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分析作业布置(2011秋冬)
第三次作业离线(第7章~第10章)
四、名词解释(共4题,每题3分,共12分)
1. 反相离子对色谱法——指在流动相中添加适宜离子对试剂(待测组分的反离子),在一
定pH 条件下,与呈离解状态的被测组分作用,生成离子对结合物,从而改善被测物分离效果的方法。
2. 效价测定法——系以国家生物标准品或生物参考品为对照,用体内法或体外法测定供试
品的生物学活性,并标明其活性单位的一种分析方法。
3. 企业标准——药品生产企业为了品牌创优、市场竞争而自行制订用于控制其药品质量的
标准。
属于企业内部药品质量标准,非法定标准,仅在本厂或本系统的管理上有约束力。
4. 中药饮片——由原产地采收加工的中药材,经切制、炒制或蒸、煮、煅等炮制加工处理
后,称为中药饮片。
五、问答题(共2题,每题8分,共16分)
1、 试述HPLC 法系统适用性试验内容、测定方法与要求。
答:HPLC 法的系统适用性试验内容包括:理论板数(n )、分离度(R )、重复性和拖尾因子(T )。
测定方法与要求如下:
n =16(t R /W )2或2
2
/)(
54.5h R W t n =,n 应符合各品种项下规定;
W
W t t R R R 2
1)(212+-=
或)
(70.1)(22/,22/,112h h R R W W t t R +-=
,R 一般≥1.5;
1
h
0.052d W T =
,峰高定量时T 应在0.95~1.05;
重复性:取对照液,连续进样5针,测定峰面积的RSD ,应≤2.0%。
2、 说明色谱内标法定量的操作方法与计算。
答:配制两个溶液:校正因子测定液和样品测定液。
校正因子测定液由已知浓度的对照品和内标物质组成;样品测定液由待测样品和内标物质组成。
同法进行色谱测定,记录相应的色谱峰面积。
根据校正因子测定液中A
对
和A
内
,以及已知浓度C
对
和C
内
,计算校正因子(f ):
对
对内内C A C A f //=
;根据样品测定液中A 样和A 内,以及内标浓度C 内和校正因子f 值,计算样
品测定液中待测物浓度(C
样
)''/内
内
样样C
A
A f C ⨯
=,再根据样品测定液的稀释倍数和样品称
样量,即可求得样品的百分含量。
六、计算题(共3题,每题8分,共24分)
1. 混合物中两组分A 和B 在25cm 长的色谱柱上的tR 分别为15.40min 和17.83min ,而两个峰宽分别为0.423cm 和0.505cm ,纸速0.5cm/min ,求A 、B 两组分峰的分离度。
答:两峰的分离度:=+-=
5
.0/)423.0505.0()40.1583.17(2R 2.619
2. 氢化可的松片的含量测定:取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无水乙醇稀释成每1mL 中含0.202mg 的溶液。
精密量取该溶液和炔诺酮无水乙醇溶液(0.1mg/mL 内标溶液)各5mL ,置100mL 量瓶中,加无水乙醇至刻度,取10μL 注入液相色谱仪。
另取本品20片,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氢化可的松20mg ),置100mL 量瓶中,加无水乙醇约75ml ,振摇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
精密量取续滤液5ml ,置另一100mL 量瓶中,精密加入内标溶液5ml ,加无水乙醇至刻度,同法测定,按内标法计算含量。
已知:片剂规格10mg ,20片重1.022g ,称取片粉98.5mg ,测得对照液中氢化可的松和内标的峰面积分别为5467和6125,样品液中两者的峰面积分别为5221和6122,求本品相当于标示量的百分含量? 答:氢化可的松相当于标示量%=
=⨯⨯
⨯⨯
%10010
/1020/022.15
.98100
202.06125
/54676122/52213
100.1%
3. 复方酮康唑乳膏中酮康唑的含量测定:按HPLC 法,取本品约 4 g ,精密称定(
4.1125g ),加无水乙醇适量,水浴加热使溶解,并稀释至50.0ml ,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0 μl ,注入液相色谱仪;另取酮康唑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无水乙醇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 ml 中含0.805 mg 的溶液,摇匀,同法测定。
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
测得对照液中酮康唑峰面积为510;供试液中酮康唑峰面积为502。
已知乳膏规格:10mg 酮康唑和0.25mg 丙酸氯倍他索/g ,计算酮康唑相当于标示量的百分含量?
答:酮康唑相当于标示量%=%10010
1125.450510
805
.0502⨯⨯⨯
⨯=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