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江医院
输血护理管理制度
护理部
2014年11月3日
4
输血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输血护理工作落实措施 输血查对制度
目录
四、
输血注意事项
五、 临床输血技术标准操作流程 八、
输血器使用规定和流程
10 七、
输血反应处理报告制度
11
输血安全管理制度
1、认真执行国家颁布的《输血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等法规。
2、护士应掌握有关输血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严格把关,保护患者、医院、供血单位和自身的合法权益,确保输血治疗安全。
3、严格无菌操作规程,签输血协议书,输血前准备、输血实施到输血副作用及对策各个环节,严格按卫生部颁发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执行。
4、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认真做好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严禁同时采集两个人的血标本。
5、取回的血液尽快输注,不得自行贮血,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
6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仔细核对输血申请单、交叉配血试验报告单和血袋标签等,检查血袋有无破损及渗漏,血袋内的血液有无溶血、浑浊及凝块等,核对无误方可进行输血。
7、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携病历共同到患者身旁核对,确认与配血报告单相符, 方可输血。
8、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减慢或停止输血, 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并报告医生。
9、根据输血反应程度报告相关部门,积极展开检查、治疗和抢救,按要求妥善保管剩余血量。
10、严格按照输血技术操作规范进行操作,观察记录输血过程。
11、输血完毕将血袋用双层黄色塑料底捆扎,送输血科处理。
护理部
2014年10月25日修订安全输血护理工作落实措施
1、确认配血医嘱,按照交叉配血标本采集流程进行配血标本采集。
2、配血标本采集后,按照交叉配血标本送检流程送至输血科。
3、取血过程中,血袋要轻拿轻放,不宜震荡,不得在途中逗留或随意搁置血制品,以免破坏血细胞。
4、取回的血液应在规定的时限内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不得自行贮血。
严禁将其他药物
加入血液中,以免发生血液质量问题。
5、输血时要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输血开始前15 分钟要慢,2ml/ 分钟,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若无不良反应再根据病情、年龄输注血制品成分调节,一般5-10ml/ 分钟。
急性大出血需快速输血(加压输血)时,输血速度可达50-100ml/ 分钟。
6、输血持续12 小时以上时,应更换输血器,以免输血反应。
7、同时输用多种成分血时,应先输血小板、冷沉淀、再输红细胞悬液,如室温高,可适当加快滴速,防止时间过长,血液发生变质。
8、血液时限要求:(1)一袋血(2 单位)红细胞悬液(及洗涤红细胞)离开保存箱后30 分钟以内输入, 4 小时内输完;(2)10 单位(一人份)机采血小板离开保存箱后立即输入,在病人能耐受的情况下20 分钟以内输完;(3)新鲜冰冻血浆200ml 和冷沉淀1单位离开保存箱后30分钟内输入,在病人能耐受的情况下20 分钟以内输完。
9、输血后空血袋及用后的一次性输血器按《医院医疗废物处理制度》销毁处理。
10、输血结束后将《输血科报告单》贴在病历中,随病历保存,完善输血护理记录及表格填写。
监督机制:
1、科室将输血安全纳入重点环节管理。
2、输血安全管理制度由各级护理质量管理组织监督执行。
3、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发现输血不良事件,按规定上报,及时分析、追踪存在问题,以改进流程。
4、护理部组织学习、培训、考核输血操作技术及《输血安全管理制度》
5、护理安全管理委员会对输血观察记录进行检查。
输血查对制度
1、输血前由二名注册护士再次核对医嘱、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血型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
2、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血液有无凝块或溶血等。
3、核对受血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包括Rh因子)、有无凝集反应、输血成份、血量。
4、核对献血者姓名、血型(包括Rh因子)、血液成份、血量、血液有效期、储血号、采血日期。
5、输血时由二名注册护士配齐用物,携带病历到患者床前,核对姓名(让患者或家属说出姓名、年龄)、床号、血型、血液成份等,询问患者是否有输血史、输血过敏史及血型,确认无误后,二名注册护士同时在交叉配血报告单上签字,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6、交叉配血单贴在病历,观察输血情况,做好记录。
注:独立班时与值班医师进行核对
护理部
2014年10月25日
输血注意事项
1、取回的血液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贮血。
输血前将血液轻轻摇匀,避免剧烈震 荡。
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2、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 前一袋血液输完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3、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护静脉通路; 2)立即通知值班的本院医师和血库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 因,做好记录。
4、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 护静脉通路,及时汇报上级医师,在积极配合治疗抢救的同时, 1)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记录; 2)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 ABO 血型、Rh ( D )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 验。
3)遵医嘱抽取患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测定血浆游离 血红蛋白含量; 4)遵医嘱抽取患者血液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血浆结合 珠蛋白测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并检测相关抗体效价,如发现特殊抗体,应进 行进一步鉴定; 如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细菌菌种检测;
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 5-7 小时遵医嘱测血清胆红素含量。
5) 6) 遵医嘱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
7)
临床输血技术标准操作流程
(SO P —培训
版)
、受血者血样采集
操作流程要点说明
7、红细胞层呈紫红色; 8过期或其他须查证的情况;
9、血液不是由本院血库 验收并出具血库检 验报告单
二、接收血液
输血器使用规定及流程
一、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一次性输血器,做到“三证”齐全。
二、检查产品包装密封性是否完好,应注意检查质量和有效期,核对 产品型号,静脉针规格符合要求。
三、严格遵行无菌操作原则,执行输血查对制度(即三查八对)。
四、在输血过程中排气时,应尽量避免挤压莫菲氏滴管,以免由于液 体快速冲向输血器的莫菲氏滴管,而产生大量的混入液体内的气泡。
应排尽输血器内的空气,莫菲氏滴管内的液面高度应以 2/3为宜,最 低不
可低于1/2高度。
五、输血前后用0.9%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 液时,中间应用
0.9%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后再继续输注。
六、用于输注全血、成分血或生物制剂的输血器宜
4h 更换一次。
七、一次输血器使用后严格规范化操作及时送毁形、消毒、进行无害 化处理。
使用流程:
检查输血器质量一09%生理盐水排气一与患者静脉通路连
>无害化处理
护理部
2014.10.25
输血反应的处理报告制度
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严密 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确认静脉通路通畅 >检查血袋完整性 >瓶塞穿刺平
行插入血袋胶套
*开始输血一►输血毕0.9%生理盐水冲管
制定
(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新的输液管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
道。
(2)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值班人员,报告医务部、护理部,
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3)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启用新
的输血器滴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及时报告上级医师,
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以下核对检查:
①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
②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如怀疑细菌污染,除
上述处理外,应做血液细菌培养。
③将血袋连输血管包好送院感科做细菌学检验。
④准确做好护理记录。
护理部
2014.10.25
制定[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最新可编辑word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