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员考试试卷★ 1.下面所列词组中与“审核方-受审核方”具有相同规律的是()(A)校长-教师(B)检测机构-企业(C)经理-营业员(D)公务员-改革★2、同体废物处置的“三化"原则是指()。
(A)减量化、资源化、缩小化(B)减量化、生活化、无害化(C)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D)定量化、资源化、无害化3、组织与外部相关方交流的信息不包括()(A)有关组织对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要求(B)组织的环境方针(C)组织的应急联络计划(D)组织的员工劳保用品领用规定4、对于工业噪声的控制,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隔声降噪(A)消声降噪(A)减震降噪(A)以上三种均可5、GB/T24001-2004标准4.5.1要求,程序中应规定形成文件的有()(A)污染物监测结果、运行控制、目标和指标符合情况的结果(B)运行控制、目标和指标符合情况的结果(C)环境绩效、运行控制、目标和指标符合情况的信息(D)环境绩效、运行控制符合情况的结果6、文件是信息及具承载媒休,其中承载媒体可以是()。
(A)照片或标准样品(B)汁算机磁盘、光盘或其他电子媒体(C)纸张(D)以上全是7、下列答案中最符合GB/T24001-2004标淮4.3.2要求的表述是().(A)适用于组织的法律法规(B)识别适用于组织的法律法规和其他应遒守的要求(C)识别适用于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环境因素的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并确定这些要求如何应用于组织的环境因素(D)识别适用于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环境因素的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8、下列哪-项是预防措施()。
(A)消除已发生的不符合所采取的措施(B)消除潜在不符合原因所采取的措施(C)消除内审中发现的不符含所采取的措施(D)消除不符合发生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9、按照GB/T24001-2004标准4.2条款的要求环境方针应传达到()。
(A)组织内的所有员工(B)所有代表组织工作的人员(C)所有为组织工作的人员(D)(B) + (C)10、GB/T24001-2004标准4.5.1要求对()进行例行监测和测量(A)污染物的关键特性(B)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运行(C)可能与环境因素有关的活动(D)对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运行的关键特性11、以下不属于污染预防的是()。
(A)材料替代(B)工业污水处理后循环利用(C)生活垃圾外运(D)固体废弃物分类收集处理12、组织未定期评价适用法律法规的遵循情况,这不符合GB/T24001-2004标准哪一条款的要求?()(A) 4.5.1 (B) 4.3.2(C)4.5.2 (D) 4.613、某公司已将危险化学品意外泄漏确定为重要环境因素,化学品泄漏应急响应程序培训的人员应包括危险化学品的()a采购人员 b运输人员 c仓库保管人员 d使用人员(A)c+d(B)a+c+d(C)a+b+c(D)a+b+c+d14、组织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环境管理体系所必要的资源是指()。
(A)人力资源和专项技能(B)基础设施(C)技术和财力资源(D)A+B+C15、报据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不分行业和污水排放方式,也不分受纳水体的功能类别,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是()(A)含石油类的废水(B)含苯胺类的废水(C)含铜、锌的废水(D)含铅、镍的废水16、制定和实施一个或多个方案是成功的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的一个关键因素,制定和实施方案的最主要目的是()。
(A)规定和落实环境管理的职责和作用(B)用于实现组织的环境目标和指标(C)规定和执行实现环境绩效的方法、措施和时间安排(D)规定可测量的环境绩效参数,以验证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结果17、GB/T24001-2004标准4.5.3要求组织评审所采取的()的有效性。
(A)纠正措施(B)预防措施(C)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D)信息交流方式18、下列哪项表述最符合GB/T24001-2004标准4.6关于管理评审的输入要求()(A)内部审核的结果、组织的环境绩效、目标和指标的实现程度(B)内部审核和合规性评价的结果、目标和指标的实现程度、组织的环境绩效(C)外部相关方的抱怨、法律法规的变化情况、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状况(D) B+C19、无组织排放是指大气污染物()(A)低矮排气筒的排放(B)不经过排气简的无规则排放(C)杂乱无章的排放(D)(A) + (B)★20、污染预防可包括()。
(A)源消减或消除(B)将污染严重的工序外包(C)材料或者能源替代,再利用、恢复、再循环、回收和处理(D)(A) + (C)★ 21、按照GB/T24001-2004标准要求,组织对所使用的环境标淮样品应()(A)予以冷藏保存(B)进行管理以满足文件控制的要求(C)标识其来源(D)建立报废批准制度★22、为满足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当识别环境因素时应考虑()(A)组织活动、产品、服务全过程(B)织织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索(C)仅在现场范围之内产品的环境因索(D)所有上述答案23、GB/T24001-2004标准4.4.5条款要求组织应做到()(A)对于标准中要求文件化的内容全部形成书面文字(B)对于环境管理体系中的书面和电子形式的全部文件加以妥善管理和控制(C)由于管理的方便,重点环境岗位上的作业指导书可以放在部长办公室中(D)建立--套控制和管理文件的程序,规定文件的标识、存放、保护、检索、留存和处罝内容24、置于容器中的废弃液体危险化学品的污染防治,适用于()。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5、相关方是指()(A)与组织的环境绩效有利益关系的个人或团体(B)政府机构(C)受组织污染物排放影响的社区居民(D)上述答案均不完全26、GB/T 24001-2004标淮的总目的是支持环境保护和()。
(A)社会和谐发展(B)污染预防(C)减少污染(D)发展经济27、组织定期对环境法律法规遵守情况进行评价,这是GB/T24001-2004哪个条款的要求?(A) 4.3.2 (B) 4.5.2(C) 4.6 (D) 4.5.128、控制重要环境因素的途径包括()(A)制定目标、指标和方案(B)运行控制(C)应急准备和响应(D)A+B+C29、为了实现环境方针的承诺,下列更适合描述坏境指标的是()(A)XX工艺过程材料利用率去上一年度提高丫%(B)减少有毒有害原材料的使用(C)减少生活废水的排放(D)节约资源、降低消耗★30、许多组织通过由过程组成的体系以及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运行进行管理,这种方式称为()。
(A)管理方法(B)过程方法(C)系统方法(D)生命周期法31、以下描述不是环境因素的诘()。
CA)二氧化硫的排放(B)噪声排放(C)水质恶化(D)油的泄露32、环境管理者代表()。
(A)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任命(B)由工会选举产生(C)主持管理评审(D)必须是专职的33、环境管理体系文件中必须包括()。
(A)环境手册(B)环境管理体系覆盖范围的描述(C)管理评审程序(D)污水控制程序3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依据地有水水域使用目的和保护目标将其划分为()类。
(A) 2 (B) 3 (C) 4 (D) 5★ 35、组织应确保所苻为它成代表它从芈彼确足为叫能具奋:!大环境影响的工作的人员. 部只缶相应的能力.该能力坫港于必要的(、教育、培训或操作经历教育、培训或经历教育、工作或培训(D〉教育、培训或分析能力★36、组织应确保按照计划的时间间隔进行内部审核,目的是判定环境管理体系的()(A)符合性、有效性(B)符合性、充分性和有效性(C)符合性、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D)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37、下述选项中属于温室气体的是()(A)二氧化碳(B)甲烷(C)六氟化硫(D)上述全部★ 38、污水处理技术一般分类不包括的方法是()(A)电子法(B)生物法(C)物理法(D)化学法39、GB/T24001-2004标准中4.3.2条款中的“其他应遵守的要求”主要包括()。
(A)地方性法律法规要求(B)与环境因素有关的产业规范、行业标准、相关方要求等(C)国际公约、条约的要求(D)产品质量管理的要求★40、某电器商场就所出售的电视机在原价的基础上上调了 20%,后来又下降了 20%,那么()(A)涨价前价格低于现价(B)涨价前价格与现价相等(C)涨价前价格高于现价(D)现价等于原价二、判断题。
(同2012.9)41、GB/T24001-2004标准提倡PDCA的控制模式,GB/T19001-2008标准提倡过程管理的控制模式,这是两种互不兼容的方式,组织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采用何种方式进行控制。
42、重金属在水体中不能被微生物降解,只能发生各种形态之间的相互转化。
43、为了保证环境绩效可测量,环境目标、指标必须量化。
44、组织的监测和测量应形成裎序,监测测量的信息是否文件化,应看具体能否会引起偏离要求而决定。
45、组织的环境记录应包括培训记录、内审管理记录。
46、“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是我国环境保护的一项基本原则。
4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说的排气筒高度是指从所在地平面算起的高度。
48、不同地区的两个组织,如果生产同种产品,其重要环境因索的评价尺度应该是一致的。
49、氟里昂和四氯化碳都是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的物质。
50、GB/T24001-2004中4.4.2所指的“为它工作的人员”是揩组织的员工。
51、组织应确保所有为它或代表它从事被确定为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工作的人员都要接受环境培训。
52、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样品标准和方法标准统称为环境质量标准,是我国环境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53、水、电等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是污染预防的一种方式。
54、环境标准共包括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两大类。
55、对于潜在的不符合都应当采取预防措施以防止不符合的发生。
56、GB/T24001-2004标准中的信息交流仅指组织与相关方的信息交流。
57、GB3838-2002中I、II类水域和Ⅲ类水域中划定的保护区,禁止新建样污口。
58、当国家和地方对污染物的排放要求不同时,应按照国家标淮执行。
59、报据GB/T24001-2004标准,组织必须对重要环境因素涉及的过程进行策划。
60、标准样品是文件。
61、总浮物是指在水中呈现悬浮状态的絮状物质。
62、环境管理体系标椎仅适用于组织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那些重要环境因素的管理。
63、组织必须将EMS覆盖的范围形成文件。
64、组织的环境方针必须由最高管理者制定并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