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创新理论综述与方法探究
曾文水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战略发展部
【摘要】本文对管理创新相关理论进行了总结归纳,指出创新的本质是创造、发现及应用,目的是促使组织提升其价值。
管理创新的内涵是依靠对企业文化、业务模式、组织结构、运作流程、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地不断创新来创造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管理创新的重点,并对管理创新的途径与方法进行了探究,最后对如何推进管理创新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管理创新方法决策机制管理流程
一、引言管理既可以作为管理活动本身,同时又可作为一个管理对象、作为一项资源要素,管理创新作为对“管理”实施管理的一个手段,有其独特的规律,日常管理工作中要善于研究,善于发现,善于总结,不断提升。
推进管理创新,进行系统思考与协同变革是现代企业管理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企业追求战略协同与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二、管理创新理论综述1.创新的内涵。
“创新”概念最初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皮特(Jose。
hSchum。
eter)于1912年提出,并把创新分为5个方面:第一、引入一种新产品或新服务;第二、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第三、开辟一个新市场;第四、发明一种新材料或发现材料的新来源;第五、采用一种新的企业组织模式。
熊皮特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最本质特
征就是创新,资本主义不断突破自身的各种局限性和经常发生的经济危机,其最主要原因就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自发创新的机制。
关于“创新”的定义有许多,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了深刻的阐述。
其中代表性的有“创新就是改变资源的产出量”(萨伊。
1803);“创新是产品差别的渊源”(皮尔斯,1981);“创新就是不按照人们所预料的那种方式出现”的革新(彼得斯、奥斯汀,1985);德鲁克认为,“创新是企业家的具体工具,也就是他们借以利用变化作为开创一种新的事业和一项新的服务机会的手段”(1984);创新是“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1976);“创新是创造出新的财富和行动的潜力,而不是新的知识”(1973);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主、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认为。
“创新是指企业家对生产要素实行新的组合”(1976),萨氏进一步认为。
“创新是企业保证获得超额利润和经济增长的动力”(1982)。
从经济学的观点,可以认为创新是发明、发现、创造的第一次商业化应用,创新的标准是发明的市场化或商业化,创新是创造与创效的统一。
基于此,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对创新的观点无疑更具有代表性,因为他不仅从组织管理的角度阐述了“创新”内涵,而且强调了“创新”的经济本质及目的,即创新是保证获得超额利润和经济增长的动力。
2.管理创新的内涵及其在企业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企业创新由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三个相互支撑的体系组成。
制度创新是基础,技术创新是核心,管理创新是保证。
管理创新在企业创新过程中处于综合统筹、指导协调的地位,管理创新是对企业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工具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它是企业面对技术和市场变化做出相应的改进和调整。
熊皮特提出的创新的5个方面融合于企业的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之中,是企业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具体表现形式。
三、管理创新的重点管理创新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甚至同一企业的不同管理层面。
都有其不同的创新点,目前企业管理创新的重点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1.创新决策机制。
要运用管理创新提高战略决策水平。
有资料表明,世界上1000家倒闭大企业中,有850家是战略失误造成的,而成功企业家花在战略思维和研究上的时间占全部工作时间60%以上。
养成学习和思考的习惯,从繁杂日常事务中跳出来,冷静地思考企业战略发展问题,是优秀管理者和团队必备的素质。
特别要借助管理创新提高战略决策水平,要设立专门决策机构,形成良好的决策机制,企业内部各单位要协同一致,为战略决策出谋划策。
2.创新管理流程。
管理流程创新是指通过对业务流程体的重新构筑和设计来实现企业价值的提升。
高效、规范的流程是实现组织战略的机制保证。
规范业务工作流程,尤其是与创新配合的跨部门的一体化业务流程,就成为推动组织从依赖于个人经验式管理逐步走向依
赖于制度、流程的系统化科学化管理的基础工作。
在优化流程的同时应大力夯实内部基础管理,为管理技术和方法工具创新提供基本的前提和保障。
3.加强对创新活动的管理。
加强对创新的管理工作,全面提升创新项目的内涵。
完善管理创新相关制度,首先要主动策划,在管理上围绕综合平衡计分卡的推进、在技术上围绕后续任务的开展,主动地开展创新,引导、帮助企业进行管理创新;其次要对已有的创新成果进行整理和提炼,总结创新的经验和方法,推广应用这些成果,使这些成果真正的变成生产力;第三要充分发挥创新奖和创新基金的作用,大力扶持基层单位进行创新;最后要用一种宽容的心态来对待创新,努力营造宽容失败、鼓励创新的环境氛围。
四、管理创新的途径与方法1.管理理念创新。
所谓“思想有多远,我们才能走多远”、“思路决定出路”、“观念转变是创新之母”。
各种组织、制度和管理行为都不过是管理者思想的外在表现。
企业管理创新必须转变观念,采取多种方式拉动思想观念和经营理念的转变,开拓视野和思路,广泛吸收新的管理思想,提高经营者的素质和驾驭市场的能力,树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企业特性的经营理念,重新塑造自己的价值观与行为取向,使管理创新有一个良好的思想基础。
2.组织模式创新。
我们知道创新的一种方式是采用一种新的组织模式,这个组织模式包含了组织机构设计。
企业组织机构是企业运行赖以支撑的架构。
企业应根据市场需求的特点和自身行业生产的要
求,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合理设计管理组织,改变传统的单一行政式职能型组织结构,按照精简高效,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构架新的内部组织结构。
3.激励机制创新。
企业要进行创新就要激发广大员工的创新能力,广大一线职工蕴藏巨大的创新潜能,要把他们的创新潜能激发出来,释放出来,这需要激励机制,就应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有利于推进管理创新的激励机制。
五、推进管理创新保障措施1.加强基础管理。
基础管理包括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基本流程的设臵、基本信息资料的储备传送以及管理队伍的建设等。
任何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的采用和创新,都需要良好的管理基础做支撑,只有搞好了基础管理,理顺了内部基本的生产协作关系,才可能进一步提高管理层次和效率,管理创新也才能有稳固的基础。
2.推进平衡计分卡的应用。
大力推进平衡计分卡的应用,建立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战略管理体系。
通过平衡计分卡将企业的战略管理与绩效管理有机结合,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战略保障体系和绩效评价体系;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整体发展,系统协调发展规划职能,强化规划计划工作,达到管理的协同,实现既定战略目标。
3.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
任何创新行为都是从无到有的探索过程,都会充满着风险和不确定性,因而遭到挫折或失败就无法避免。
但是由于国内受到传统重功名的价值观的影响,特别是所处文化特征所形成的对失败零容忍的观念,很难营造出宽容失败的文
化氛围,极大的影响了创新这一风险行为的积极性。
所以营造宽容失败是一件很难做到但又不得不认真对待的事情,只有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才有利于促进竞争,激发创新的热情,从而减少更大更多的失败。
六、结语创新组织兴旺发达并保持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的目的及本质在于保证获得超额利润和经济增长的动力。
管理创新在企业创新体系中起着综合统筹、指导协调的地位。
企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依靠创新来驱动。
企业管理创新的重点是创新决策机制、创新管理流程以及加强队创新活动的管理。
在管理创新的途径与方法上,应重视管理理念创新、组织模式创新以及激励机制创新。
另外还应该加强基础管理、推进平衡计分卡等先进管理方法的应用以及营造创新的环境。
只有这样,企业管理创新才能得以持续推进。
参考文献:
方文东.对研究所创新文化的一些认识[J].科技管理研究。
2004,(03).
朱桂芳.建立有利创新的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研究所制度[J].科技管理研究,2009,(09).
汪开鹏.论企业管理创新[J].集_________C团经济研究,2009,(09).
吴曼青.勤于探索,勇于创新,敢于创新[J].国防科技工业。
2006,(06).
王文东.从经济学视域看创新的内涵及其特征[J].甘肃科技纵横,2005,(05).
王科.企业管理创新的途径及应处理好的关系[J].管理纵横。
2006.作者简介:曾文水,男,(1979~),企业管理硕士研究生,工程师,现任职于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战略发展部。
129理论探讨 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