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1章作业计划与控制

第11章作业计划与控制


30
11.3
生产作业控制
11.3.1 生产作业控制概述
生产运作控制是指对生产运作全过程进行监
督、检查、调节和控制。它是生产与运作 管理的重要职能之一,是实现生产运作主 生产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的手段。
31
• 生产运作控制的受控客体是生产运作过程, 其预定目标是主生产计划与生产作业计划的 目标值。为了实现生产运作过程的控制,需 要在辅出端设置测量机构,以检测输出结果, 井把结果反馈给决策机构;决策机构在把收 到的输出结果与目标值进行比较后,作出决 策,并把决策结果(如即将采取什么措施)传 达给执行机构,由执行机构采取实际措施, 以实现控制,达到目标。
33
• 实施作业控制有三个条件:一是要有—个标准。 标准就是生产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没有标准就 无法衡量实际情况是否发生偏离。二是要取得实 际生产进度与计划偏离的信息。控制离不开信息, 只有取得实际生产进度偏离计划的信息,才知道 两者发生了不一致。计算机辅助生产管理信息系 统能有效的提供实际生产与计划偏离的信息,通 过生产作业统计模块,每天都可以取得各个零部 件的实际加工进度和每台机床负荷情况的信息。 三是要能采取纠正偏差的行动。纠正偏差是通过 调度来实行的。
11.1 作业计划概述
11.1.1 作业计划的有关概念
(1)生产作业计划的概念
• 生产作业计划是企业综合计划与主生产计划
的执行计划,是将企业生产任务在空间上与 时间上分解,并具体分配给各生产单位的安
排。
6
它是协调企业日常生产活动的中心环节,它
根据生产计划规定的产品品种、数量及大致
的交货期的要求对每个生产单位,在每个具 体时期内的生产任务做出详细规定,使生产 计划得到落实。与生产计划相比,生产作业 计划具有计划期短、计划内容具体、计划单 位小等三个特点。
25
11.2.5 流水线作业排序问题
• 一般说来,对于流水作业排序问题,工件在 不同机器上的加工顺序不尽一致。但本节要 讨论的是一种特殊情况,即所有工件在各台 机器上的加工顺序都相同的情况。这就是排 列排序问题。流水作业排列排序问题常被称 作“同顺序”排序问题。对于一般情形,排
26
• 列排序问题的最优解不一定是相应的流水作 业排序问题的最优解,但一般是比较好的解;
生产作业计划的主要目标如下:
1)保证主生产计划中产品、数量、交货期等 指标的完成; 2)实现均衡生产;
3)提高生产的效率与效益。
9
11.1.2 作业计划的基本任务
(1)保证实现综合生产计划
(2)合理组织生产过程
(3)实现均衡生产,建立正常的生产秩序和 管理秩序 (4)提高经济效益
10
11.2 作业排序 11.2.1 作业计划与作业排序
36
(2)投入/产出控制方法 • 投入/产出控制方法的作用就在于控制在车 间里排队等待加工件的数量,并由此控制工 序生产周期。投入产出方法的实施可以保证 整个生产过程的平稳进行,没有过多的积压 和等待加工时间。投入产出的着眼点在于生 产工序的两头,对工序中投入量和产出量进 行控制,主要内容包括:一方面,将实际投 入的数量和计划应当投入的数量进行比较, 控制投入某一工序的零部件数量;另一方面, 比较实际产出与计划规定产出的数量,控制 从某一工序流出的零件数量. 37
34
11.3.3 不同生产类型生产控制特点
35
11.3.4 生产作业控制的方法
(1)优先控制方法 • 最常用的是临界比率法。 临界比率法是零部件 与计划交货期之间的间隔与零部件到完工时的 间隔之比,根据临界比率可以确定哪些零件滞 后于计划,哪些零件超前于计划,临界比率大 于1,说明零件超前于计划要求的交货期;临界 比率等于1,说明零件正好符合计划要求的交货 期;临界比率小于l,说明零件滞后于计划要求。 因此,临界比率越小,该批零件加工越紧迫, 应该将生产资源优先安排在这批零件上。
作业排序是基于前向排序还是后向排序,在前 向排序和后向排序中,最常用的是前向排序。
14
(三)作业排序的主要功能 典型的作业排序和控制功能主要包括下面一些 内容: (1)分配订单、设备和人员到各工作中心或其 它规定的地方。实质上,这是短期能力计划。 (2)决定订单顺序(即建立订单优先级)。 (3)对已排序作业开始安排生产,通常称之为 调度。 (4)车间作业控制(或生产作业控制)。
24
11.2.4 作业排序中的甘特图
• 甘特图是作业排序中最常用的一种工具, 最早由Henry L.Gantt于1917年提出。这 种方法是基于作业排序的目的,将活动与 时间联系起来的最早尝试之一。有两种基 本形式的甘特图:作业进度图和机器图。
作业进度图表示一项工作的计划开始日期、
计划完成日期以及现在的进度。
计划的要求,将具体生产任务通过工票或施工
单的形式下达到具体的机床和工人,属于通常 所说的“调度”范围。 • “赶工”是在实际进度已落后于计划进度时采 取的行动,也属于通常所说的“调度”范围。
17
• “机器”,可以是工厂里的各种机床,也可
以是维修工人;可以是轮船要停靠的码头,
也可以是电子的计算机中央处理单元、存贮
对于仅有 2 台和3 台机器的特殊情况,可以证
明,排列排序问题下的最优解一定是相应流 水作业排序问题的最优解。
27
(一)最长流程时间Fmax的计算 • 这里所讨论的是 n / m / P /Fmax ,问题,其 中 n 为工件数, m 为机器数, P 表示流水线作 业排列排序问题, Fmax 为目标函数。目标函 数是使最长流程时间最短。最长流程时间又 称作加工周期,它是从第一个工件在第一台 机器开始加工时算起,到最后一个工件在最 后一台机器上完成加工时为止所经过的时间。 由于假设所有工件的到达时间都为零(ri =0, i= 1,2,„,n),所以Fmax等于排在末位加 工的工件在车间的停留时间,也等于一批工 件的最长完工时间Cmax 。 28
22
• 迄今为止,人们已经提出了100多个优先调 度规则,上面仅介绍了其中最常见的9种。
这9种优先规则各有特色。有时,运用一个
优先规则还不能惟一地确定下一个应选择 的工件,这时刻使用多个优先规则的组合。
23
11.2.3 排序问题的分类和表示方法
• 排序问题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在制造业领 域和服务业领域中,有两种基本形式的作 业排序: (1)劳动力作业排序,主要是确定人员何 时工作; (2)生产作业排序,主要是将不同工件安 排到不同设备上,或安排不同的人做不同 的工作。在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中,有时 两种作业排序问题都存在。
32
11.3.2 实行生产作业控制的原因和条件
生产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都是在生产活动 发生之前制订的,尽管制订计划时充分考 虑了现有的生产能力,但计划在实施过程 中由于以下原因,往往造成实施情况与计 划要求偏离。 (1)加工时间估计不准确
(2)随机因素的影响
(3)加工路线的多样性
(4)企业环境的动态性
12
(二)作业排序系统的特征 在工艺专业化情况下,工件需按规定路线在各 个按功能组织的工作中心之间移动。当一个工 件到达一个工作中心时,作业排序设计决定工
件加工顺序以及分配相应的机器来对这些工件
进行加工。
13
一个作业排序系统区别于另一个作业排序系统 的特征是:在进行作业排序时是如何考虑生产
能力的。区分作业排序系统的另一个特征是看
导入案例
甘特图发明人
• 亨利·劳伦斯·甘特是泰勒创立和推广科学管理制 度的亲密的合作者,也是科学管理运动的先驱者之 一。甘特非常重视工业中人的因素,因此他也是人 际关系理论的先驱者之一。其对科学管理理论的重 要贡献是:提出了任务和奖金制度;强调对工人进 行教育的重要性,重视人的因素在科学管理中的作 用,其在科学管理运动先驱中最早注意到人的因素: “工业的习惯”;制定了甘特图——生产计划进度 图,这在当时是管理思想的一次革命。如今甘特图 不单单被应用到生产管理领域,随着生产管理的发 展、项目管理的扩展,它被应用到了各个领域,如: 建筑、IT软件、汽车等等。 5
7
(2)作业计划的目标
• 生产作业计划的制定既依赖于企业的生产技
术条件,如操作特征及生产加工的复杂程度、
库存状况、生产效率等;又受企业外部因素
制约,如订货量、交货期等。生产作业计划
的要求主要有:准时生产;“零”库存;反
应时间最短;响应速度最快;设备和劳动利
用率最大化,闲置时间最短;作业延迟最短。
8
15
பைடு நூலகம்
(四 )排序问题的有关名词术语
• “排序”是确定零件在机器上的加工顺序。
• “调度”是作业计划编制后实施生产控制所采 取的一切行动,“编制作业计划”是加工制造
发生之前的活动。火车时刻表是作业计划。火
车时刻表制定后,对火车运行的安排,包括发
生晚点后的处理,都属于调度。
16

“派工”是在作业计划制定以后,按照作业
(二)n/2/F/ F max 问题的最优算法

对于n/2/F/Fmax 问题,F表示流水线作
业排序问题。S.M.Johnson于1954年提出 了一个有效算法,那就是著名的Johnson算 法。为了叙述方便,ai以Ji表示 在M1上的 加工时间,以bi 表示Ji 在M2上的加工时间。
29
(三)一般n/m/P/F max 问题的启发式算法 • 对于3台机器的流水车间排序问题,只有几种 特殊类型的问题找到了有效算法。对于一般的流 水车间排列排序问题,可以用分支定界法。用分 支定界法可以保证得到一般n/m/P/F max 问题 的最优解。但对于实际生产中规模较大的问题, 计算量相当大,以至用计算机也无法求解。同时, 还需考虑经济性。如果为了求最优解付出的代价 超过了这个最优解所带来的好处,也是不值得的。 为了解决生产实际中的排序问题,人们提出了各 种启发式算法。启发式算法以小的计算量得到足 够好的结果,因而比较实用。下面介绍用Palmer 法求一般n/m/P/F max问题近优解(Near optimal solution)的启发式算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