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的概念
四个节点 连通图
两个节点 连通图
图2-40为一非连通图,该图有 6 个节点。图2-29以及后面的2-31、 2-32等都是连通图。
六个节点非连通图
电路分析基础——第一部分:2-4
5/8
连通图具有闭合回路,网络中要有电流存在,就
必须具备这个性质。
如果我们移去某些支路,这一性质立即遭到破坏。
(a)
(b)
根据图论中的定义,一个有n个节点构成的网络,如果每个 节点间只用一条支路连接,一共有nn-2种树。
在树选定之后,一个网络的支路就分属于树支和连支这两类。
虽然树的种类有很多,但对给定图形,树支的数目是一定 的。若图形有 n 个节点,则树支数必为n-1。
由于一个图形中树支和连支的和为支路数,若树支数为n-1, 则连支数为b–(n–1)。
电路分析基础——第一部分:2-4
4/8
连通图:如果在图G的任意两个节点之间,至少存在一条由支 路构成的路径,则图G称为连通图(connected graph),否则就称 为非连通图。
分离部分:每一个连通图都可以 说成是一个分离部分(separate part),因此,非连通图至少有两 个分离部分。
电路分析基础——第一部分:2-4
3/8
如果对图中每一条支路规定一个方向,则所得到 的图就称为定向图(directed graph),如图2-29(b)所 示,图中箭头表示关联的参考方向。
图论是拓扑学的一个分支,我们可利用它的一些
成-29 图2-8电路的拓扑表示
电路分析基础——第二部分:第二章 目录
第二章 运用独立电流电压变量 的分析方法
1 网孔分析法 2 节点分析法 3 含运算放大器
的电阻电路 4 树的概念
5 割集分析法
6 回路分析法
7 线性电阻电路解答的 存在性和唯一性定理
电路分析基础——第一部分:2-4
1/8
2-4 树的概念
内容回顾:在2-1节和2-2节中,我们已经了解到: (1)网孔电流是一组完备的独立变量; (2)节点电压是一组完备的独立变量。
我们要问: 除网孔电流外,还有没有其它完备的独立电流变量? 除节点电压外,还有没有其它完备的独立电压变量?
答案是否定的! 运用网络拓扑(topology)一些基本概念,我们还
可选得其它独立变量,并能列出求解的方程。
电路分析基础——第一部分:2-4
2/8
KCL和KVL分别表明了支路电流之间和支路电压 之间的约束关系。
(c)
例如,我们把图2-29的图形重绘如图2-31,图中支 路用粗线和细线表示。
电路分析基础——第一部分:2-4
6/8
在图2-31a、b、c中,若移去细线所示的支路,剩下的图形 (如粗线所示)中就不存在任何闭合回路,但所有的节点仍然 互相连通,这种图形叫“树”(tree)。构成树的支路称为“树 支”(tree branch)。
子图:如果图G1中的每个节点和每条支路都是图G中的一部分, 则图G1为图G的子图。 即:若已给定图G,则我们可以通过删除部分节点和支路而得
到子图G1。 因而:连通图G的一个树是指G的一个子图,它必须是连通的,
包含G的全部节点而不包括回路。
电路分析基础——第一部分:2-4
8/8
(a)
(b)
(c)
树的多样性:满足树的定义的连通图不止一个,图2-31只是列出 了该图三种树,该图最多可有16种树。
由于这些约束关系与构成电路元件的性质无关, 因此,在研究这些约束关系时可以不考虑元件的特征。
我们可以用线段来代替电路中的每个元件,这段 线段称为支路,线段的端点称为节点。
这样得到的几何结构图称为“图形”或称为“图” (graph),如图2-29(a)所示。
更准确地说,图是一组节点和一组支路的集合, 支路只在节点处相交。
树:用最少的支路把连通图中所有节点连接在一起,并且这些支 路不构成任何回路,由这些节点和支路构成的图形称为“树”。
(a)
(b)
(c)
图2-31 图2-29所示图的三种可能的树(粗红线)
电路分析基础——第一部分:2-4
7/8
(a)
(b)
(c)
连支:图形中除了树以外的支路(图中细线所示)称为“连支” (link),只有把连支补上,才能出现回路。 余树:由连支组成的集合称为“余树”(co-t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