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卫生事业管理制度考试要点

卫生事业管理制度考试要点

卫生事业管理考试要点————————————————————————————————作者:————————————————————————————————日期:P4卫生事业管理的过程:计划、组织、控制。

P30 管理的基本职能。

管理职能是管理者实施管理的功能程序,即管理者在实施管理中所体现出的具体作用及实施程序或过程。

管理的职能主要有:计划、组织、指挥、调节、控制。

管理的五大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激励。

P47 访问法,又称访谈法,是通过询问的方式向访问对象了解情况。

访问法的类型:1)根据访问过程的控制程度分类:结构式访问、非结构式访问、半结构式访问。

2)根据访问对象的构成分类:个体访问、集体访问(专家会议法、德尔菲法、头脑风暴法)。

卫生管理中常见定性资料分析方法:P521.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S(strength)优势、W(weakness)劣势、O(opportunity)机会、T(threats)威胁。

对内在条件进行分析。

2.PEST分析法:是战略外部环境分析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政治的(politics)、经济的(economic)、社会的(society)和技术的(technology)角度胡四个方面的因素分析从总体上把握宏观环境,并评价这些因素对企业战略目标和战略制定的影响。

3.利益相关者分析法。

4.情景分析。

5.定性资料的计算机辅助分析。

常用定量资料分析法:P541.在定量资料分析中的基本统计方法:主要包括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2.卫生管理中常见定量资料分析法:1)投入-产出分析法:又称为部门联系平衡法;2)综合指数:是一种无量纲的评分分析法,资料的定量的;3)层次分析法4)系统分析法卫生规划的步骤:P651)背景分析:目的是综合性概括过去各项有关工作的开展情况,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为确定今后工作的重点提供背景材料。

1、卫生服务需要:是依据人们实际健康状况与“理想健康水平”之间存在的差距,而提出的对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服务的客观需要,包括个人意识到得需要,由专业人员banding 的需要,以及个人未意识到的需要。

是人群健康状况的客观反映,主要由以下一些因素:人口数量、人口组成、医疗质量、预防保健、文化教育、气候地理条件、居住地点和条件、婚姻、行为心理因素。

人群的行为心理特征是决定卫生服务需要量的因素之一。

2、卫生服务需求:可从个人需求和市场需求两方面谈。

卫生服务的个人需求,是指一个人在一定时间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将购买的某种卫生服务数量,其实现类型及数量取决于消费者相对于价格、保障状况的收入水平(预算约束)、卫生服务上效果和个人或家庭的消费目标偏好。

卫生市场需求是指在某一特定市场、在一定时间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所有消费者将购买的某种卫生服务的数量,它是个人需求的总和。

凡是影响到个人需求的因素均会影响到市场需求。

影响因素:一般的经济学因素、健康状况、供给状况、医疗保健制度、时间。

3、卫生服务供给;4、卫生服务利用2)拟定目标3)修正目标4)制定战略5)实施战略6)监测评估区域卫生规划的特点:P73具备卫生规划的基本特征;还具有的特点:1)针对特定区域2)核心是优化配置卫生资源3)涉及社会各个部门4)属于战略规划我国的卫生行政组织包括:P801.卫生部及地方各级卫生厅(局):是以行驶卫生服务供给管理为目标的政府行政组织,是卫生行政组织的主体;卫生部主要职能1)制定目标、规划以及方针政策,起草卫生、食品安全、药品、医疗器械相关法律法规草案,制定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2)组织开展农村卫生、社区卫生、妇幼保健工作,负责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与卫生应急工作;3)指导和规范卫生行政执法工作,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责任,负责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的全行业监督管理;4)负责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规划、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国际交流合作等工作;地方各级卫生厅(局):在同级政府领导下,管理本辖区的卫生行政工作。

各级卫生厅(局)的任务是根据卫生工作总方针,政策和法规,研究提出本辖区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组织开展预防、妇幼保健等工作;管理卫生机构和卫生人员;组织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学科学技术、医学教育工作;对各行各业实行卫生监督;组织协调爱国卫生等群众性的卫生活动。

2.医疗保障组织:是指从事组织管理医疗保障事务的卫生组织,医疗保障组织的作用在于分担疾病风险,从而提高居民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以达到恢复、促进居民健康的目的,是卫生行政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

3.卫生监督组织:是依据公共卫生法规的授权,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贯彻执行卫生法规的情况进行督促检查、行驶卫生行政执法能力权力的组织。

我国卫生行政组织体系是有3部分构成:p84卫生行政组织体系,由管理卫生事务的卫生行政组织构成;卫生服务组织体系,是指由卫生服务组织构成的体系;卫生第三方组织。

选择不同卫生筹资方式的原则:公平性、风险分摊、经济影响。

P102卫生筹资方式:税收、保险、资费支付、社区筹资。

P103对卫生机构的支付方式主要包括:分项预算、按项目付费、按服务单元付费、总额支付、按人头付费、按床日付费、按病种付费、以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为基础的预付制度、按绩效付费等。

P121P127 未来支付制度改革的趋势:未来支付制度改革的趋势是以预付制为目标,以打包付费为形式,推行综合性的混合型支付方式,即从按项目付费到简单病种、按床日付费、按人头付费等简单支付方式,到复杂单病种(即带有DRGs,有诊断分组的病种)逐步过渡到drgs 下,其他多种支付方式公存的模式。

下一步推行的支付制度改革的核心就是开展不同形式的打包付费。

将打包付费分为:1.按项目付费为核心的单项目打包付费。

将项目的耗材和服务打包,减少付费,从国家层面规范所有的项目,是每一项医疗服务只有一个标准名称和一个规范性项目。

1.在不同的地方推荐使用不同的打包付费,比如按病种付费、按床日付费、按人头付费等,必须符合打包单元的价格固定、资金结余归己、超支不补、质量监控等原则,并辅以具体而又严厉的管理措施。

卫生服务质量的指标:包括卫生服务、卫生服务利用者、卫生服务情境和价格四方面。

P130 质量属性:搜寻质量: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之前就可以衡量的产品或服务的属性;体验质量是指在消费的过程中才能感受到的产品或服务的属性;信誉质量是指消费之后也无法直接衡量的产品或服务的属性。

PCDA: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

P136卫生服务市场P148定义:按经济学的观点,卫生服务的市场是指卫生服务的产品按照商品交换的原则,由卫生服务的生产者提供给卫生服务对象的一种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根据我国的国情,在目前的卫生服务领域中,存在市场的基本要素,包括卫生服务的供方和需方,以及供需双方用于交换卫生服务的价格等。

卫生服务的市场由卫生筹资市场、卫生服务市场和卫生服务要素市场三个市场组成。

卫生服务市场是一个不完全的市场,卫生服务对象缺乏医疗保健知识使得他们处于被动的地位,造成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存在供应诱导需求的可能。

与一般商品经济市场不同,卫生事业属于公益事业,这要求卫生机构不能以追求利润为唯一目的,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P150P168 卫生人力资源的概念:也称卫生人力,是指在各类卫生机构中从事和提供卫生服务相关工作的一切人员,主要指各类卫生技术人员,也包括卫生行政管理人员及后勤支持人员。

其中,卫生技术人员包括医疗人员、公共卫生人员、药剂人员、护理人员、其他医技人员和卫生技术管理干部。

卫生人力资源的特点:能动性、社会性、开发过程的连续性、知识密集性。

P169 宏观卫生人力资源管理卫生人力资源宏观管理是政府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角度,通过协调卫生人力规划、卫生人力培训和卫生人力使用三个关键环节,采用政策、法规、经济等手段,促进卫生人力和卫生服务的协调发展,使卫生人力在数量、质量、结构和分布四个方面适应居民对卫生服务的需求。

P173卫生人力资源规划简称卫生人力规划,是对未来卫生人力资源的需求量、供给量和供需关系,以及卫生人力的数量、知识和技能类型进行预测,制定卫生人力计划的过程。

卫生人力规划的10步骤:1.卫生人力规划的准备2.了解卫生人力及卫生服务现状3.预测卫生人力需求(卫生需要法、卫生需求法、服务目标法、卫生人力/人口比值法、工作任务分析法)卫生需求发:是建立在人群生物学和人群的市级需求基础上的卫生人力资源预测方法。

即预测能满足居民卫生服务需求时所需要的卫生人力。

人们选择利用服务经常收到的经济、时间、交通等因素的影响,满足人们实际想要的(有人群决定的)服务比满足理论需要的(由卫生专家决定的)服务更重要。

未来卫生人力需求量=(P*C*R*T)/T(P—目标年期间人口数;C—平均一年内每人患病次数;V—一年内平均每名患者需要得到卫生服务次数;T—平均每次卫生服务需要卫生人力花费的时间;W—一年内每名卫生人力提供卫生服务的总时间)4.估计卫生人力供给量(寿命表法、队列(定群)研究法、计算每年的损失率、根据变动预测卫生人力供给量)5.估计供需差距与确定规划目标6.分析规划目标的可行性7.制定详细的卫生人力发展规划8.制定规划实施计划9.执行和监督实施计划10.评价和修订计划与规划卫生信息组织机构的类型:P192按照卫生信息的机构功能,可划分为卫生信息生产机构、卫生信息管理机构和卫生信息研究机构等。

卫生信息系统的功能P198建立使用共享的卫生信息系统,有助于卫生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能有效增强卫生管理能力、提高卫生服务效率、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和降低医药费用。

其功能主要包括:采集、加工、存储、传输、利用等。

1.卫生信息的采集,将分布在不同地点、不同介质、不同类型的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是卫生信息系统的基础;2.卫生信息加工,经过真伪辨别、排错校验、分类整理等步骤,对采集的信息进行规范化处理;3.卫生信息存储,将加工后的信息进行长期、完整保存;4.卫生信息传输,是信息在不同管理层之间或同一管理层的各个部门之间传输;5.卫生信息的利用,利用联机分析处理、数据挖掘等技术,对存储的大量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为用户提供服务。

P200 医院信息系统(HIS)的定义:是对医院及其所属部门的人流、物流、资金流进行综合管理,对医疗活动各阶段产生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处理、提取、传输、汇总、加工生成各种信息,从而为医院运行提供全面、自动化服务的信息系统。

医院信息系统以电子病历为核心,主要包括业务应用信息系统、医院信息平台和基于信息平台的应用。

卫生系统的绩效目标主要有三个:促进健康、增强反应性以及确保卫生筹资的公平性。

P208 P212卫生系统绩效评价主要指标:一.评价人群健康状况的指标1.减寿人年数2.无残疾期望寿命3.健康期望寿命4.伤残调整寿命年5.伤残调整期望寿命二.卫生系统反应指标医疗纠纷的分类:P236医疗事故分级:P237分为四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