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联达土建算量计算设置详解
11
一般情况下,我们的楼地面就是取层底标高,但是对于有错层的情况,即通常会有相邻两块楼板
出现不同的标高,这时,我们就要区分找楼地面的方法,对应软件中的即“超
高底面取楼地面计算方法”
超高底面取楼地面计算方法我们给出了四种方法:
0 取当前楼层层底标高
1 柱底标高与楼板相交或相切,取相交或相切楼板顶标高高的板;柱底标高没有与楼板相交或相 切,则取离柱底标高远的楼板;(如图 8)
梁计算设置选项详解
这一节我们主要介绍梁计算设置选项:
注意:梁的超高计算,一般情况下先找墙,再找柱,最后找板。
15
超高底面计算方法 超高底面取楼地面原则 超高顶面计算方法 超高起始判断高度 超高起始计算高度 超高分段计算方法 超高分段高度 超高数量取舍方法 梁脚手架面积计算 梁顶支模条件 拱梁模板计算方法
图8
图9
12
注意的问题:
图 10
图 11
a、柱超高底面只找在柱底标高以下的板 ;
b、当柱只与其中一块板相交 或相切时,则取与柱相交或相切的板的顶标高.
二、超高起始计算高度:是指柱从这个高度以上的部分计算超高。可以输入具体
的高度,或选择“从底开始全部计算超高”。例如有些地区规则中规定柱高
超过 3.6m 时计算超高,计算时需要按柱全高计算。
6
后浇带在长度方向上至砼构件边缘长度小于等于设置的值则自动延伸,否则,按为
图7 分析:450mm<500mm,则软件计算后浇带时,则其计算长度延伸到筏板边线,即按照 6.9m 来计算。 案例 2:如下图,筏板向轴线外偏移 600mm,计算设置为
算超高。
超高顶面计算方法:顶面的计算方法,这里提供了三种方法:
0 柱顶标高
1 柱顶标高扣板厚
2 柱顶标高扣梁高
图1
图2
图3
注意:柱顶是指柱图元属性值里的柱顶标高值。 选择柱顶标高扣梁或板时,只有梁、板与柱的顶标高相交 时才会扣减。
9
超高底面计算方法:
0 楼地面
1 室外地坪或楼地面
2 有地下室按楼地面,无地下室按室外地坪或楼地面
独立基础脚手架计算条件:
0 有地下室时当首层楼地面到独基垫层底标 1 有地下室时当首层楼地面到独基底标高>2 米时计
高>2 米时计算,无地下室时当室外地坪到独基 算,无地下室时当室外地坪到独基底标高>2 米时计
垫层底标高>2 米时计算
算
后浇带自动延伸长度:
后浇带与砼构件相交未贯穿整个砼构件时,该设置选项可以控制后浇带计算时是否延伸到砼构件 边缘处。
*注意:清单规则的土方灰土回填计算设置默认是不计算工作面和放坡。
(1)灰土回填工作面计算方法
(2)灰土回填放坡计算方法
3
基础计算设置选项详解
这一节我们主要介绍基础计算设置选项:
(1) 侧面支模条件:
基础构件侧面支模条件,是指基础侧面如果为斜面时,与水平的夹角大于多少度时则需要计算 模板面积; 如果小于这个度数则不计算模板面积,软件是考虑了实际施工情况,默认为 45°,可以根据实际 工程情况调整。
广联达土建算量 计 算 设 置 详 解
整理于 2014 年 11 月 13 日
1
土方计算设置选项详解
这一节我们以定额计算规则为例介绍土方计算设置选项:
*注意:清单规则的土方计算设置默认是不计算工作面和放坡。
对于工作面的计算方法提供两个选项:0 不考虑工作面,1 加工作面。
对于放坡的计算方法提供两个选项:0 不考虑放坡,1 计算放坡系数。
(2)超高底面计算方法:选项 1(室外地坪或楼地面) 超高底面取楼地面原则:(非选项 0,其他四项任意一个),即超高底面不是取当前层的层
底标高 注意: 地上层(含首层),如果向下找不到板,则取室外地坪作为超高底面; 地上层(含首层),如果向下找到的板或筏板在地下层(含基础层),则取室外地坪作为超高底面; 地下层(含基础层),如果向下找到的板 或筏板在基础层,则取基础层的这边块板或筏板作为超高 底面。 地下层(含基础层),如果向下找不到板或筏板,则取基础层层底标高作为超高底面。
超高分段高度:在计算规则中通常会有类似这样的规定:“超过 3.6m 时,每超过 1m(不足 1m
者按 1m 计)”。软件中的超高分段高度就是指的这个每超过多少米。
超高数量取舍方法:提供三种方式:不足分段高度 或舍去;或进一;或四舍五入。
超高数量=(超高顶面-超高起始高度)/超高分段高度,然后取整。 超高数量:5-3.6=1.4m,不足 1m 按照 1m 计算,所以超高数量为 2。 柱超高模板面积=(0.4*1.4*4)*2=4.48m2 (4)选项 3(分段,计算分段量×各段相应超高数量的总和) 解释:这种算法最为复杂,是分段计算各段超高量,再乘以各段的超高数量,最后将各段计算结 果相加,如图 13 所示。
柱脚手架面积计算条件:
提供五种计算方法: 0 独立柱、非独立柱均不计算 解释:柱均不计算脚手架面积 1 独立柱计算 解释:只有独立柱计算脚手架面积 2 独立柱、非独立柱均计算 解释:是柱子就会计算脚手架面积 3 独立柱、非独立柱均计算,与外墙相交的框架柱不计算 解释:只有与外墙相交的框架柱不计算,其他位置无论是独立柱还是非独立柱均计算脚手架面积 4 当楼地面到柱顶高度超过 1.2m 时,独立柱、非独立柱均计算 解释:只有柱高度(楼地面到柱顶)超过 1.2m 的柱子才会计算脚手架面积
图4
图5
图6
注意:图 4、图 5 均不区分有无地下室;图 6 区分有无地下室;
0 楼地面,如图 4
解释:按“超高底面取楼地面原则”所选计算。
1 室外地坪或楼地面,如图 5
解释:首层按室外地坪计算,其它层按“超高底面取楼地面原则”所选计算。
2 有地下室按楼地面,无地下室按室外地坪或楼地面,如图 6
解释:有地下室时,所有楼层均按“超高底面取楼地面原则”所选计算;无地下室时,首层按室外地 坪计算,其它层按“超高底面取楼地面原则”所选计算。
图 12
如图 12
14
如图 13
图 13
分析:按照规定,此柱应该分为 2 段计算,一段为 1m,一段为 0.4m, 柱超高模板面积=((0.4*1)*4)*1 + ((0.4*0.4)*4)*2=2.88m2 注意: 超高算法按各地计算规则默认设置,但有些规则未明确注明,所以默认的“超高分段计算 方法”可能与您的期望不符,当出现这种情况时请按上述介绍的四种算法调整。
图8 分析:600mm 》500mm,则软件计算后浇带时,则其计算长度不延伸到筏板边线,即按照 6m 来计算。
7
柱计算设置选项详解
这一节我们主要介绍柱构件计算设置选项:
超高底面计算方法; 超高底面取楼地面原则; 超高顶面计算方法; 超高起始判断高度; 超高起始计算高度; 超高分段计算方法; 超高分段高度; 超高数量取舍方法; 柱脚手架面积计算条件; 脚手架底面取楼地面原则; 附墙柱归属设置;
特殊情况---底层没有板时,软件处理原则:
10
(1)超高底面计算方法:选项 0(楼地面) 超高底面取楼地面原则:(非选项 0,其他四项任意一个),即超高底面不是取当前层的层
底标高 注意: 地上层(含首层),如果向下找不到板,则取首层底标高作为超高底面; 地上层(含首层),如果向下找到的板在地下室层高范围内 ,则取用地下室这块板作为超高底面; 地上层(含首层),如果向下找到的板或筏板在基础层,则取用基础层这块板或筏板作为超高底 面; 地下层(含基础层),如果向下 能找到板或筏板,则取用这块板或筏板作为超高底面,如果向下找 到的板或筏板在基础层,也可以取这块板或筏板作为超高底面; 地下层(含基础层,)如果向下找不到板或筏板(找筏板的原则同楼层板),则取基础层的层底标高 作为超高底面。
(2)选项 1(不分段,计算总量×超高系数(超高顶面-超高起始高度)) 解释:超高系数指"超高顶面-超高起始高度"后的数值,超高工程量为:计算总量×超高系数. 超高系数=超高顶面-超高起始高度=5-3.6=1.4m 柱超高模板面积=(0.4*4*1.4)*1.4=3.136m2
(3)选项 2(不分段,计算总量×超高数量) 解释:通过“超高分段高度”和“超高数量取舍方式”计算出超高数量,超高工程量为计算总量 ×超高数量。
砼构件超高计算思路: 判断是否超高 ---> 计算超高的计算高度 ---> 根据超高计算方法出量。下面我们以柱为例
详细解释各个选项的含义。
8
一、判断超高,方法为:“超高顶面 -超高底面”与“超高起始判断高度”进行比较,
大于则计算超高,小于 等于则不计算。
超高起始判断高度(m):砼构件支模底面至超高顶面的高度大于“超高起始判断高度”时,即计
三、超高分段计算方法:提供了四种计算方式:
0 不分段,计算总量
1 不分段,计算总量×超高系数(超高顶面-超高起始高度)
2 不分段,计算总量×超高数量
3 分段,计算分段量×各段相应超高数量的总和
选项含义:以下图计算柱超高模板面积为例,通过同一案下,分别选择不同的计算选项,其计算 方法上及结果的不同。(如图 12 下)
这两种算法分别用在清单计算规则和定额计算规则中。在清单计算规则中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 计算,不考虑工作面和放坡;而定额计算规则通常按实际挖土体积计算,所以需要考虑工作面和 放坡。
(1)土方工作面计算方法
(2)土方放坡计算方法
2
土方灰土回填计算设置选项详解
这一节我们以定额计算规则为例介绍土方灰土回填计算选项:
2 柱底标高与楼板相交或相切,取相交或相切楼板顶标高高的板;柱底标高没有与楼板相交或相 切,则取离柱底标高近的楼板;(如图 9)
3 柱底标高与楼板相交或相切,取相交或相切楼板顶标高低的板;柱底标高没有与楼板相交或相 切,则取离柱底标高远的楼板;(如图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