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神聚力谋发展奋发有为抓落实
决战决胜高质发展后发先至新目标
×××
市发改委将紧紧围绕“高质发展、后发先至”主题主线,用新思路谋划新发展,以新作为展现新气象,攻坚克难,拼搏进取,服务全市高质发展、跨越赶超。
一、强化保障抓落实,全力推进发展目标。
以“高质发展、后发先至”三年行动计划为统领,强化总体设计,层层分解目标,落实落细任务。
一是深入谋划高质发展政策举措。
按照“六个高质量”的要求,强化重大问题研究和政策储备,围绕实现高质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谋划一批切实可行的政策举措和对策建议,将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落实到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重大项目上。
二是建立健全高质发展指标体系。
结合“高质发展、后发先至”要求,多角度、全方位、高标准建立完善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更好地发挥指标的导向性、约束性作用。
坚持务实性、奋斗性并重,科学设定发展指标,合理安排年度计划,抢抓关键时点,提升发展质量,扩大经济总量。
三是全面强化高质发展目标
考核。
完善综合考评办法和考核细则,将任务目标化,目标项目化,项目责任化,做到任务更明确,目标更具体,项目更细化。
突出重要指标、重大事项、重点项目,加强过程管理,强化督查推进,层层压实责任,一着不让抓好落实。
二、强化支撑抓投入,着力加快项目建设。
牢牢抓住产业投资“牛鼻子”,持续扩大有效投入,不断增强项目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一是全力扩大产业投资。
完善“洽谈储备一批、在手签约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竣工投产一批”项目滚动发展模式。
严把“产业导向、项目准入、节能减排”三个关口,着力提高环保、安全门槛,突出抓好66个重点产业项目,以产业项目大投入推动全市经济快增长。
到2020年,确保产业项目投资累计突破3500亿元。
二是全力推进重点项目。
把重点项目建设摆上更加突出位置,形成推项目促发展的强劲态势。
加强项目管理,强化实绩考核,坚持摸实情、报实数、求实效。
精准综合施策,新建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进度、竣工项目抓投产、问题项目抓整改、难点项目抓突破,明确时间到点、责任到人,实现全覆盖推进、全过程服务、全方位管理。
三是全力争取重大事项。
推动中科院高效低碳燃气轮机项目年内开工,着力突破×××炼化、卫星石化、东华能源等重大产业项目的煤炭消费和综合能耗指标瓶颈制约,力争早开工、快建设,早投产、快达效。
密切关注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生态环保
等方面梳理一批重大项目,全力争取上级资金和政策支持。
三、强化重点抓产业,奋力提升发展质效。
深入实施“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以港兴市”战略,全力培育大企业、建设大基地、汇聚大产业、推动大发展。
一是重点突破关键性指标。
紧盯重点项目、企业、产业运行情况,加强运行监测、形势研判,主攻重点难点,力促平稳运行。
突出抓牢发展性指标,重点抓实运行性指标,确保年均两位数增长,力争3年翻番。
到2020年,工业应税销售收入、工业增值税分别达4000亿元、180亿元,在全省进位争先。
二是重点培育强优企业。
完善培育机制,强化“一企一策”,明确重点任务,细化服务举措,合理调度资源,破解发展难题,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实现企业规模和综合实力双提升。
到2020年,全市产值过百亿企业达15家,力争培育过千亿企业1家。
三是重点建设六大基地。
大力推进产业布局战略性调整,以产业推进办公室为抓手,集中优势资源,聚焦难点,强攻突破,重点建设石化、“三新一高”等六大产业基地,实现产业大发展、实力大提升。
到2020年,确保六大产业产值达到6500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贯彻本次会议精神,大力弘扬“四实”“四干”工作作风,始终保持“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精神状态,努力把高质发展的旗帜举得更高,把推进项目的举措落得更实,把服务发展的本领练得更强,以更宽的思路谋发展,以更大的勇气促改革,迎难而上,奋发有为,勇争一流,为推动“高质
发展、后发先至”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