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操作规程与说明

操作规程与说明

目录第一部分开车计划 (2)一、废水水量水质 (2)二、排放要求 (2)三、工艺流程 (3)四、开车前准备工作 (3)五、生物污泥的接种、培养与驯化 (4)六、正常运转阶段 (5)七、化验分析要求 (5)八、日程进度计划 (6)第二部分操作规程 (6)一、污水处理站单体、系统简要说明 (6)二、格栅井操作管理 (8)三、水井系统操作管理 (9)四、调节池系统操作管理 (9)五、厌氧池操作管理 (9)六、曝气好氧系统操作管理 (9)七、回流系统操作 (10)八、沉淀池污泥系统操作 (11)九、水泵操作管理 (12)十、风机操作管理 (13)十一、电控柜的操作管理 (16)十二、安全、劳保与卫生 (16)第一部分开车计划一、污水水量废水日排放量:Q<30m3/d设计流量:q=2.5m3/h二、污水水质主要进水综合水质指标2、经处理后的污水水质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2001)一级标准。

主要出厂水质指标三、工艺流程废水经筛网截取易堵塞泵的较大颗粒的杂质后流入集水调节池进行水量和水质的均化,均化后的废水用提升泵打入初沉池中进行物化,经初步沉淀后上清液进入接触氧化池进行生化处理,处理过的污水自行流入二沉池,经二沉池沉淀过滤后上清液自行流入清水池,沉淀池产生的污泥全流入污泥浓缩池,经过浓缩后的污泥进入污泥干化场,进行脱水干化,泥渣由厂方外运作肥料,污泥浓缩池上的上清液回流至调节池。

其工艺路线如下:四、开车前的准备工作1、调试开车必须在土建施工设备安装全部完成后,经清理土建构筑物、设备、单机试车,总系统清水运转无问题后进行。

2、当装置开车后,每班每天污水、污泥等都要测定分析,为此,化验分析工作必须安排好。

3、污泥培养、驯化及试运转的药剂、污泥等都要测定分析,为此,化验分析工作必须安排好。

4、按经审查批准的设计文件所提出的定员,配全操作工、化验员等。

五、生化污泥的接种、培养与驯化由于本污水处理装置规模较大,而且宿舍、餐厅、综合楼宿舍废水中及河南污水含有较高的BOD、COD且BOD/COD比值较高、可生化性强,故生化污泥可直接培养、驯化。

第一阶段1、将污水打入处理站至出水水位线即停泵(离氧化池顶0.7m左右)。

2、开动风机,进行24小时连续曝气。

3、加入适量的葡萄糖(每组好氧箱各加10kg/天,厌氧池加12kg/天,根据现场实际测得)。

4、加入尿素适量4kg/天。

上述进水加药剂工作结束后,闷曝30分钟,取水样,化验COD,沉降比镜检,此接种曝气活化时间共需2天,若镜检生物相活,沉降比>5%,即可接入污水进行驯化、培菌。

第二阶段采用逐步增加废水处理量的办法,进行培菌、驯化工作,本阶段用间断性进水方法,每隔半天进废水一次,换水体积1/2—4/5,逐步增加。

具体步骤如下:1、关闭鼓风机出风管阀门,关机鼓风机,停止充气,静止沉淀30分钟,水泵提升废水至厌氧池,水量根据需要测出水泵开启时间,进行换水。

2、换水完成后,关闭水泵电源,停止进水,然后开动风机进行曝气,待半天后,重复以上步骤。

每次换水体积流量如下:300M3/次 Q=50M3/h400M3/次 Q=50M3/h500M3/次 Q=50M3/h3、当换水体积达5/6时,观察好氧池内生物膜生长情况,如好氧池进水端填料上所挂生物呈黄褐色,出水端呈橙黄色,则说明好氧池内生物膜已培养完毕,观察好氧池出水,进一步调整进水流量,尽量减少污泥带出。

4、检测CODcr去除率达60%时,即可开启水泵连续进水,以上阶段大约需10天左右完成(冬天时间长一些)。

5、根据污泥去除CODcr效率情况,可再酌情考虑投加葡萄糖、化肥,进一步调整BOD:N:P营养结构,控制比值详见好氧池操作管理。

六、正常运转阶段废水连续进水经曝气、沉淀、消毒全流程转7天时间,最后72小时内出水符合设计要求,本调试开车工作结束,转入生产运行操作阶段。

七、化验分析要求(1)污泥培养阶段操作人员每隔四小时作沉降比、PH、水温及镜检各一次,并作记录。

(2)连续运转阶段每隔四小时作沉降比、PH、水温及溶解氧含量各一次。

要求沉降比>5%PH 6—9水温<50C时,曝气阀相应调整(适当调小)。

溶解氧含量控制在2mg/l左右。

八、日程进度计划(1)调试开车前准备工作 9天(2)污泥接种培养驯化阶段 20天(3)连续进水正常运转 15天(4)共计 44天以上工作生产厂家已于处理站调试阶段完成。

该部分内容作为业主了解资料,如污水站发生事故,如生物菌种发生大量中毒死亡等到情况,作为紧急恢复至设备调试之参考资料,望业主了解并妥善保存。

第二部分操作规程一、污水处理站单体、系统简要说明1、校区餐厅、综合楼、宿舍、教学、行政楼等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站。

(125T/h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a.处理构筑物a.1回转式机械格栅(不锈钢制)安装于格栅槽内。

a.2集水井(钢筋砼结构)集水井后安装三台潜水泵,作污水提升用(液位控制)。

污水泵通过浮阀控制启停。

即超高液位三台泵同时工作,高液位二台泵工作,中液位一台泵工作,低液位停泵。

a.3调节池(钢筋砼结构)调节池池前安装镀锌穿孔预曝气管1组,作予曝气用,开启预曝气系统,可减少臭气,并起匀质、稳流调节水量作用。

气水比1:3a.4调节池后安装二台潜水泵,作污水提升用。

(液位控制)污水泵通过浮阀控制启停。

即高液位二台泵同时工作,中液位一台泵工作,低液位停泵。

a.5厌氧池(钢筋砼结构)厌氧池内设有立体弹性填料,作为活性污泥培养载体,从而增加了厌氧池的生化效率,由于餐厅废水中含有较多的洗涤剂,可生化性比一般污水差一些,设有填料的缺氧池可改善污水可生化性,确保好氧池高效运行。

厌氧池进水为中心筒式淹没进液a.6好氧池(钢筋砼结构)好氧池为污水处理主要处理构筑物,箱体内设朋立体填料,填料比表面积大,曝气器为中芬合资微穿孔膜曝气器,好氧池运行方式为连续曝气。

气水比1:12—15a.7回流池该处理单元主要是实现硝化液回流,箱内设两台回流潜水泵(一用一备),即好氧池硝化液通过水泵回流到缺氧池进行反硝化作用,起到了脱NH3—N作用,从而使NH3—N处理达标。

a.8沉淀池(钢筋砼结构)该处理单元主要处理好氧池中脱落的微生物膜,确保悬浮物SS及COD指标达标。

a.9消毒池(钢筋砼结构)起消毒作用,考虑未来环保指标的要求,将越来越高,故池首仍设加药消毒投配器一只,以配套今后消毒投加系统。

a.10污泥池(钢筋砼结构)污泥池起接纳沉淀池污泥的作用,经曝气消化污泥作用。

a.11机房(钢筋砼结构)为曝气氧化池、沉淀污泥提升、调节池曝气,污泥池消化污泥供气,剩余污泥处理设备,其内装有风机三台、污泥提升泵两台、污泥转移泵一台、污泥反应罐一台、絮凝剂投加装置一套、板框压滤机一台及全套电器自控设备,为污水处理站核心之所在。

二、格栅井操作管理机械格栅运行方式为自运控制,每两小时运行15分钟,并设有就地控制开关,可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强制启停。

机械格栅所清除的污物应及时运至校区垃圾站进行妥善处理,切勿长时间堆放于格栅周围,以免发臭腐败,影响工作及校园环境,应每天清除垃圾一至二次。

可根据实际情况制订清污计划。

三、水井系统操作管理集水井内设有三台潜水泵及液位控制系统,污水处理站工作人员应每天观察水位是否正常,如高水位水泵不启动,则应检查水泵是否正常工作,如发生水泵故障,应及时采取措施排除故障。

四、调节池系统操作管理调节池内设有穿孔曝气管进行予曝气,一般控制气水比1:3,调节池内设有二台潜水泵及液位控制系统,污水处理站工作人员应每天观察水位是否正常,如高水位水泵不启动,则应检查水泵是否正常工作,如发生水泵故障,应及时采取措施排除故障。

五、厌氧池操作管理对有填料的厌氧池应定期更换或根据情况添加填料。

根据填料使用年限为5—7年,应该定期察看填料生物菌生长情况,主要观察厌氧池出水情况,如污泥带出太多,则说明生长不良,应适当增加有机物,如葡萄糖、化肥等,或调整供气量。

六、曝气好氧系统操作管理1、根据每日污水实际排放量,设定好调节池污水提升泵的流量。

2、曝气好氧池污泥浓度应控制在4mg/l左右,定期测量污泥浓度,作好记录。

3、开启风机向好氧池内鼓入空气,定期测定曝气池内溶解浓度,调节空气阀门,使溶解氧浓度保持在1—2mg/l左右,气量过大或过小,对生化处理均不利。

4、定期测定曝气池污泥沉降比,曝气池污泥浓度为4mg/l,若污泥生长情况正常,沉降比应在30%左右。

(污泥指数为75)5、PH值应控制在6.5—8.5之间较好,因为生物处理在酸性条件下运行效果较差,细菌适宜在微碱性下生长繁殖较好。

6、生化处理正常运行,必须有中种养料,主要养料控制比为BOD:N:P=100:5:1。

一般生活污水均能达到该要求,但必要时,也需对BOD、N、P作测定,以调整污水营养结构,保证好氧池内微生物生长的正常环境。

7、当发生活性污泥结构松散,体积膨胀,不歇沉淀。

SVI值增高时,应及时找出原因,如有毒物质影响,溶解氧不足,PH值过低,碳、氮比失调,其它微量元素不足,如K、Ca、Mg、Fe、S、Si等都可能影响污泥性能,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

8、对污泥进行镜检,以了解微生物生长情况,好氧池填料3至4年更换一次,曝气头3至4年更换一次。

七、回流系统操作回流池内水泵与污水提升泵联动,回流水量为50—100%,应每周检查潜水泵运行情况一次,发生故障及时排除,检查方法:在潜水泵工作时用手摸回流泵出水管路是否有水流动的振动情况。

八、沉淀池、污泥系统操作沉淀池内设有定时排泥吸口。

现根据实际情况,污水处理站设定为2天排泥一次,一次排泥时间10分钟,沉淀池共有四组,每两组共用一台排泥泵,排泥泵定时将沉淀池污泥排至污泥消化池,应每周检查污泥提升泵一次,发生故障及时排除,确保排泥正常进行,防止沉淀池内污泥淤塞。

污泥池内设有曝气系统,风量已调节好,不需再作用风量调节,只需定期清理污泥剩余污泥。

(污泥池清理每年一至二次)本污水处理站设有污泥压滤系统,污泥转移泵可将剩余污泥从污泥消化池中提升至污泥反应罐,在污泥转移泵出泥管路上设有絮凝剂投加口,加药装置则通过该投加口加入聚丙烯酰胺,以使污泥形成易于脱水的絮状污泥,而絮状污泥则通过螺杆泵打入板框压滤机进行加压,从而使含水率为99.2—99.6%污泥,经压滤脱水成含水率为70—75%的脱水泥饼外运。

从而彻底解决了污泥二次污染,也保持了校区优美的环境。

污泥压滤机的操作与维护详见产品说明书。

污泥处理系统由于使用频率低,在客观上也很难做到全自动控制,所以,本处理站污泥处理系统为半自动控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8.1开启加药装置上的自来水阀门,等到加药搅拌桶内水深为50cm 深时,开启搅拌机,同时加入絮凝剂聚丙烯酰胺,至搅拌均匀后,打开搅拌桶至溶液箱的ABS阀门,将配制好的药液转入溶液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