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四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liu )
第四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liu )
导学案反馈(5班)
小组 一组 二组 三组 学生姓名 谭智轩 代宇鸿 邓强 彭毅 但 诗琪 周芹 陈诗雨 江雪 薛可 陈林 郭子涵 陈宇典 李伟 杨倩 胡意诗 张杉 小组评价
四组 五组
六组 七组 八组
钱明明 邓政山 严松竹
熊志强 聂婷 雷谨百 朱超 陆世德 杜青蓬 杨东 李 银环 冷旭东
九组
导学案反馈(19班)
(一)、辨别信息传递的类型
声波
磁场 热量
阳光
水的振动
光、声、温度、湿度、磁力 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物理过程 通过________传递的信息,称为物理信息。
(一)、辨别信息传递的类型
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可以传递信息的 化学物质 生物碱 有机酸 ____,例如植物的___、___等代谢产 物,以及动物的____等,称为化学信息。 性外激素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息传递在生态系 统中的作用,提升运用系统方法分析生物学上的问 题的能力。 2.自主学习,小组合作,通过联系实际生中的实例 对本节内容进行归纳、深化、创新。 3.认同生物和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高效学习, 快乐学习。 重点:1.信息的种类 2.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难点 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小组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小组评价 学生姓名1:胡博
胡玉兰 3:郭佳 4:徐娇 牟俊峰 马于朋 2:伍平 刘衡 张爱明 徐浪 刘唐兵 陈云芳 黄章波
5:邓秀珠 周勇 何文 李世新 6: 杨建华 翟学 严金秀 杰 唐园杰 7: 李浩 王国维 谢超 李良
五组
六组
七组
八组 建 彭维 谭元琴 11: 贾冬梅 田如意 陈丹 李超
组 问题3 ( ) 组 问题4 ( )
3. 探究点三
3组A2问题1 (后)
展示要求:快速、规范、注意小结或质疑补 Let 充 me 其余同学整理导学案,并完成课后题
本节聚焦
• 鸟的鸣叫属于哪种类型的信息呢?生态系统中的 信息有哪些类型? •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起着什么作用? •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有什么应用?
当然这是有回报的,当有大型猛兽出现时, 犀牛鸟会发出一种很小的警告声音,犀牛便 会警惕起来并及早做好反击或逃跑的准备。
(一)、辨别信息传递的类型
【任务三】结合实例分析各种信息的来源
光、声、温度 物理过程
无机环境 或生物体
化学物质 有机酸 生物碱
生物体的产 物或分泌物
性外激素
同种 异种
生物体的 行为特征
(三)、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 (2)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三)、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成都郊区有一个集农林、园艺、观光于一体的大型的 生态农场,种植了一些粮食作物(玉米、水稻等),栽培 了多种果树和花卉,同时也饲养了家禽(鸡、鸭、鹅等), 家畜(猪、牛等)。如果你是这个农场的负责人,你将利 用哪些与信息传递有关的措施来实现以下任务?
小结:
生态系统中信 息的种类 生态系统的 信息在生态系 信息传递 统中的作用
物理信息 ◇化学信息 ◇行为信息
◇
保证生命活动正常进行 ◇利于种群的繁衍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 ◇
提高农产品或畜牧产品 信息传递在农业 的产量 生产中的应用 ◇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巩固提高
1.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特征的描述,正 确的是 ( D ) A. 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环境 B. 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C. 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D. 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
1.利用光信息调节和控制生物的生长和发育,根据各种 植物的光周期特性和经济利用部分的不同,人工控制光 周期达到早熟高产。 2.利用植物可以分泌化学信息素来吸引昆虫的特性,利 用人工合成的各种化学信息素,吸引传粉昆虫,提高果 树及作物的传粉率和结实率。 3.家禽饲养,在增加营养的基础上延长光照时间,提高 产蛋率。 4.利用各种昆虫的趋光性进行诱杀,大量消灭害虫,减 少对农作物的破坏。 5.释放过量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使雄虫无法辨认雌虫 的方位,或者使它的气味感受器变得不适应或疲劳,不 再对雌虫有反应,从而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活动,达到 消灭害虫的目的。
航向。
求偶行为
鸣叫 以嘹亮的鸣声呼唤配偶的动物较多,其中有些只是简单 的鸣叫,如蝉类。有些鸟类则伴有炫耀歌喉或滔滔不绝地“ 表白”。这种方式也容易暴露目标,往往酿成爱情悲剧。
信息——
• 在日常生活中,一般将可以传播的消 息、情报、指令、数据与信号等称作 信息。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四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讨论要求: 1.认真、热烈、高效、有序; 2.小组长和学科组长做好内容和进度的分层调控。
展示内容
展示分工
1组B1问题1 (前)2组A2问题2 (前) 5组A1问题3 (前) 组 问题4 ( )
点评交流
1. 探究点一
2. 探究点二
3组A1
8组A1 4组A2
6组A2问题1 (前)7组A1问题2 (后)
(1)根据资料1和资料2,分析信息传递与生命活动的正 常进行有什么关系?
莴苣种子萌发率与光的波长关系
作用: 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2)根据资料3,说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起什么作用?
许多动物都能在
特定时期释放用 于吸引异性的信 息素,用来传递 性信号。 通过信息传递,植物能开花,雌雄个体能相互 作用:
生物体的 动作行为
• 【典例训练1】 下列现象中,信息传递不属于物理信息的是( D ) A.谈虎色变 B.杯弓蛇影 C.红 杏出墙 D.抓耳挠腮
(二)、信息传递的作用
细胞内,通过转录翻译传递遗传信息
神经元之间传递兴奋的信号
(二)、信息传递的作用
【任务四】阅读教材P106-107的“资料分析”,思考:
巩固提高
4. 某种植物上栖息着一定数量的甲、乙两种昆虫和蜘蛛。甲、 乙两种昆虫均以该植物为食,蜘蛛以乙昆虫为食。甲昆虫在白 天活动,乙昆虫在夜晚活动。甲昆虫采食该种植物的叶片后, 植物会释放出挥发性的物质X,X既可吸引甲昆虫的天敌,也能 驱赶乙昆虫。请回答: 植物与甲昆虫的天敌 (1)上述现象中,X分别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 植物与乙昆虫 ________________之间进行传递。 无机环境 (2)影响甲昆虫活动的信息有两大来源,分别是_________和 化学信息和物理信息 生物 _________。影响乙昆虫活动的信息种类是___________。 物理信息 蜘蛛在蜘蛛网上捕食乙昆虫所利用的信息种类是_________。 (3)若在上述植物上施用人工合成的物质X,短期内该植物上 甲昆虫天敌和乙昆虫天敌数量的变化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甲昆虫天敌数量增加,乙昆虫天敌数量减少
导学案反馈(2班 ) 小组 小组评价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学生姓名1:杨雨
周 欢 谢林宇 徐瑞 李显超 2:陈蕾 李亚君 刘鹏 徐志明 李彦妮 3:杨宇 熊婷婷 邓春 李云 陈鲲鹏 陈祖云
五组
六组
4:唐鹏 胡玉珍 夏俊华 曾月
5:肖玎洋 刘兴 郭虎林 杨漆 胡蓉 陈燕 杨万里
6:陈静雯 梁栋 蒲思帆 漆浩 温玲瑶 颜莹
自主学习(3分钟)
1 进一步修改并完善导学案,对不明白 知识点进行勾画和标识。 2 继续对课本中的基础知识进行记忆。 3 自主学习,独立完成
A层快速自纠,做好解题思路总结 B层认真纠错,找出原因,发现疑难点 C层答案认真自纠,发现疑难点
合作探究(10分钟)
探究内容: 1.自纠过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 2.探究案中的【探究点一、二、三】。
【任务五】回忆旧知,分析三者的区别和联系 。
区 项目 能量 流动 物质 循环 来源 太阳能 生态 系统 途 径
食 物 链 或 食 物 网
别 范围 食物链各营 养级生物间 联系
特点 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
反复循环 全球性
信息 传递
生物或 多 无机环 种 境 途 径
多为双向
共同把生 态系统各 群落与无机 组分联系 环境之间 成一个统 一整体, 并调节生 生物与生物之 态系统的 间或生物与无 稳定性 机环境之间
信息素
(一)、辨别信息传递的类型
同种 异种 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____或____生物也能 行为特征 够传递某种信息,即生物的__________可体现 为行为信息。
光
萤火虫发出的萤光是一种求偶信号,以此与异性取 得联系。但这种信号往往被第三者——狼蛛非法利 用,结果双双被捕,成了爱情的牺牲品。
识别、交配,保证种群的繁衍。
(3)①烟草释放的这种化学物质属于_______信息? ②资料4中的信息素在白天和晚上分别起什么作用? ③它能将几种生物联系起来?
作用: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二)、信息传递的作用
1.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2.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3.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 生态系统的稳定。
巩固提高
2. 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是 (A ) A. 心猿意马 C. 花香引蝶 B. 飞蛾投火 D. 老马识途
巩固提高
3.农场中种植粮食作物、果树、饲养着家禽、 家畜等。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运用生态系统信息 传递原理来提高农畜产品产量的措施是(A ) A. 适时灌溉与定时饲喂 B. 施放性引诱剂,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 C. 延长家禽的光照时间,提高产蛋率 D. 人工控制作物光周期,达到早熟、高产的 目的
• 【典例训练2】(多选)如图为生态系统信息传递模式图,相关 叙述正确的是( BC )
A.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是双向的 B.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还有信息传递 C.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 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 D.生态系统各成分间都有各种形式的信息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