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2018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一、(共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A.嗔视桑梓(zǐ)吹毛求疵(cī)汗流浃背B.匮乏羸弱(yíng)浪敛波平(liǎn)眼花嘹乱C.耷拉慰藉(jiè)屏气凝神(bǐng)钟灵毓秀D.磕绊窒息(zhì)入不敷出(fū)栩栩如生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家风,也就是门风,顾名思义,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气。
中国讲族系、宗亲,往大了看,庄园有良田万顷,世家有书香传承;往小了看,仅是我们生活的一个小单元、小圈子。
有的家族,支系庞大;有的家族,谱系简单。
家庭,不论大小,都有闪光点,它们不一定似烟花般,不一定如星辰般,只要它们曾经指引我们、感动我们,让我们觉醒过、顿悟过,这就形成了良好的家风。
A.开枝散叶零零散散流光溢彩闪烁夺目B.开枝散叶零零散散闪烁夺目流光溢彩C.零零散散开枝散叶闪烁夺目流光溢彩D.零零散散开枝散叶流光溢彩闪烁夺目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由于人们重视信念、理想、精神层面的追求和向往,才出现了众多伟大人物,他们成为各个时代的旗帜,推动社会不断进步。
B.我们重温经典的诗词文本,不是因为它们行将消失、即将毁灭,也不是因为我们忧思古人、恋旧复古,而是因为它们记述着我们民族所特有的精神追求、人文精神和智慧力量。
C.网络文学领域实绩与泡沫共存,竞争与机遇同在,同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尤其需要良好的“生态系统”。
D.“牛蛙简历”与“神童证书”照射出的是家长深深的焦虑,以及不太理会学生成长规律和学习规律的。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近日,圆明园的百种牡丹迎来盛花期。
此外,园内的丁香、桃花、海棠、二月兰等也相继开放,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赏。
B.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只要人与人之间能以仁爱之心相待,又有共同的美好志向,实现和睦相处并不难。
C.作家梁衡常讲起季羡林的《牛棚杂忆》和杨绛的《干校六记》中的内容,身处逆境,这些学者从未放弃读书,因为“只要有阅读,人就不会倒,不会老”。
D.有些遇见,会带来无限美好的故事。
宗璞因为遇见盛开的紫藤萝花,于是重新唤起对生活的信心,海伦·凯勒因为遇见安妮·莎莉文老师,她的生命才创造了奇迹。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
基因检测,你准备好了吗“基因”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基因的序列和表达调控模式,决定了人们的生长发育和与遗传有关的健康状况。
由此看来,掌握体内基因的信息就如同掌握了人体生老病死的密码,破解这些密码就能够预测、诊断或解释我们所关心的健康问题。
2001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发表了包含30亿对核替酸序列的人类基因组草图。
这项伟大科学工程由来自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德国、中国的超过3000名科技人员,在16个测序中心,耗时13年完成,花费超过了30亿美元。
2007年,应用第二代测序技术,第一个完整人类基因组序列图谱的诞生仅仅用了3个月,花费了150万美元。
今天,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正在萌茅。
基于“纳米级大小微孔设备”的单分子测序、基于“大规模平行标签”的直接判读测序等方法应运而生,已经能够实现以1000美元成本在一天内测完整个人类基因组的壮举。
测序得到了大量的基因密码,但枯燥浩繁的数据并不能直接告诉人们身体健康的信息。
于是,生物信息学应运而生——这是专门进行基因数据比对、拼接、丰度和关联性分析、建立计算模型的交叉学科。
生物信息学为基因科技的发展插上了翅膀。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科学家鉴定了许多与高血压、哮喘、类风湿性关节炎、肺癌、前列腺癌等相关的基因位点,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这些疾病的遗传和发病机制。
特别是在某些与基因高度相关的遗传性疾病的鉴别上,比如唐氏综合症、地中海贫血等,取得了传统方法无法比拟的效果。
对于基因检测技术,大家也有很多担心。
比如,从目前研究结果看,基因与疾病的发生是概率关系,那么,这种预测会不会给检测者带来不必要的心理负担?会不会有基因信息泄露的风险?会不会带来新的社会问题——如果以后入学、就业,甚至婚姻都加上基因“门槛”,必将引发基因歧视。
其实,对待基因检测技术,我们应当理性。
从目前的科学发展看,我们对基因的认识还只是一小步,并不完全清楚。
而且,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基因与生物体性状并非是线性对应关系,而是网状的——一个基因可能引发不同性状,有些是好的,有些可能是不好的,因此很难用“好”与“不好”来判别基因。
而我们也必须要说明的是,对于生物体而言,先天遗传固然重要,但后天所处环境、生活方式等影响也会导致这人基因的变异或者会影响其基因的表达调控模式,进而影响个体的健康状况——没有什么命中注定的健康,也没有什么天赋不通过努力即可显现,健康需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对于基因检浏这一新技术,我们还要注意别上当受骗——些不法分子和不良企业以基因检测为噱头,欺编广大消费者,严重扰乱了基囚检测产业的秩序,阻碍了其正常发展。
所以如果有基因检测需要,一定到有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
基因检测确实还存在种种问题,但因噎废食不是长久之计。
这些阻碍基因检测产业健康发展的问题,有赖国家出台具体的监管规范细则,也有赖生物医学科技工作者向大众做好科普工作。
生命科学的积累已经为基因检测莫定了基石,在这场呼啸而来的生命科技产业革命中,我们不应错失良机。
A.掌握了基因的序列和表达调控模式,就等于掌握了人体生老病死的密码。
B.破解了基因信息,就能预测、诊断或解释人的健康问题。
C.随着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的萌芽,基因测序耗费的时间和金钱越来越少。
D.借助基因测序得到的基因密码,人们可以直接获取自己的身体健康信息。
6.关于“生物信息学”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A.生物信息学是应人们对身体健康信息的需求而产生的一门交叉学科。
B.生物信息学促进了基因科技的发展。
C.借助生物信息学,科学家完全解释了部分疾病的遗传和发病机制。
D.借助生物信息学,某些与基因高度相关的遗传性疾病的鉴别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7.关干“如何理性看待基因检测技术”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A.基因很难用“好”与“不好”来判别,因为一个基因可能引发不同性状。
B.后天所处环境、生活方式也会影响人体的健康,因此不要以为健康全靠先天遗传。
C.基因检测产业被纳入国家的规范监管之中,就能健康发展。
D.有了生命科学积累的基础,我们应正确看待基因检测,不应错失产业革命的良机。
三、(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小题。
张廷尉释之者,堵阳人也,字季。
有兄仲同居。
以訾为骑郎,事孝文帝,十岁不得调,无所知名。
释之曰:“久宦减仲之产,不遂。
”欲自免归。
中郎将袁盎知其贤,惜其去,乃请徙释之补褐者。
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
文帝曰:“卑之,毋甚高论,令今可施行也。
”于是释之言秦汉之闲事,秦所以失而汉所以兴者久之。
文帝称善,乃拜释之为谒者仆射。
有人盗高庙坐前玉环,捕得,文帝怒,下廷尉治。
释之案律盗宗庙服御物者为奏,奏当弃市。
上大怒曰:“人之无道,乃盗先帝庙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共承宗庙意也。
”释之免冠顿首谢曰:“法如是足也。
且罪等,然以逆顺为差。
今盗宗庙器而族之,有如万分之一,假令愚民取长陵②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久之,文帝与太后言之,乃许廷尉当。
王生者,善为黄老。
言,处士也。
尝召居廷中,三公九卿尽会立,王生老人,曰:“吾袜解。
”顾谓张廷尉:“为我结袜!”释之跪而结之。
既已,人或谓王生曰:“独奈何廷辱张廷尉,使跪结袜?”王生曰:“吾老且贱,自度终无益于张廷尉。
张廷尉方今天下名臣吾故聊辱廷尉使跪结袜欲以重之。
”诸公闻之,贤王生而重张廷尉。
(节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注释】訾:读zī,钱财。
②长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东约20公里的窑店镇三义村北,是汉高祖刘邦与吕后合葬墓。
③黄老:也称黄老道,为道教早期重要教派之一。
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久宦减仲之产宦:官宦 B.释之免冠顿首谢曰谢:谢罪C.且罪等,然以逆顺为差等:相同 D.顾谓张廷尉顾:回头张廷封方今天下名臣吾故聊辱廷封使跪结袜欲以重之A.张廷尉方今天下名臣/吾故聊辱/廷尉使跪结袜/欲以重之B.张廷尉方今天下名臣/吾故聊辱廷尉/使跪结袜/欲以重之C.张廷尉方今天下名/臣吾故聊/辱廷尉使跪/结袜欲以重之D.张廷尉方今天下名臣/吾故聊辱廷尉/使跪/结袜欲以重之10.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释之因为做官十年未升迁,且耗费了哥哥的资财而不安,想辞职回家。
B.因为中郎将袁盎的请求,再加上张释之的学识,文帝任命他为谒者仆射。
C.张释之一味按法律办案,没有将盗高庙坐前玉环者灭族,文帝因此而大怒。
D.王生叫张廷尉给自己结袜带,是想借自己的位高权重来让大家敬重张廷尉。
四、(10分)11.将第三大题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于是释之言秦汉之闲事,秦所以失而汉所以兴者久之。
12.填空。
(6分,每空2分)⑴先天下之忧而忧,。
(范仲淹《岳阳楼记》)⑵,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杨慎《临江仙》)⑶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
(《诗经·蒹葭》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小题。
一座城市的情深意长常克①离开广元,心头回味的是一片芦苇荡。
四川广元是历史文化名城,有剑门雄关、昭化古城等古迹,也有现代化的闹市繁华,但我心头久留的,却是那片连绵的芦苇荡。
它们迎风摇曳的所在,令人不可思议——广元城中心的嘉陵江边。
②从雄奇峻峭的剑门关回到广元城区,晚饭后,朋友们决定去逛逛最热闹的老街。
人来人往,霓红灯光芒四射,广元的老城闹市区,这个时间正欢快得手舞足蹈。
转悠几条街,眼晴渐渐有倦怠。
正想回宾馆,有朋友往前一指说,呃,前面好像到嘉陵江边了,走,过去看看。
我们漫不经心越过街区,走下临江护堤的石梯。
宽阔的嘉陵江奔涌而过,而我们第一眼看见的,居然是一片无边无际的芦苇荡,黑压压的,在夜色中犹如浓墨泼洒,波澜壮阔妙不可言。
那一瞬间,我们都惊呼起来。
③那芦苇生得实在有气势,高出人大半头,估计得有一两公里长,顺着嘉陵江岸一直延伸。
显然是经过了精心布局,一条弯弯曲曲的木板栈道,就在芦苇丛中穿过,若隐若现。
可以想象,逢入秋或者春花烂漫,这一片芦苇荡中,当有多少人流连,一拨拨来,一群群去,看花絮如雪,听江声杳渺,蒹葭苍苍在水一方,何等闲适旷达!人迹罕至的荒郊……此时此刻,在城市的核心区,如此喧嚷的通衢,居然也能“遇见”,大感意外。
⑤再转念一想,城市芦苇荡,这个题材应该不止临江铺设景观那点事。
貌似草叶几枝,实则四两拨千斤,神来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