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家一等奖必修四《望海潮》教学设计

国家一等奖必修四《望海潮》教学设计

《望海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了解写作意图,分析意境之美。

了解鉴赏古代诗词的一般方法。

2、鉴赏作者白描手法的精彩运用,提升学生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经过中考的备考已经掌握了一些常见的古代诗词的鉴赏技巧,积累了一定的鉴赏知识,对古诗中常见的手法如白描有初步的认识,但许多同学还未能将这些知识转化成独立鉴赏诗歌的能力。

许多同学对知识的掌握仅限于概念甚至于名称,因此,在高中的教学中,我们需在指导学生运用知识积累深入赏析诗歌上多下功夫。

重点难点:
重点---在头脑中再现画面、描述画面并为画面取名字。

难点---在理解诗歌基础上品鉴意境并分析手法。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课
在生活中,当我们想形容某件美好的事物时,我们有时会说:“哇,真美,简直充满了诗情画意。

”在文学上,当一位满腹才情的诗人遇到了被人们誉为天堂的美丽城市时,会产生什么呢?当然是优美传世的诗篇。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的就是这样一首诗情与画意完美结合的著名词作-----柳永的《望海潮》。

活动2【讲授】新课讲授
听林志颖演唱的《望海潮》,以说说林志颖的创作是否符合原词的神韵这个话题引起学生对词义、情感的深入思考。

师:怎么样,唱出了你心中的《望海潮》了么?
3、诵读词,从音韵的角度切入对词的情感基调的分析与把握。

以小组加分的形式激发学生对诵读热情。

师:想要深入的理解诗歌,我们得先用自己的声音把诗歌唤醒!首先咱们来诵读诗歌。

今天的诵读我们玩个小游戏,由我先来诵读一遍,然后我做擂主,大家向我挑战。

挑战者将给小组加50分,如果他在语音的准确性,语速的合理性和
情感的表达上都超过我的话,将再加50分。

请大家把握给自己小组加分的机会!
4、概括画面特点,从整体上把握词的内容。

5、小结:明确情感与内容要点并导入到深层次审美境界。

活动3【活动】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概括画面特点,描述画面,为画面取名。

师:这首词共八句话,以写景为主,我包了首尾两句话,其他的六句分给咱们六个小组,我们要给每句描写的景色取个好听贴切的名字,并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画面,名字20分,画面描述30分,我先示范一下第一句。

我给第一句起的名字是“‘华’‘丽’杭州全景图”,杭州地处东南,是那里最美的地方,它曾是三吴的都会,曾叫钱塘县的它自古就是繁华之所。

这句话从地域,时间上写出了杭州的美丽与繁华,所以我叫他华丽杭州全景图。

好,在同学们讨论前,我提示大家一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去感知想象画面:光线、色彩、季节、温度、嗅觉、听觉、视角。

请各小组讨论开始。

(生讨论3分钟并在黑板上写出了各组为画面取的名字
活动4【讲授】教师总结
教师总结:明确意境的概念与特点。

手法探析:白描
活动5【作业】布置作业并小结
师:这样的手法我们是不是该去试着去学习运用呢,我们这节课的作业便是“用文笔将家乡描绘”。

仿照《望海潮》的形式和内容完成《望海潮沈阳》要求:
1、使用白描手法。

2、用韵。

平仄不论。

3、选取典型景物描绘。

4、感情真挚不做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