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传统绘画与书法(传统绘画部分)
中国传统绘画与书法(传统绘画部分)
继 续
返 回
三 线描执笔和运笔的方法
· 执笔的方法概括起来就是指实掌虚
1、执笔处与笔头的距离不是固定的
2、运笔
运笔的方向:顺手式、逆手式
中国画的工具材料使用方法
其它工具
乳钵:粉状颜料粒子太粗时,需用乳钵研磨再置於烧 杯中飞漂。
此外挂笔的笔架、压纸的纸镇、裁纸的裁刀、 起稿的炭条、 吸水的棉质废布(或废纸)、以及钤印用的印泥、印章等 皆可酌情备置。
工笔人物
写意花鸟鱼虫
一、中国画的形式美
大小横竖不同的画幅中,通过构
图 将点、线、形、色等形式因素,按表现 需 要有规律地组合起来所呈现的多样统一 的 美感。
二 、
中 国 画 形 式 美 因 素
1、形象之美
2、笔墨之美
3、色彩之美
4、章法之美
一、形象之美
思考与讨论:形象指什么?中国画中的形象大致分为几大类? 形象对于画面有什么意义?
借物抒情,
托物言志
清明上河图
中国画的分类
• 画面内容:山水、花鸟、人物 • 表现形式:工笔、写意 • 从设色上分:水墨(五墨六彩)、 青绿(石青、石绿为主)、金碧 (加上泥金,金碧辉煌)、浅绛 等
浅绛山水
《千里江山图》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绢本,青绿设色,无款,王希孟作, 现藏故宫博物院。作品以长卷形式,描绘了连绵的群山冈峦和浩淼的江河湖水, 于山岭、坡岸、水际中布置、点缀亭台楼阁、茅居村舍,水磨长桥及捕鱼、驶船、 行旅、飞鸟等,描绘精细,意态生动。景物繁多,气象万千,构图于疏密之中讲 求变化,气势连贯,以披麻与斧劈皴相合,表现山石的肌理脉络和明暗变化;设 色匀净清丽,于青绿中间以赭色,富有变化和装饰性。作品意境雄浑壮阔,气势 恢宏,充分表现了自然山水的秀丽壮美。
继 续
返 回
中国画的工具材料使用方法
砚
1:砚的种类 砚石的种类很多,有石砚、陶砚、砖砚、玉砚等,其 形式有方、圆、长方及随意型砚石。以广东出产的端砚, 和安徽出产的歙砚较有名,只是价钱较贵。 2:砚的选用 作画用砚不是收藏砚石。普通选用质地细,容易下墨 的就可以。如果太细则拒墨,不易磨浓;如太粗研墨虽快, 但墨汁也粗,且容易损坏笔毫。作大幅国画需要多墨,选 用砚池宜稍深些,可以多存墨。砚石要有盖,可以使墨汁 干得慢一些,又便于保持清洁。
继 续
返 回
中国画的工具材料使用方法
颜料
朱砂:以色彩鲜明成朱红色者较佳,也有制成墨状, 朱砂不宜调石青、石绿使用。
朱膘:(朱标)是将朱砂研细,兑入清胶水中,浮在 上面成橙色的部分。 赭石:从赤铁矿中出产,呈浅棕色,目前赭石大多精 制成水溶性的胶块状,无覆盖性。 白粉:可分成铅粉、蛤粉、白垩等数种,蛤粉从海中的文 蛤壳加工研细而成,日久易「返铅」而变黑,用双氧水轻 洗则可返白,至於白垩 ( 白土粉 ) 在古代壁画中常用,亦 历久不变色。
纸
1:作国画的用纸 (1)绢: 中国画古代多数用绢作画,绢是很好的作画材料。所 以现在多用熟宣纸代替绢。 (2)宣纸: 大约在元代以后逐渐选用宣纸作画。我国宣纸大约自 唐代就开始生产,因为以安徽省宣城制做的宣纸最有名, 所以称为宣纸。宣纸的吸水性很强,容易渗化,用水稍多 容易洇。
继 续
返 回
中国画的工具材料使用方法
继 续
返 回
中国画的工具材料使用方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颜料
我国的绘画发展到唐代,以重彩设色为主流,自从宋 代水墨画盛行以来,在文人标淡雅的趋势下,色彩的运用 有逐渐衰退的倾向;然而习画者应该对传统的绘画颜料有 所认识,作多面性的发展,或与水墨作更佳的结合。传统 的颜料两大类:矿物性颜料、植物性颜料。 矿物性颜料从矿石中磨炼出,色彩厚重,覆盖性强, 常用的有 : 石绿:通常呈粉未状,使用时须兑胶,石绿根据细度 可分为头绿、二绿、三绿、四绿等,头绿最粗最绿,依次 渐细渐淡。 石青:性能与用法大致与石绿相同,石青也分头青、 二青、三青、四青等几种,头青颗粒粗,较难染匀,应多 染几次才好。
继 续
返 回
中国画的工具材料使用方法
颜料
植物性颜料,透明色薄,没有覆盖性能差,常用的植 物性颜料有: 花青:用蓼蓝或大蓝的叶子制成蓝淀,再提炼出来的 青色颜料,用途相当广,可调藤黄成草绿或嫩绿色。 藤黄:南方热带林中的海藤树,从其树皮凿孔,流出胶质 的黄液,以竹筒承接,乾透即可使用,藤黄有毒,不可入 口。 胭脂:用红蓝花、茜草、紫梗三种植物制成的暗红色 颜料,但以胭脂作画,年代久则有褪色的现象, 目前多以 西洋红取代。
形象是画面所表现的物象,是中国画 的基础,讲究“以形写神”。借动物、 植物或人物形象来抒写画家的内心情 感,表达一种意境。
充分运用毛笔的性能,驾驭墨与色在宣纸 上的渗化效果,表现不同物体的形状、质感、量
二 、 笔 墨 之 美
感,塑造出生动完美的艺术形象,这种综合性的 技巧在中国画中统称笔墨。 它最能体现中国画的形式美和思想,是中国 画造型的基础。
• 《竹石兰蕙图 》 清 •郑燮 ﹝1693~1765 ﹞ 纸本‧墨笔 186.5×96cm
• 《雪中送炭图》 清 •任颐 ﹝1839~1895 ﹞ 纸本‧设色 138.5×68.5cm
•
《墙根菊花可酤酒 》 清 •吴昌硕 ﹝1844 ~1927 ﹞ 设色‧纸本 136×46.5cm
• 《蛙声十里出山泉 》 齐白石 ﹝1864一1957﹞ 纸本‧设色 129 ×34 cm
笔
1:笔的分类: 笔有硬毫、软毫以及介乎两者之间的兼毫三大类。 (1) 硬笔: 硬毫笔主要用狼毫制成,也有用獾、貂、 鼠的毛或猪鬃做的笔,性刚,劲健。常用的有"小红毛"、" 衣纹笔" "叶筋笔"、"书画笔"(大、中、小)、"兰竹"(大、 中、小),以及大的 "狼毫提笔"等。 (2) 软笔: 软毫笔主要用羊毫制成,也有用鸟类羽 毛制造的,性质柔软,有大小、长短各种型号。 (3) 兼毫笔: 兼毫笔是用羊毫与狼毫相配,或羊毫 与兔毫相配制成,性质在刚柔之间,属中性。如大、中、 小号的"白云笔","七紫三羊"、"五紫五羊"等都是常用的兼 毫笔。
墨色浓重而有山石的质感, 与留有宣纸白色的山石形成对 比,山顶渲染了朱红色表现逆 光,既有动势又有层次。 夸张了山形的碑铭感,崇高 感和阴面山的量感,使这如碑 之山顿生神采。 表现了画家对革命烈士们的缅怀,和对太行山的热爱之情。
这幅国画用色很少,多是 原本墨色的浓淡变化,借笔 墨表现画面。画面中画家遵 循了构图需要的形式要素, 即点、线、形、色。 画家借荷花与荷叶、水草的形,通过酣畅淋漓的笔墨点出了 清露弥漫的气氛。传达了作者要求自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 涟而不妖”。
纸
好的宣纸要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定笔,就是画上去笔触之间留有笔痕; 二是发墨,就是笔行纸上不串,不会把浓淡关系串通 没有了,墨色不会发灰; 三是渗透力适中; 把宣纸用矾水加工,称矾纸或熟宣纸,它的特性就改 变为不吸水,不外洇了,便于工笔画逐层上色,或用水色 碰染。常用的熟宣纸有:"蝉翼宣"、"矾棉连"等。
三、色彩之美
思考与讨论: 1、中国画的色彩和笔墨的结合形成的 不同画法,分为哪些种类?
白描
水墨淡彩
重彩
没骨
勾 勒 填 彩
中国画的色彩很有特点,与笔墨 结合起来,构成了中国画独特的 民族特色,使之成为东方绘画的 代表,是世界绘画重要的品种之 一。
四、章法之美
思考与讨论
1、什么是中国画的章法?
继 续
返 回
中国画的工具材料使用方法
其它工具
除了上述的笔、墨、砚、纸绢、颜料之外,上需准备 相关的用具: 调色(储色)工具:以白色的瓷器制品较佳,调色或 调墨应准备小碟子数个,除色以梅花盘及层碟较理想,不 同的颜料应该分开储放。 贮水盂:盛水作洗笔或供应清水之用,亦以白色瓷器制的 较佳。 薄毯:衬在画桌上,可以防止墨渗透将画沾污,铺纸 後画面也不易被笔将纸擦坏。 胶和矾:上石青、石绿、朱砂等重色时为防止颜色脱 落,可用胶矾水罩上,矾有粉末状和块状,胶则有瓶装的 液状鹿胶与条状或块状的牛胶、鱼胶、鹿胶等,最好备 置 一套杯、酒精灯,以便融胶调兑清水。
继 续
返 回
中国画的工具材料使用方法
笔
2:笔的使用方法 学画初学时用笔不必全部齐备,最初有大中小几枝就 可以了。要从难要求,这对基本功的训练大有好处。待画 熟练了,在进行创作时,可以多准备一些笔,选用好笔。 每次作完画,一定要用清水把毛笔清洗干净,防止宿 墨和余色滞留笔根,破坏笔的性能。洗笔不要用开水,因 为开水会使笔毛变硬、变脆。
·中锋(正锋)
·侧锋
·藏锋
·露锋
·顺锋
·逆锋
·聚锋
· 散锋
4、从用笔的技法上
·勾
·皴
·擦
·点
·转与折
·提与按
力度:轻与重 速度:快与慢
• 骨法用笔 ——南齐•谢赫《六法论》 • 生死刚正谓之骨 ——五代•荆浩《笔法记》 • 意存笔先 画尽意在——唐•张彦远《历代名 画记》 • 笔墨之妙,画者意中之妙也。 ——清•方薰 《山静居画论》
笔架: 毛笔使用后,用清水洗干净,挂在笔架上凉干,或包在竹 制笔簾中,置于笔筒中也可。 纸镇: 用来压纸。
继 续
返 回
中国画笔墨基础及其表现
一、中国画笔墨的基本知识
• 画中三昧,舍笔墨无由参悟。 ——黄宾虹
用笔的问题 用笔是指如何运用笔锋,表现出各种笔墨效果的问题, 用笔方法虽然很多,但是归纳起来,却也不外乎以下几个方 面: 从笔锋的运用上:正与侧,藏与露,顺与逆,聚与散 从用笔的技法上:勾、皴、擦、点、转与折提与按 从用笔的力度上:轻与重 从用笔的速度上: 快与慢
• 《溪山清远图》 宋•夏奎 纸本‧墨色 46.5 x 889.1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