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一阶段专题五第1讲化学实讲义验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
第一阶段专题五第1讲化学实讲义验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
返回
5.狠抓实验细节,注重表达能力 在实验试题中考查实验操作细节已成为间接考查考生动 手能力的一种形式,也是目前考生实验得分低的主要原因。做 化学实验题,对一些操作细节的描述往往会漏答,特别是一些 新题型。因此平时应注重训练文字表达能力,能正确简练地表 达实验操作过程、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平时养成良好的习惯。 题目解答完,应对照参考答案分析题目解答的要点,分析自己 答案存在的问题,训练规范解题的能力,这是提高化学成绩的 有效途径。描述实验现象应比较反应前后的色、味、态的变化, 全面描述。实验设计型简答题,一定要注意表达的科学性、准 确性、有序性、要符合实验常规,一般的简答顺序是:“操作 →现象→结论”,不能只有操作没有结论。
返回
3.从定性到定量,发展创新能力 将定性实验改为定量实验,要求考生运用已有知识, 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进行分析,用尽可能多的方法来 设计实验方案,并对各方案从操作的可行性、实验结果的准 确性进行分析评价。如检验氧化钠中是否含有过氧化钠→定 性实验,若改为设计实验方案测定氧化钠中过氧化钠的质量 分数,则为定量实验。
返回
返回
1.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2.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 志,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3.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检验、分离和提纯,了解常见离 子的检验方法。
返回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高考的必考内容,题型主 要以选择题和填空题为主,也常常在综合实验题中以填空题和 简答题的形式出现。考查内容主要有:仪器的使用方法,溶液 的配制,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药品的取用,实验安全以及混 合物的分离、提纯方法等。近几年高考中特别注重了对常用仪 器的创新使用以及教材实验的改进等顾] 现有下列仪器:
返回
1.(2)(5)(6)(10)(12)仪器的名称为 蒸发皿 、蒸馏烧瓶 、 漏斗、 分液漏斗 、 酸式滴定管 。
返回
3.联系实际、尝试开放 联系实际体现在题目常与工业生产相关,尝试开放体 现在试题设计常给出多余的实验条件,不限定实验条件与方 法,由不同条件组合或选择,由于考生视角和思维方式的差 异,从而可得到不同的实验过程或结论。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既突出了综合和规范,又突出了实际和开放。
返回
1.重视实验“双基”、奠定创新的基础 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知识的载体作用,离开了知识和技 能的积累,能力很难形成。分析历届高考实验题,可以发 现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基础知 识和基本技能,要求学生必须做到:正确理解,有序贮存, 合理使用。
返回
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有: (1)实验基本常识(常用化学仪器分类及其使用方法,试 剂的保存和存放等。) (2)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药品的取用及称量、物质的溶 解及加热、物质的分离及提纯、仪器的安装及洗涤等) (3)常见气体的制备和收集(试剂、原理、装置、净化、 收集、检验、吸收等。) (4)物质的检验(常见气体,阴、阳离子的检验等)。
返回
从近三年新课程改革省份高考化学实验试题的考查来看, 试题已趋向于稳定,题目的难度并没有明显增加,但加强了 对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基本操作、实验数据分析和推理、实 验方案的设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注重与生活和 实际的联系,这种考试变革方向有助于教师和学生跳出题海, 把新课标理念落到实处。高考对实验内容的考查有以下几个 特点:
返回
1.源于教材、突破教材 近年高考实验试题内容多源于教材中演示实验、学生实验 或课后实验习题,但并非简单的重复,而是通过对实验原理、 实验操作、实验问题等进行深度挖掘,以装置的改进,仪器、 试剂、原理、方法和问题角度的变换和新信息的迁移等形式来 命题。 2.突出基础、力求创新 近年高考化学实验试题虽然具有形式比较新、反应装置新、 化学反应新、设问角度新、题目立意新等特点,但基于中学阶 段教学的基础性,回答问题所需的知识仍然是基础的化学知识。 体现在运用化学实验基础知识进行物质鉴别及对实验现象的表 述与解释,或利用常见的仪器或装置来完成规定的化学实验。
返回
4.开展方案设计,强化创新能力 化学实验设计是中学化学学习的最高目标,通过实验的设 计,可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创新能力。 实验方案设计的一般程序是: 实验课题―→设计方案―→讨论方案―→实验操作―→分 析评价―确―定→最佳实验方案。
如设计以铝屑为主要原料制备氢氧化铝的方案,并从操作 的方便、试剂的用量等角度筛选出最佳方案。
精品
第一阶段专题五第 1讲化学实验常用 仪器和基本操作
返回
返回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培养考生科 学态度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也是考生将来从事科学研 究的基础。因此,实验内容的复习是高三化学二轮复习的 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化学实验内容复习的有效性,实 验流程的有序化,关键是要掌握高考化学实验所考查内容 的特点和命题趋势,积极探索实验命题规律,努力提高有 关实验题的解答能力。
返回
[定量思考]:假定烧瓶容积为250 mL,玻璃导管顶端到烧杯 液面的高度是35 cm,胶头滴管能挤出0.5 mL水, 则多大溶解度的气体才能做喷泉实验?(答:气 体溶解度≥1)
[思维拓展]:除上述通过气体溶解来减少瓶内压力形成喷 泉外,还可以采用哪些途径?(如:在烧瓶外包冰块,通过降 温而使压强减小;在胶头滴管处接一空针筒,往外拉内筒,通 过扩大容器体积来减少压强;用手或热毛巾等将烧瓶捂热, HCl、NH3气体膨胀,使气体通过导管与水接触而形成喷泉)
返回
2.拓展课本实验,培养创新的能力 课本中的实验,考虑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许多实 验还“留有余地”,在化学实验总复习时,应当对其改进、完 善、拓展,增强实验的探究性,使之更贴近对实际问题的解 决,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 如在复习极易溶于水的气体(HCl、NH3)的喷泉实验时, 可以按以下程序对其进行下列探索和拓展: [原理分析]:HCl、NH3能形成喷泉实验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