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
摘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学院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适应人才的需要。
并且职业学院越来越多,招生规模越来越大,新的形势,对职业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
职业教育有其特殊性,那就是具有显著地实践性、技能性以及职业性,若想搞好职业学院的学生管理工作,不仅要从专业课程的设置上考虑、更要加强操作能力训练,以保证学生就业后具有较好的实际工作能力,还要注意学生的思想教育。
本文就职业学院学生管理工作,应注意的问题作一些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职业学院学生管理工作
1.新时期职业学院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1.1职业院校学生本身的特殊性,使学生管理工作面临难题
职业院校学生的素质良莠不齐,一些学生感觉就业前景渺茫,特别一些高中毕业生,高考成绩一般,很容易使部分学生自暴自弃依据自己的高考成绩给自己定位,这样给学生管理面临很多难题。
另外,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职业院校的学生认为名牌大学的学生就业形势更好,并且很多学生来自农村,没
有什么社会关系,一入校就担心自己找不到工作,担心就业问题,如果这种压力不能正确的释放与解决,将会影响到学生健康的成长。
1.2职业院校现行管理墨守成规,缺乏个体灵活性、创新性
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通常一成不变,只强调统一,不注意个体差异性。
因材施教体现在教育的各个方面,同样体现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因此,管理制度应该针对学生个体。
而在现实中,规则制度制定以后长期不变,并且有些制度并不适合全部的学生,这样使学生管理工作面临很多难题。
因此,学生管理工作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
1.3固定单一的管理主体,缺乏创新管理
在职业院校中,把学生管理工作和其他工作相分离,认为辅导员,班主任和负责学生管理的教师负责学生管理,其他部门的老师和学生管理无关。
但是学生管理工作内容之繁之杂,不是少部分人能做好的。
最后导致他们工作量繁重但收效甚微。
虽然有些学生干部会分担一些管理工作,但大多是老师指定分配的,这样很难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学生管理能力的提高,创新型的管理模式更难形成。
1.4管理过严或过松,没有把握好管理的度
在职业院校中,学生管理工作长期以来面临着一个问题,如何在学生管理中把握一个度的问题。
我们常会听到职
业院校的老师抱怨和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的学生特别难管,他们不知道如何去管,特别容易出现两个极端:一是管理过严。
有些老师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虽然付出很多、身心疲惫,但效果不明显。
并且有些老师不能以学生为主体,一味的使用一些硬性强制性的管理方式,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不到发挥,使学生完全丧失自我,处于被动的地位,从而产生逆反心理,学生抱怨、指责声不断。
所以一些非暴力性不合作行为频繁出现。
二是管理过松,过分放手。
由于职教学生的自制力比较差,自我管理能力差。
有些老师实行放手管理,导致学生更难管理,问题频发。
1.5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给学生管理带来了挑战
随着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学生的生活、学习方式也受到很大的影响。
对学校管理理工作而言,给学生也带来很大的影响。
虽然有一些积极的影响。
但网络上的凶、色等不健康的信息也极大地的冲击着学生,并且网络具有特殊的虚拟性、隐蔽性,也给学生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
2.探索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方法
2.1深化学生管理内部改革,转化管理方式,增强管理实效性
如何更好的提高学生管理水平,重要的一方面就是管理内部改革,形成清晰的管理格局、明确的职责,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
学院在学生管理中除了要制定制度实行一些刚性管理,同时还要运用柔性管理。
什么是柔性管理?是指人们在非强制方式的作用下,运用内心潜在的说服力把意志力转变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辅导员、教师和学院领导多去教室、寝室、同学生多谈心多交流。
使管理的时效性增加。
2.2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制定职业院校的管理制度时,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注意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坚持以人为中心,只有这样,制定出来的管理制度才能更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才能更大程度的挖掘出学生个人的内在的潜能,才能不断的发展完善个人。
职业学院学生管理工作中,要注意转换管理模式,建立新型的服务型的管理模式,规范健全的服务制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把服务好学生,有利于其成长成才作为目标,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设立良好的服务平台,重点是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从而建立科学的服务体系、完善的服务方式、良好的服务队伍,这样培养出来学生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才是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
2.3加强就业观和就业技能的培训,解决学生思想压力
在职业院校中,就业问题不仅是学生比较关心的问题而且也是学院本身比较关注的问题,因为就业的好坏直接关
系着学院的前途和命运。
因此,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应注意教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教育学生在校要认真学习真本领,掌握硬技能,只有这样工作问题不难解决。
其次,学院须要审时度势,随时注意课程的安排,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使学生所学知识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社会的发展。
再次,注意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发展指导,建立多元化的咨询辅导体系。
建立健全学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就业指导部门也需进一步完善。
2.4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教师不仅有高深的知识素养,而要善于育人。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个性,有循循善诱的,也有简中粗暴的,有“春风化雨”的,也有“疾风暴雨”的;…而对于每一个教师来说,不同的方式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是不同的,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更有利于优秀学生的培养,这也是衡量教师是否适应教师职业的标准。
因此,教师应努力用适应职业要求的教书育人方式方法教育学生,培养他们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
2.5完善校园管理制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规范学生网络行为
加强制度建设,只有制定出完善的管理制度,才能培养出具有完善的优秀的综合素质高的学生。
要全面建设学校文化,要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建立格调高雅的校园环境,陶冶人的情操,培养蓬勃向上的校园精神,配合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话动,完善校园制度,构建良好的道德情操,这在校园网络建设与管理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学校的全面发展。
促进文明健康上网,校园网络文明建设得到全面发展。
总之,学生是学校的核心,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把这种理念放进学生管理中是必需的。
职业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是影响学校的教学与生活秩序是否正常的重要一方面,正确的有效地科学管理,是学校整体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
学生管理要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出发,科学有效地创造性地进行管理,不断改革与创新管理模式,进行积极向上“三观”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正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概论[M].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
[2]盖晓芬著.现代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管理模式[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9)
[3]朱开炎.生本教育体系的生命发展整体观[J].现代教育论丛,2004(1)
[4]李巧萍.生本教育理念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J].
现代教育论丛.2002.
[5]吴启华.坚持以人为本,创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