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1 化学实验仪器和基本操作

专题1 化学实验仪器和基本操作


4.分离、提纯仪器
仪器图形
与名称 主要用途 (1)向小口容器 中转移液体(2) 加滤纸后,可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1)制作过滤器时,滤纸紧贴漏斗 壁,用水润湿,注意不得留有气 泡(2)滤纸低于 漏斗 边缘,液体低
过滤液体
(1)用于随时添
于 滤纸 边缘
(1)使用前要检验口部和活塞处是 否渗漏(2)分离液体时,下层液体 由 下口放出 ,上层液体由
①使用前要 检查是否漏水 ; ②“0”刻度在上; ③精确度0.01 mL; ④A用来量取 酸性 溶液和 强氧化性 溶液, B用于量取 碱性 溶液; ⑤要先用 待装液润洗 再装溶液。
(4)
(5)
①称量前先要调零; ②左盘放 物品 ,右盘放 砝码 ; ③精确度是 0.1 g; ④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易潮解、 腐蚀性药品如NaOH等应放在 小烧 杯 中称量。
专题1
化学常用仪器与基本操作
化学实验常见仪器及使用
1.加热仪器——酒精灯
(1)加热时用 外 焰加热; 2/3 ,不少于1/4 ; (2)酒精灯中的酒精量不超过容积的 (3)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 (4)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5)用完酒精灯,必须用 灯帽 盖灭:用 烧杯 、 试管 溶解, 振荡 、 搅拌 、 研碎、升温等可加快溶解速度,但AlCl3、FeCl3等易水 解的盐不能用 加热 法。 (2)液体:凡与浓H2SO4混合,都必须将浓H2SO4慢 慢地沿器壁倒入另一液体中,如浓H2SO4的稀释,浓 H2SO4与浓HNO3的混合(制硝基苯),浓H2SO4与酒精的
⑤硫黄用热NaOH溶液或 CS2 洗涤。
⑥MnO2用 热浓盐酸 洗涤。
3.仪器的连接与装配
(1)要求:整洁美观,大小比例搭配得当。 (2)顺序:从 下 至 上 ,从 左 到 右 (拆卸则相反)。
①玻璃管插入橡皮塞:沾水润湿,转动插入 ②连接玻璃管和橡皮管:管口平圆,沾水润滑 (3)方法 ③在容器口塞橡皮塞:双手平拿,旋转塞紧 ④在铁架台上固定仪器:高低适宜,方向正确
混合(再加乙酸制乙酸乙酯)等。
(3)气体的溶解: ①溶解度不大的气体(Cl2、CO2、H2S),可用图一装
置。
②易溶于水的气体(HCl、HBr、NH3),可采用图二 防倒吸装置。
6.物质的加热
(1)固体的加热: ①试管口要略 向下 倾斜,防止生成的水倒流,引起 试管 炸裂 ; ②先给试管 均匀 加热,受热均匀后再 固定 在药品
A.蒸馏时,将温度计的水银球插入液面下
(
)
B.称量时,将硫酸铜晶体直接放在天平右盘上称量 C.加热时,将烧杯、试管直接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D.闻气时,将少量的气体用手轻轻扇入鼻孔中 解析:A项:温度计的水银球应置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附近; 选项B:不能将药品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称量,且物品应放 在左盘上;选项C:烧杯应垫上石棉网加热;选项D: “扇
的安全意识,对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的识别,实验室一 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实验操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 问题,错误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或实验现象造成的影 响等。
[例]
(2012· 福建高考)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 A.易燃试剂与强氧化性试剂分开放置并远离火源
B.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
C.在50 mL量筒中配制0.100 0 mol· -1碳酸钠溶液 L D.金属钠着火时,用细沙覆盖灭火
然后直立后将塞子旋转180°再倒立观察。②分液漏斗和滴定管;
要检验活塞处是否漏液,若在分液漏斗中萃取溶液还要检验上口 部的塞子是否漏液。
3.使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实验者将砝码和物品放 反了,称量结果一定不准确吗?
提示:不一定。当没使用游码时,所称量结果是准
确的,若使用了游码,则物品的实际质量等于砝码质量 减去游码质量。 4.准确量取20.00 mL的KMnO4溶液应选用酸式滴 定管,为什么?
(1)不宜盛放易挥发物,盛 碱性物质时还应改用软木塞
液体 砂的玻璃塞(2)用于贮存
_____药品。有无色和棕 色,棕色的常用于存放见 光易分解的药品
或橡皮塞
玻璃 (2)盛放氧化性药品时一定
要用 塞
仪器图形
与名称
主要用途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①胶头滴管使用时不要将
滴瓶:用于盛放少 液体吸入胶头内,不能平 量液体药品胶头滴 置和倒置;滴液时不可接 管:用于吸取和滴 触器壁;用后立即洗净, 再去吸取其他药品②滴瓶 加液体 上的滴管与滴瓶配套使用, 不可互换
部位加热。
(2)液体的加热: ①加热前,先把玻璃容器外壁的水 擦干 ,以免炸 裂试管;用试管夹夹住试管 中上 部,管口 向上 倾斜, 不得对人,以防液体沸腾时溅出烫伤人。
1 ②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3 。
(3)加热的方式: 加热方式 直接加热 隔石棉网加热 浴热(水浴、油 适应范围
瓷质、金属质或小而薄的玻璃仪器(如
酸加入到密度小的浓硝酸中,否则会发生危险。
答案:(1)× (2)× (3)× (4)√ (5)×
考点
考频
命题指数 ★★★
一、化学实验操作和安全常识 3年10考
二、化学试剂的保存
三、装置气密性的检验
3年8考
3年5考
★★★
★★
化学实验操作和安全常识
实验操作和安全问题在高考实验中极易出现,近年
来高考对该知识点的考查有加强的趋势,主要考查考生
加液体(2)萃取、
分液
上口倒出 ____________
仪器图形
与名称
主要用途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1)一般选择与杂质气体反应的
除去气体中的杂质
试剂作吸收液(2)装入液体量不
宜超过容积的2/3(3)气体的流向 长进短出 为__________
用于干燥或吸收某
(1)注意干燥剂或吸收剂的选择 些气体,干燥剂为 (2)一般为 大口 进气,小口 出 粒状、常用无水 气 CaCl2、碱石灰 常用于分离 下进上出 沸点相差较大 _____________的 冷却水的流向应“ ” 互溶液体混合物
[解析] 易燃试剂往往具有非常强的还原性,遇到强氧化剂时
易燃烧,A项正确;氨气溶于水后溶液显碱性,能使红色石蕊试纸 变蓝,B项正确,量筒只能用来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而不能用来配 制溶液,C项错误;金属钠以及燃烧生成的过氧化钠都易与水和二 氧化碳反应,故着火时用细沙灭火,D项正确。
[答案]
C
[例]
(2010· 北京高考改编)下列物质与常用危险化学
[自测自评] 1.下列洗涤仪器的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
A.在容量瓶内将苛性钠溶解,以配制某浓度的氢氧化 钠溶液 B.用稀盐酸洗涤长期存放石灰水的试剂瓶 C.用烧碱溶液洗涤久盛明矾溶液的试剂瓶 D.用稀硝酸洗涤做过木炭还原氧化铜的试管 解析:容量瓶不能用于溶解固体,应在烧杯中进行该
项操作。
答案:A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仪器图形 与名称
主要用途
(1)液固或液液间的反应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 项 (1)加执时,应放在
器(2)蒸馏或分馏液体(3) 石棉网上加热,使 用于条件严格的有机反 三颈圆底 应(4)窄口用来防止溶液 烧瓶 溅出或是减少溶液的蒸 发,可配合橡皮塞连接 其受热均匀(2)使用 时,注意磨砂接口 的密封(3)注入的液 体不超过其容积的
2.可加热仪器
1/3 略向下倾斜
坩埚钳 石棉网
坩埚钳
1/3~2/3
颈旋摇
玻璃棒
3.计量仪器
①读数时要 平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
(1)
②无“0”刻度,刻度由下而上; ③精确度为 0.1 mL; ④选取规格要遵循“大而近”; ⑤不可加热,不可作反应容器,不可用于溶液 的稀释。
闻”气体能有效防止有毒气体对人体的伤害,正确。
答案:D
3.判断下列说法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需先用蒸馏水润湿试
纸。 ( )
(2)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带玻璃塞的玻璃瓶中。 ( )
(3)直接在托盘天平的托盘上称量10.75 g NaOH固体。
(
)
2 (4)蒸馏时蒸馏烧瓶中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容积的 , 3 液体也不能蒸干。 ( )
其它的玻璃器材
2/3
[思考探究]
1.标明使用温度的仪器有哪些?
提示:容量瓶、滴定管、量筒都属于计量仪器,都是在20℃
时标定的相应容积的刻度线,故应在20℃时读数。 2.使用前需检验是否漏液的常见仪器有哪些?如何检验? 提示:①容量瓶:检验口部的塞子是否漏液。方法:加入水 塞上塞子,用食指摁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瓶倒立观察,
试管)等 较大的玻璃反应器(如烧杯、烧瓶等) ①需严格控制温度的(如硝基苯的制备) ②需反应混合液静止的(如银镜反应) ③蒸馏沸点差较小的混合液
浴、砂浴等)
[思考探究]
1.取用药品时,应遵循节约的原则。多余的药品一般不 能放回原瓶,但有些药品要放回原瓶。请问哪些药品要放回 原瓶,为什么? 提示:钾、钠、白磷等,因随意丢弃易引起火灾等安全 事故。 2.pH试纸能否润湿?润湿后将会产生怎样的偏差? 提示:pH试纸湿润相当于稀释待测溶液,测定酸性溶液 的pH时,测得值偏大;测定碱性溶液的pH时,测得值偏小; 测定中性溶液的pH时,则无影响。 3.水浴加热的优点是什么? 提示:(1)便于控制反应的温度;(2)使反应混合物受热均 匀。

(2)
①所测量的温度要在温度计量程范围内; ②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水银球部位应 浸在液体内 ;测量蒸气温度时,应使温度 计的水银球部位置于蒸馏烧瓶支管口 处; ③不能代替玻璃棒使用,温度计的水银球 部位也不能接触容器壁。
(3)
①使用前要 检查是否漏水 ; ②加液体用 玻璃棒 引流,当液面距刻度线1~2 cm 时改用 胶头滴管,加液体至 凹液面最低处与刻 度线相切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