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兽医传染病学实验内容

兽医传染病学实验内容

兽医传染病学实验内容兽医传染病学实验室须知一、注意个人预防、避免病原传播人类的各种活动是动物传染病在不同地区和动物群间传播和流行的主要助动力。

在此过程中,人畜共患性的疾病如炭疽、狂犬病、布鲁氏菌病、结核病、禽流感、猪链球菌病、鼻疽等还能造成人类感染、发病,甚至在人群中引起广泛流行。

除了对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危害的、大家公认的人畜共患病外,目前已知能够感染人类的病原体达1415种,其中868种(61%)可在人和动物间交互感染和传播,皆为人畜共患病原体。

在兽医传染病学实验中,由于实验的对象和材料大多与患病动物及其病原微生物有关,操作者稍一疏忽就有可能引起疾病流行,甚至感染自身、危及生命。

因此,实验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兽医传染病学实验室操作规程,具体措施如下: 1.接近患病动物或实验操作时,必须穿着工作衣帽,必要时(接触或操作危险材料时),要佩戴口罩、穿戴胶靴、围裙、袖套、手套及眼镜。

上述衣物在实验结束后需要立即就地消毒清洗;必须携回处理时,要包扎严密,保证安全,防止病原菌污染。

2.实验操作期间,不得进食、饮水和吸烟,勿以手指或其他器物等接触口唇、眼、鼻及面部。

操作时(尤其是危险的操作),务须严肃认真、聚精会神。

手及面部有伤口时,应避免操作危险材料,必须操作时应涂碘酒,用胶布包扎,或戴橡皮手套。

3.危险材料及其污染的器物处理:按照以下方法进行及时正确地处理,防止引起疾病流行或危及他人:(1)使用病理性材料,尤其是危险材料时应严格无菌操作,盛放器皿应轻拿轻放,确保液体不能流出。

(2)实验用过的动物尸体,内脏、血液等废弃病料,以及废弃的病原培养物、生物制品等须深埋或经过严格消毒处理(焚烧、煮沸、高压灭菌等)后丢弃到公共垃圾处理场,严禁将未经消毒的危险性材料直接丢弃。

(3)用过的棉球、纱布、吸水纸等污物须置于固定容器内统一消毒处理,不得任意抛弃。

(4)使用后被污染的器械、器具应定点存放,统一清洗、消毒,不得随处乱放。

4.意外事故的处理:万一危险性材料滴出或打翻,或出现其他意外,应立即报告指导教师进行及时正确地处理。

(1)手指及皮肤被扎伤、污染,应立即用2%来苏儿(或其他适当的消毒药)洗涤,或2%碘酊棉球擦拭,然后75%酒精棉球再次涂擦。

(2)危险性材料溅入眼中,应立即用清水或5%硼酸溶液冲洗,必要时立即就医。

(3)危险性物品吸入口时,应用清水或10%硼酸溶液漱口,必要时立即就医。

(4)衣帽被污染,可用5%石炭酸、10%福尔马林等浸湿消毒,必要时须用碱水煮洗或高压灭菌。

(5)桌面、地板或地面被污染时,应用5%石炭酸或10%福尔马林或其他适当消毒药液蘸湿布片覆盖,经30分钟后拭去洗净,或倾注多量药液使充分湿透。

5.实验完毕,必须洗手消毒后方得离去。

消毒时可先用1—3%来苏儿溶液或其他适当消毒药液洗涤,然后在普通水中用肥皂及指刷充分洗刷干净。

二、一般注意事项1.实验前应对实验内容进行预习。

明确实验目的,复习有关的基础知识及操作技术,以免实验时计划不周,徒劳忙乱,影响实验效果。

2.实验时应作记录。

事先准备一个专用的笔记本,在实验时就实验的题目、内容、方法和结果等作必要的或详细的记录,以供日后查阅参考。

3.遵守实验程序,服从教师指导,尤应注意出外实验时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4.要有谦虚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任何细微或简单的操作,均不可潦草应付或不动手。

5.爱惜药械和仪器。

使用药品力求节省,不可浪费。

对器械,特别是精密仪器,必须按照教师指导的方法和步骤进行操作,切不可粗心大意,草率从事。

实验一消毒一、目的1.掌握消毒的方法2.了解常用化学消毒药及其使用方法3.掌握检查消毒质量的方法二、消毒的种类和方法消毒的种类:1.预防性消毒:结合平时的饲养管理对畜舍、场地、用具和饮水等进行定期消毒,以达到预防一般传染病的目的。

2.随时消毒(应急消毒):在发生传染病时,为了及时消灭刚从病畜体内排出的病原体而进行的临时性的消毒。

3.终末消毒:在病畜解除隔离、痊愈或死亡后,或者在疫区解除封锁之前,为了消灭疫区内可能残留的病原体所进行的全面彻底的大消毒。

消毒的方法:1.机械性清除:用清扫、洗刷、通风等机械性的方法清除存在于环境中的病原体。

2.物理学消毒:用物理学方法杀灭环境中的病原体。

阳光高温:火焰烧烤、煮沸消毒、蒸气消毒3.化学消毒:利用化学药物杀灭病原微生物。

4.生物热消毒:这是消毒粪便常用的消毒方法。

在粪便的堆沤过程中,利用粪便中的微生物发酵产热,可以使温度高达70℃以上,经过一段时间(1~3个月),可杀死细菌、病毒、寄生虫卵等而达到消毒的目的。

三、化学消毒剂的分类根据化学结构和作用不同可分为1.碱类2.酸类3. 酚类4.氧化剂5.卤素类6.醛类7.表面活性剂8.醇类9.重金属类10.染料类畜舍常用消毒药及使用方法1.氢氧化钠本品对病毒和细菌有较强的杀灭作用,2%-3%的热水溶液喷雾消毒,用于畜舍、场地和食具等。

4%-5%的热水溶液对芽胞杆菌亦有很强的杀灭力。

氢氧化钠对金属制品有腐蚀性,消毒完毕要立即用水洗干净;对皮肤、被毛和粘膜亦有腐蚀作用,因此不许带猪消毒,以防止烧坏皮肤。

消毒畜舍及食具时,应移出动物,隔天用水冲洗场地及食具后,方能让其入内。

2.石灰乳石灰乳是由生石灰1份加水1份制成熟石灰,然后用水配成10%-20%的混悬液。

本品有效强的杀灭病毒和细菌的作用,但对芽孢无效,可用于畜舍地面、墙壁及畜栏等处消毒。

由于熟石灰可丛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而变成无消毒作用的碳酸钙,故石灰乳应现配现用。

3.漂白粉是最常用的一种含氯消毒化合物。

新制漂白粉含有效氯25%-36%,受潮或久贮渐分解无效,当有效氯含量低于16%时,则不宜作消毒使用,故使用前应测量其有效氯含量。

常用于食具、畜舍、地面、水井以及呕吐物和排泄物等的消毒。

4、甲醛(40%甲醛溶液是福尔马林)本品有极强的还原性,可使蛋白质变性,具有较强的杀菌和杀病毒作用,常用1%-2%福尔马林液喷洒消毒畜舍的地面、墙壁、食具以及排泄物和呕吐物等,因本品有特殊气味,常影响猫的食欲,故猫舍及食具多不使用。

5、过氧乙酸本品是一种强氧化剂,对病原微生物有强而快速的杀灭作用,不仅能杀死细菌、真菌和病毒,而且能杀死芽胞。

常用0.1%-0.5%溶液喷雾消毒畜舍地、墙壁、食具及周围环境等,用1%溶液作呕吐物和排泄物的消毒,用0.2%-0.4%溶液作蔬菜、饲草的浸泡消毒。

本品对金属和橡胶制品有腐蚀性,对皮肤有刺激性,使用时应当多加注意。

现用现配,配制之后应尽快用完,更不能过夜。

6.新洁尔灭(溴苄烷铵)本品是一种表面活性消毒剂,不能与肥皂同时用,因为抵消了消毒作用。

常用0.1%溶液,用于手、皮肤、手术器械、冲洗粘膜及工作服等消毒。

7.消毒灵本品1:300稀释的溶液,对猪舍、地面、栏杆、食槽、水槽、用具、环境等,进行喷雾、涂擦等消毒,可以带猪消毒,无毒害。

无副作用。

对病毒和细菌有杀灭作用。

四、畜舍的消毒1.预防性消毒先清扫→化学消毒剂消毒2.随时消毒在疫情期间带动物消毒。

选用高效、低毒、对畜禽刺激小的消毒药。

3.终末消毒先用消毒剂消毒→清扫五、消毒质量的检查1.清洁度的检查2.消毒药选择正确性的检查3.使用浓度和数量的检查4.细菌学检查细菌学检查的方法和步骤⑴.选取一块合适的地点,画出10cm×10cm的3个紧挨着的方格,命名为A地、B地和C 地。

⑵.将桌上9个小青瓶依次用记号笔标上号码:A1、A2、A3、B1、B2、B3和C1、C2、C3。

用移液器分别注入灭菌生理盐水5mL、4.5mL 、 4.5mL、5mL、4.5mL、4.5mL和5mL、4.5mL、4.5mL 。

⑶.用棉花签蘸取灭菌小青瓶A1号内少许灭菌生理盐水,然后均匀涂抹A地,然后把棉签放进A1瓶内。

理论上将A地所有的细菌移到A1瓶的5mL生理盐水内。

⑷.用两种消毒液分别喷洒B地和C地,等一小时自然晾干。

⑸.用移液器从A1号小青瓶内吸取0.5mL液体移到A2瓶内,吹打均匀;然后再用移液器从A2号小青瓶内吸取0.5mL液体移到A3瓶内,吹打均匀。

⑹.用移液器从A1、A2、A3号小青瓶内分别吸取液体0.2mL移到灭菌固体普通培养基平皿内,然后用已在酒精灯外焰上烧过的玻璃涂抹棒将此0.2mL液体均匀涂抹在培养基整个平面上。

平板标记上班级、组号和日期后置于37℃培养过夜。

⑺.一小时已过。

用灭菌棉签蘸取灭菌小青瓶B1(C1)号内少许灭菌生理盐水,然后均匀涂抹B(C)地,然后把棉签放进B1(C1)瓶内。

理论上将B(C)地所有的细菌移到B1(C1)瓶的5mL生理盐水内。

⑻.用移液器从B1(C1)号小青瓶内吸取0.5mL液体移到B2(C2)瓶内,吹打均匀;然后再用移液器从B2(C2)号小青瓶内吸取0.5mL液体移到B3(C3)瓶内,吹打均匀。

⑼.用移液器从B1、B2、B3、C1、 C2、C3号小青瓶内分别吸取液体0.2mL移到灭菌固体普通培养基平皿内,然后用已在酒精灯外焰上烧过的玻璃涂抹棒将此0.2mL液体均匀涂抹在培养基整个平面上。

平板标记上班级、组号和日期后置于37℃培养过夜。

⑽.第2天从恒温箱中取出平板,计算长出的细菌个数,再计算出甲地和乙地的原细菌个数。

实验二免疫接种技术实验目的1.掌握免疫接种的方法与步骤。

2.熟悉兽医生物制品的保存、运送和用前检查方法。

实验概述疫苗免疫接种的途径是根据病原体侵入门户、在机体内的定居场所、疫苗菌(毒)株的活性、佐剂及其使用等特点,经过动物免疫学试验确定的。

不同疫苗的接种途径不完全相同,合理选择免疫途径不仅能充分发挥全身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的能力,同时也能大大提高机体局部的免疫应答。

在实践中,应严格按照商品疫苗的使用说明和预先制订的免疫程序进行,不能随意更换免疫接种途径。

对于特定疫苗具有多种可选择的接种方法时,选择的接种方法则要根据动物群状态、当地疾病流行形式以及养殖场内部可用资源情况等确定。

每种接种方法都具有自身固有的优缺点,生产中可以根据情况灵活选用。

实验材料和仪器酒精棉球、碘酒、注射器、针头、实验动物等实验操作步骤和方法一、免疫按种的方法免疫接种的方法很多,主要有注射免疫法、经口免疫法,气雾免疫法等数种。

注射免疫法中又可分为皮下接种、皮内接种、肌肉接种及静脉接种等四种。

1.皮下接种法:马、牛等大动物皮下接种一般采用颈侧部;猪在耳根后方;家禽在胸部、大腿内侧。

根据药液浓度和动物大小,一般用16—20号针头,长约 1.2—2.5cm。

但家禽则应采用针孔直径小于20号的针头。

皮下接种优点是操作简单、剂量分布均匀、吸收较皮内接种为快;缺点是剂量大,群体免疫时费时、费力。

且疫苗皮下接种的反应较皮内大。

大部分常用的疫苗和免疫血清,一般均采用皮下接种。

2.皮内接种法:马皮内接种采用颈侧、眼睑部位;牛、羊除颈侧外,可在尾根或肩胛中央部位;猪大多在耳根后;鸡在肉髯部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