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北京服装学院中外服装史考研讲义

2016年北京服装学院中外服装史考研讲义

2016年北京服装学院中外服装史考研讲义
第四节流行的变化
一、“年轻风暴”与动荡的20世纪60年代
(1)经济方面的发展、社会政策和税制的改变使战后出生的新一代在物质上并不匮乏,但因缺乏家庭温暖,在情感上饱受挫折和不安,常借暴力行为和各种破坏行为来发泄情绪,他们自称是Beat Generation——垮了的一代。

(2)60年代的“年轻风暴”发展成对社会与政治制度的批判、反现行体制、反传统、反战等反传统反体制运动。

(3)这种风靡全球的年轻风暴强制性的改变着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从而扭转了20世纪后半叶的服装流行方向和模式,给为贵妇人服务的高级时装业以致命的打击,使高级成衣业趁机崛起,人们的服饰朝着更加丰富多样化方向迈进。

二、20世纪60年代的服装
(1)女装的单纯化和轻便化
1.从近世纪到近代,流行的源头是宫廷、沙龙、王公贵族、资产阶级贵妇的穿戴,进入20世纪后,流行仍然靠高级时装设计师的感觉和技术来产生、形成。

2.两次大战后,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方式的改变,服装越来越强调合理性和机能性,特别二战后,以美国为代表以更大范围的一般消费层(经济上独立、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新的价值观的年轻一代)
为对象的时装产业走上成衣化道路。

3.50年代中期起,女装开始朝着单纯化、轻便化、简洁、朴素化方向发展。

机能性越收到重视。

4.1958年的萨克•多莱斯(布袋女装),是放松腰身的。

5.迪奥店的伊夫•圣•洛朗推出了高腰身的朝气蓬勃的梯形;
6.玛基•鲁夫店推出了胸前和臀围处抽褶的娃娃式女装。

7.1957年,基•拉•罗修推出低腰身的“却尔斯登”形。

8.皮尔•卡丹推出了高腰身的后背宽松的斧形,裙长缩短到离地50cm。

9.尤贝尔•德•基邦希推出了后背宽松形。

10.1959年,伊夫•圣•洛朗、皮尔•卡丹等推出充满年轻气息的作品。

11.1960年春,女装进一步单纯化。

12.1960年秋,出现了20年代样式复兴的现象,吊钟状的帽子,宽松的低腰身,细长的茄克等,设计师通过20年代的风格向人们提供新的出发点。

13.1961年又出现30年代样式的复兴,裙长没变,裙子多采用斜裁的方法加大下摆量,或放射状地取普利兹褶,构成轻快的外形。

30年代的长波浪裙表现的是一种文静的淑女风格,而这时的“30年代风格“则是轻快的、年轻活泼的、动的、现代感极强的一种崭新现象,因为流行的“根基”已不是过去的“夫人”而是年轻人。

14.1962年,世界经济一度消沉,女性味继续流行,30年代的威奥耐风格重新收到重视,腰线复活,清淡柔和的色调十分流行。

15.1962年秋,许多设计师都发表克尤罗特•斯卡特(裙裤),外表看像是筒裙、小斜裙或波浪裙,实际上是两腿分别包装的有裆的裤子形式,看出强调女性味的同时重视机能性。

(2)“反体制时代”与“迷你”时代
1.“反体制时装”
①从1963年到1970年为止,是“年轻风暴”席卷全球的时代,向传统服饰挑战,牛仔裤、迷你裙、喇叭裤、不戴胸罩等现象风靡西方世界。

②喇叭裤的普及,加速了服装的“中性化”,甚至出现了男装“女性化”的现象。

③嬉皮士运动后转变为绿色革命,基于回归自然的思想,排斥人造纤维,否定工业社会,衍生出复古风潮。

④回归自然的风潮同时也孕育出追求民族、民间风味的流行趋势,许多设计师推出了民族风格的设计作品,为国际服装市场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⑤长发、T恤衫、电影、爵士乐、波谱艺术、欧普艺术,这就是反体制时装,崔跨了传统服饰审美观和着装意识。

创作来源多样化的服饰时代到来了。

2.迷你裙与安德莱•克莱究
①50年代末60年代初,“年轻样式”的倡导者玛丽•克万特,推出了革命性的迷你装,高级女装向年轻化、轻便单纯化方向发展。

②1965年,安德莱•克莱究发表了膝以上5cm的迷你裙后高级时装界发生真正的转变。

③为使腿显得修长,安德莱•克莱究一次次地缩短裙长,并改变整体形态的比例和均衡感,迷你裙成了他最终的结论。

④他也在裤装中寻找使“双腿变长”的可能性。

1963年春,发表了夜用细筒裤。

⑤1964年春,进一步强调运动性和机能性,发表了露出膝头的女装。

⑥1965年春,他推出两大样式:迷你裙和几何形。

裙长缩短到膝上5cm,表现出大胆的色情性;降低腰线位置,以崭新的比例关系和卓越的裁剪技术构成一种全新的美。

⑦克万特的迷你裙反映了大众化街头风景;而克莱究的迷你裙则含有历史性和哲学性的反思。

换言之,两者差异在于自然风格与高度的艺术创作品的不同,因为服装设计在伦敦被看作是商业活动,而在巴黎高级时装界则被看成艺术创作。

⑧克莱究的另一大样式-几何学形,是在巴伦夏加富有运动性的袋子形的基础上,完全解放腰身的非常便于穿着的年轻造型,一反西服窄衣服饰文化注重立体表现的构筑式裁制方法;否定迪奥尔时代注重形的塑造而无视人的存在的设计理念。

他强调的是衣服表面的几何
学形式的构成,如分割线、色彩拼接、镶滚边饰、缝纫线迹装饰,及腰带、扣子、口袋的配置等,没有明显的省道。

⑨如果说迪奥尔具有雕塑感,那么克莱究的几何学形是平面构成。

克莱究对传统的冲击,对禁区的突破及设计理念上的革新等设计思想奠定了20世纪后半期服装设计的方向。

⑩迷你裙在1968年达到顶峰,1967年出现相反倾向,流行出现长、中、短复线并行的局面。

3.宇宙服风格与蒙德里安风格
皮尔•卡丹:
①1966年秋,卡丹推出了“宇宙服风格”,以具有铝箔色泽效果德素材加上几何形德超摩登设计表现苏美太空竞争和人类太空时代的到来。

大胆利用圆形裁剪和拼接技术,发表了一系列造型独特的作品。

②卡丹在时装店经营方面也表现出非凡的才华。

1962年,第一个冲进高级时装店的另一个禁区——高级成衣业,为面临危机的高级时装业开辟一条生路。

伊夫•圣•洛朗:
①于1962年东山再起,推出了充满朝气的宽大裤装和水手装等年轻样式,广受好评。

②他潜心研究服装史、文学、戏剧、绘画,博览群书,从姊妹艺术中汲取灵感。

③1965年秋,推出蒙德里安风格,在针织的短连衣裙上用黑色线和原色块组合,以单纯、强烈的效果赢得好评,这也是把时装与现代艺术直接地、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典范,从此以年轻人为对象经营高级成衣。

④1966年春,伊夫•圣•洛朗推出“透明式”,秋冬季发表了“吸烟服风格”和“波谱艺术风格”,这是他把现代艺术与时装又一次完美结合。

⑤1967年“非洲风格”、1968年推出“猎装式”和“长裤套装”等一系列便于穿用、便于成衣化的现代都市女装。

⑥70年代,他不断向民族服饰挖掘灵感,他是60年代以来非常富有创造力的一位设计师。

(3)高级成衣业的崛起
1.60年代以后,反体制思想蔓延,“时装民主化”的呼声,及高级成衣设计师卡丹、圣•洛朗等的带动下,逐渐壮大起来,成立了高级成衣协会,每年举办两次发表会(3、10月)。

2.不仅用料讲究,而且裁剪、缝制技术和工序也都继承和部分保留着高级时装的特点。

3.1963-1965年间,一批年轻的高级成衣设计师进入时装界,使高级成衣业拥有了自己独立的创作来源。

高级成衣不再是高级时装的副产品,真正成为独立于高级时装业以外的一种重要产业。

4.从1968年起,超短裙已完全从流行的顶峰转化为一种风俗,
固定在生活当中。

长裤套装急剧增加,使休闲装、运动装称为流行的主题。

5.1968年又出现强调腰身和波浪装饰的漏斗式女装。

薄、露、透现象流行。

6.女装男性化、男装女性化等无视性别的单性服装,及牛仔裤、T恤衫也固定于年轻人的衣生活中。

7.1970年,高级时装界掀起细长形新风潮,柔软、苗条的女性味套装,优雅的40年代风格又一次登场,长、中、短裙同时流行,与此同时,民间风格、工作服连衫裤风格和极短裤等各种长度和宽度的裤子造型作为现代都市女性的时髦样式流行起来。

服装流行方向变得五光十色、无拘无束、令人眼花缭乱。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