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设计目的 (2)
二设计要求 (2)
三关键字 (2)
四设计内容 (3)
五具体步骤 (3)
<1> 道路照明的国家标准 (3)
<2> 道路照明的细节要求 (4)
<3> 主干道照明的有关曲线图表分析 (6)
<4> 次干道照明的有关曲线图表分析 (16)
参考文献资料
一:设计目的
通过对道路照明的设计首先应该学习道路照明光源种类、结构,能够根据不同的道路类型选择合适的光源;其次应用《光源原理与设计》中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对理论知识进一步的加强和巩固;
二:设计要求
1、学习DIALUX软件;
2、列出道路照明的国标,选择合适的光源及灯具;
3、道路级别有:快速路、主干路通向大型公共建筑的政府机关的
主要道路、次干路、支路,要求至少选择两种;
4、设计中应列出照明器具表、灯具的配光曲线图、渲染过后的效
果图、照度图等。
三:关键字
道路光源照度配光金属卤化物灯主干道次干道
四:设计内容
1:列出道路照明的国家标准。
2:光源灯具的选择(选用金属卤化物灯作为道路照明光源,选用单排灯具布置作为道路照明光源的排列方式)。
3:道路光源的设计(选用欧司朗单端金属卤化物灯HQI-BT 400W/D)。
4:有关参数的测试(光源的配光曲线、照度图,和每条道路的测光结果)。
五:具体步骤
<1>:道路照明的国家标准(如表1)
<2>:道路照明的细节要求
1 道路照明的分类
a:根据道路的使用功能,道路照明可分为主要供机动车的使用的机动车交通道路照明和主要供非机动车与行人的道路照明两类。
b:机动车道路交通照明应按快速路与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分为三级。
2 道路照明的评价指标
a:机动车交通道路照明应以路面平均亮度(或路面平均照度)、路面亮度总均匀度和纵向均匀度(或路面照度均匀度)、炫光限制、环境比和诱导性为评价指标。
b:人行道路照明应以路面平均度、路面最小照度和垂直照度为评价指标。
3 光源的选择
a: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应该采用高压钠灯。
b:居住区机动车和行人混合交通道路宜采用高压钠灯或小功率金属卤化物灯。
c:市中心、商业中心等对于颜色识别要求较高的机动车交通道路可采用金属卤化物灯。
d:商业区步行街、居住区人行道路、机动车交通道路两侧人行道可采用小功率金属卤化物灯、细管径荧光灯或紧凑型荧光灯。
4 照明方式
a:道路照明设计应根据道路和场所的特点及照明的要求,选择常规照明方式或高杆照明方式。
b:常规照明灯具的布置可分为单侧布置、双侧交错布置、双侧对称布置、中心对称布置和横向悬索布置五种基本方式(如图1)采用常规照明方式时,应根据道路横断面形式、宽度及照明要求
进行选择。
(图1)常规照明灯具布置的五种基本方式(a)单侧布置(b)双侧交错布置(c)双侧对称布置(d)中心对称布置
(e)横向悬索布置
5 标准灯具的安装高度、间距要求(如表2)。
配光类型截光型半截光型非截光型
布置方式安装高
度H(m)
间距
S(m)
安装高
度H(m)
间距
S(m)
安装高
度
H(m)
间距
S(m)
双侧对称式
布置H≥0.5
Weff
S≤3H H≥0.6
Weff
S≤
3.5H
H≥0.7
Weff
S≤4H
6 截光型、半截光型、非截光型的具体介绍。
a:截光型灯具:
灯具的最大光强方向与灯具向下垂直轴夹角在0°~65°之间,90°角和80°角方向上的光强最大允许值分别为10cd/1000lm和30cd/1000lm的灯具。
且不管光源光通量的大小,其在90°角方向
上的光强最大值不得超过1000cd。
b:半截光型灯具:
灯具的最大光强方向与灯具向下垂直轴夹角在0°~75°之间,90°角和80°角方向上的光强最大允许值分别为50cd/1000lm和100cd/1000lm的灯具。
且不管光源光通量的大小,其在90°角方向上的光强最大值不得超过1000cd。
c:非截光型灯具:
灯具的最大光强方向不受限制,90°角方向上的光强最大值不得超过1000cd的灯具。
<3>主干道照明的有关曲线图表分析
3.1 照明器具
3.2灯具资料
3.3 计划日期
3.4 辉度图
3.5 配光曲线
3.6 照度曲线
3.7效果图
3.8测光结果
街道 1 / 测光结果维护系数: 0.50 比例 1:279
评估区域道路 1
长度: 25.000 m, 宽度: 7.000 m
网格: 10 x 6 点
从属的街道环境因素: 道路 1.
柏油: R3, q0: 0.070
选择的照度等级: ME4a (所有的光度要求均已得到满足。
)
平均辉
度[cd/m
²] U0 Ul TI [%]
周边照
度系数
计算
得出
的实
际值:
0.81 0.8 0.8 3 1.0 按等
级设定的数值:
≥
0.75
≥ 0.4 ≥ 0.6 ≤ 15 ≥ 0.5
已满
足/未
满足:
评估区域道路 2
长度: 25.000 m, 宽度: 7.000 m 网格: 10 x 6 点
从属的街道环境因素: 道路 2. 柏油: R3, q0: 0.070
选择的照度等级: ME4a (所有的光度要求均已得到满足。
)
平均辉
度[cd/m
²] U0 Ul TI [%]
周边照
度系数
计算
得出
的实
0.84 0.8 0.7 3 1.0
按等
级设定的数值:
≥
0.75
≥ 0.4 ≥ 0.6 ≤ 15 ≥ 0.5
已满
足/未
满足:
评估区域自行车道 1
长度: 25.000 m, 宽度: 2.500 m
网格: 10 x 3 点
从属的街道环境因素: 自行车道 1.
选择的照度等级: S2
(所有的光度要求均已得到满
足。
)
平均照度 [lx] 最小照度 [lx]
计算得出的实
际值:
14 11 按等级设定的
数值:
≥ 10 ≥ 3 已满足/未满
足:
评估区域自行车道 2
长度: 25.000 m, 宽度: 2.500 m
网格: 10 x 3 点
从属的街道环境因素: 自行车道 2.
选择的照度等级: S2
(所有的光度要求均已得到满
足。
)
平均照度 [lx] 最小照度 [lx]
计算得出的实
际值:
14 11 按等级设定的
数值:
≥ 10 ≥ 3 已满足/未满
足:
评估区域人行道 1
长度: 25.000 m, 宽度: 2.000 m
网格: 10 x 3 点
从属的街道环境因素: 人行道 1.
选择的照度等级: CE5
(所有的光度要求均已得到满
足。
)
平均照度 [lx] U0
计算得出的实
际值:
13.3 0.8 按等级设定的≥ 7.5 ≥ 0.4
已满足/未满
足:
评估区域人行道 2
长度: 25.000 m, 宽度: 2.000 m 网格: 10 x 3 点
从属的街道环境因素: 人行道 2.
选择的照度等级: CE5
(所有的光度要求均已得到满
足。
)
平均照度 [lx] U0
计算得出的实
际值:
13.3 0.8 按等级设定的
数值:
≥ 7.5 ≥ 0.4 已满足/未满
足:
<4>:次干道照明的有关曲线图表分析
4.1照明器具
4.2 灯具资料
4.3 计划日期
4.4 辉度图
4.5 配光曲线
4.6 照度曲线
4.7 效果图
4.8 测光结果
参考文献: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