+++ + +++++ + +++++ + +++++
1.1.1 半导体的主要特性
自然界物质 分类
导体、半导体、绝缘体
半导体 特性
掺杂性、热敏性、光电性
补充:
物质按导电性能可分为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
物质的导电特性取决于原子结构。导体一般为低价元素, 如铜、铁、铝 等金属, 其最外层电子受原子核的束缚力很小, 因而极易挣脱原子核的束缚 成为自由电子。因此在外电场作用下, 这些电子产生定向运动(称为漂移运 动)形成电流, 呈现出较好的导电特性。高价元素(如惰性气体)和高分子物质 (如橡胶, 塑料)最外层电子受原子核的束缚力很强, 极不易摆脱原子核的束 缚成为自由电子, 所以其导电性极差, 可作为绝缘材料。而半导体材料一般 都是4价元素,最外层电子既不像导体那样极易摆脱原子核的束缚, 成为自 由电子, 也不像绝缘体那样被原子核束缚得那么紧, 因此, 半导体的导电特性
1、P型半导体: 在纯净半导体Si和Ge中掺入微量Ⅲ族元素后形成的杂
质半导体称为P型半导体。所掺入Ⅲ族元素称为受主杂质, 简称受主(能接受自由电子)。下图所示(图2-2)
P型半导体中,空穴为多子,自由电子为少子。
2、N型半导体 在本征Si和Ge中掺入微量V族元
素后形成的杂质半导体称为N型半导 体。所掺入V族元素称为施主杂质, 简称施主(能供给自由电子)。
介于二者之间。
现代电子学中,用的最多的半导体是硅和锗,它们的最 外层电子(价电子)都是四个。
Ge
Si
通过一定的工艺过程,可以将半导体制成晶体。
在硅和锗晶体中,原子按四角形系统组成晶体点阵,每个 原子都处在正四面体的中心,而四个其它原子位于四面体的 顶点,每个原子与其相临的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共用一对 价电子。
扩散运动
PN结处载流子的运

漂移运动
P型半导体
N型半导体 内电场E
---- - -
---- - -
---- - -
---- - - 扩散的结果是使空间电荷 区逐渐加宽。
+ +++++
+ +++++ 内电场越强,就使漂移运
+ 动+ 越+强,+而漂+移使+空间电荷区 变薄。
+ +++++
扩散运动
导电特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