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 谈 民 族 传 统 体 育 项 目

浅 谈 民 族 传 统 体 育 项 目

浅谈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铁链械教学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学校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充分发挥学校载体的作用,可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振兴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

铁链械是一个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寓健身、娱乐、观赏于一体。

适合于学校推广发展。

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铁链械的历史渊源
居住在花溪区湖潮布依族苗族乡杨梅、寅贡等寨的布依族同胞传承着一个独具民族特色的民间舞蹈《铁链械》,这个舞蹈是布依族舞蹈之精华,是民族民间舞蹈中的奇葩。

1986年8月10日,被选拔到新疆乌鲁木齐市参加全国第二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并荣获优秀表演奖。

《铁链械》以一种兵器“铁链械”而得名。

在湖潮一带布依族聚居区至今仍流传着一个与此舞蹈有关的故事。

据传在南宋时代,江西一位农民首领徐良为抗苛税,率众举义。

在兵器缺少的情况下,徐良用两段长80至90厘米的优质木材,以铁链连接制成兵器,用以抵抗官兵的镇压,此兵器因型同农民们用来脱粒粮食的连械而得其名。

与今武术界所用的双节棍相似。

宋仁宗得知农民起义的消息后,派遣将领王玉连带兵前去镇压。

战斗中,官兵被徐良率领的义军用铁链械等兵器打得丢盔解甲,义军大胜。

到后来因义军寡不敌众,起义失败。

王玉连、徐良去世后,为了纪念他们,人们便将他们的故事编成地戏演唱,这出地戏就取名为《王玉连》,而在演出地戏前必须先表演《铁链械》后方可跳地戏,此俗一直延续不变。

据杨梅、寅贡班、韦姓布依族族谱记载,寅贡寨唱地戏的时间为清代中晚期。

表演《铁链械》者均为班、韦氏族中技艺高强的男性担任,民国早期由班世华继承,后来由班世华传授给韦明桥,韦明桥老人将《铁链械》的表演技法传授给陈新祥。

陈新祥是新民小学的老师,他又将《铁链械》的表演技法传给学生金光中和陈剑东,两位学生升学到湖潮中学后,又将表演技巧带到湖潮中学。

2004年,湖潮中学在区教育局、民宗局的重视和帮助下,该校将《铁链械》这个传统舞蹈当成学校文体课程资源开发项目引进课堂,由本人授课,使这个传统的舞蹈得到发扬光大,该校大多数学生均会表演,特别是女同学踊跃参与,结束了只有男人才表演《铁链械》的历史。

学生陈娟、陈启菊便是女性中表演《铁链械》的佼佼者。

《铁链械》表演动作的主要特征是双手转动用铁链连接的两棵木棒,使木棒在头上、肩上、腰间、胯下、背上、或左右两侧,或正面等部位飞舞转动。

共主要动作有:“雪花盖顶”、“颈上飞花”、“苏
秦背剑”、“黄龙缠身”、“背上飞龙”、“鱼跃龙门”等等。

由于《铁链械》展现古代军中历史人物,故以威武、彪悍、沉稳、雄健的艺术风格着称。

它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与布依族的历史和文化息息相关。

它全面、完整、生动体现和传承着布依族同胞的文化传统,是研究布依族传统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发展史的重要依据。

二、铁链械教学的特点:
铁链械宜健身、娱乐、观赏融为一体,是一道亮丽的民族风景线。

1、健身:铁链械舞使用的是轻器械“双节棍”,具有武术性质。

这对于训练学生上下肢体的力量和全身各部位的协调性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同时,这一舞蹈是需要群体性共同完成的一种体育活动,这对于培养学生个体的民族意识和顽强意志力,不仅有积极奋进的推动作用,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并能增进学生的民族团结精神,对民族文化交流与沟通都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2、娱乐:铁链械舞同常规的体育项目一样,都注重培养学生的喜闻乐见。

作为学生学习疲乏之后的自我协调,对大脑放松行之有效,同时,在舞蹈练习过程中,通过鼓点,培养学生的听觉能力和节奏协调能力,陶冶孩子们天真活泼的情操。

3、观赏:铁链械舞带有舞蹈性质,具有舞台的观赏性。

它不仅能给练习者本人带来自娱自乐的陶醉,而且还能迎来观众阵阵的掌声,渲染民族重大节日欢快的气氛。

4、简便易教易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象教学广播体操一样全面准确地将动作要领传授给学生,学生便能心领神会地掌握其技能技巧。

虽然大多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缺乏经过文字的整理或通过研究的出的技术参数,老师只有靠长期的口传身教,但是,作为铁链械,在我校已经把其当成地方课程进行教学有8年的时间了。

老师们通过长时期的研究与探讨,现已编写出简单的校本课程教材。

这就为铁链械在学校推广发展和传承民族文化提供了一定保证的。

5、丰富学校节日文化生活。

铁链械可以作为民族文娱表演,参赛人数可多可少,非常灵活。

一般大多采用8人、12人、16人、32人等成倍偶数,参赛率可达百分之八十。

学校每逢重大庆典活动均可组织表演赛,既渲染节日气氛,又可以让学生展现自己所学,感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三、铁链械教学的原则。

1、因地制宜的原则。

每个学校可以根据场地的大小决定学习铁链械的人数,器材可以组织学生自制。

根据学生的大小,器材用长为60厘米——72厘米、直进为2厘米的两根竹竿或木棍,一端用铁链或绳子连接,另一端用长为12厘米的红
布缠上即可。

同时,条件允许再制一个鼓,大小不限。

2、安全原则。

铁链械运动确实有一定的危险性,不过只要教师在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是完全可以避免出任何安全事故的。

(1)、认真组织课堂教学,不要让学生随意乱舞动器械;(2)、动作熟练程度没有达到完全熟练时,速度不宜快。

(3)教学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动作从易到难,从慢到快。

3、寓教于乐的原则。

培养和调动学生参与意识,充分发挥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自觉性和积极性,在练习中体会快乐。

铁链械本身就是布依族同胞健身,娱乐的传统项目,在教学中要发挥其优势,根据学生掌握技术动作的情况,适当降低技术要求,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练习,提高技术,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

4、创新性原则。

凡事都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过程中,铁链械通过布依族同胞祖先不断延续和传承,能发展成为自己本民族独特的舞蹈。

今天,我们在教学中也应该不断丰富和发展他,例如:现在我校教学的铁链械就是经过若干次改编并具有很大实效性的,其中,有些动作还是学生在练习中受到某种启示想出来的。

四、铁链械教学的方式
1、舞蹈教学。

铁链械本身就是一种舞蹈形式,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音乐的节拍和鼓点的节奏传授学生的技能技巧,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得知识技能。

2、能力教学。

在素质教育中最强调的是发展学生的能力,铁链械来自于布依族的民间生活,通过教学过程能使学生建立战胜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3、案例教学。

1)、任务:了解民族传承文化,初步掌握铁链械基本技能技巧。

2)、要求:全身协调运动,每个关节充分活动,节奏明快,动作得体大方。

3)、考核与评价:评价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清楚心理障碍,大胆体验动作要领,同时,教师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达到基本完成动作,较好完成动作,出色地完成动作并有一定创新意识。

即及格、良好、优秀。

五、体育教师应做好以下工作。

1、做好搜集、挖掘、整理工作,民族传统体育大多来源于民间,体育教师在把铁链械项目引进体育课唐之前,应根据当地民间实际深入民间生活进行考察考证,对项目的技术有一定了解,考证铁链械在学校发展和推广的价值取向。

2、认真总结、积极交流,积累经验。

体育教师除认真上好教材之外,还要根据各地实际,把自己通过努力收集到的内容,在本校传授之后,同其他学校教师进行交流,以便使内容更具科学性、实效性、可行性。

积极做好器材的改制和活动形式的改进工作。

3、要认真作好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民族传统体育引进学校教学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为了让民族传统体育能够不断延续下去,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


师不了解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技能、方法,就不能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更谈不上是学生的领路人。

因此,要通过举办各种观摩课或集中授课培训方式,使体育教师提高认识,普及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方法,真正作到把我国文化瑰宝--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继承并发扬下去。

六、展望未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铁链械教学将为继承、发扬、传播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提供良好的场所,学校体育要适应新大纲、新课标的要求,加大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比重,树立素质教学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理念,建立完整的体育教学体系,让民族传统体育铁链械这一特殊形式的文化遗产,经过提炼与发展为学生所掌握与运用、传播到社会中去,练就健壮的体魄,保持充沛的精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做贡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