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以项目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管理模式转变

以项目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管理模式转变

Management经管空间 2012年6月079以项目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管理模式转变研究江西广播电视大学鹰潭分校 刘娟摘 要:企业管理模式如何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成为了当前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更是管理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焦点。

企业管理模式的研究旨在剖析企业当前管理模式现状,构建适应时代背景,适合企业发展的完善的企业管理模式,以解决企业经营现存问题,指导实践工作。

企业项目管理作为当下众多企业发展的生存之道,通过提高企业的项目管理整体能力、控制成本、提高效率等科学有效的方式,实现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推进企业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

本文将视角触及项目管理这一核心概念,展开对于企业管理模式创新转变的再探讨。

关键词:项目管理 企业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6(c)-079-02当今世界,多变的商业环境中涵盖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企业需要根据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对自身进行调整,任何固有的常规管理模式必将被不断创新的管理模式所取代,不断强化的管理创新也必将成为现时代企业管理的主旋律。

企业资源的重新组织、工作流程的重新设定、风险管理的不断加强,这一系列的问题都表明变革企业管理方式必将成为企业适者生存的基本出路,项目管理具有实践性和理论性成功结合的有效管理方式。

1 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现状剖析1.1 企业管理模式的概念企业管理模式是指企业在实践管理工作中,根据企业价值观,组织和控制员工的一种管理手段和方式,将企业管理系统化指导手法和控制方式进行有机综合。

它通过将企业的各项资源,例如:人、财、物、信息等,以高质量低成本的快速转换方式,形成市场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也就是说,管理者实现低成本的效益最大化,以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

企业管理模式的内容,也需要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展开分析。

从广义上讲,企业管理模式分为硬件和软件两部分,其中,软件部分包括企业发展目标,企业文化和企业核心价值观等等。

而硬件方面则指的是技术设备、规章制度、组织机构框架等等;企业管理模式的狭义层面主要指“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决策和领导体制,管理技术、管理体制和规章”四部分。

我们通常所说的企业管理模式是从狭义概念上来理解的。

1.2 当代企业管理模式的特点当前社会是多变化且多元化的,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也呈现多极化的走势,在这种大环境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包括经营也都不再是单一的,企业经营的产品和营销覆盖的地区都必将朝着国际化的路线发展。

而针对企业内部来讲,企业内部员工需求和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也都是多元和立体的。

正因为企业处于这样一种动态的、复杂多变的发展背景中,企业必须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适应和面对社会的飞速变化,战略性管理显得十分重要。

与此同时,当代管理模式应强调文化渗透和管理,将员工视为“文化人”努力营造文化氛围,以此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并强调团队协作的力量,将个人融入团队中提升和进步团队化,学习型都是当代企业管理亟待突出的重点。

2 浅析企业项目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企业项目管理是指运用项目管理的思想,在整个企业范围内的项目的基础上,以项目管理的方式来计划和控制公司各项资源,即已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管理方式。

企业项目管理中涵盖着企业的各项日常管理,是将多项目管理和企业战略方向融合在一起的,是一种具有指向性的,针对目标和成果设定的系统的管理方法。

其重点是以项目管理为基点的一种组织管理体系,实现的是一种面向职能向对象的转变。

在不断的创新和发展中,项目管理已经实现了对各种经营活动的项目化管理的探索,比如工程、新产品研发、市场营销等方面,都按照项目管理的方式进行工作,形成一整套相对完善的管理体系。

在具体的企业管理过程中,项目针对的是一个被计划解决的问题,可以分解成不同的下属任务,有开始有结束,也就是在预先设定的期限和允许的预算范围内需要完成的既定目标,这是一项团队的协作组织活动。

按照这种项目化的管理方式,企业中的各种部门间的管理活动都可以进行具备目标、进度、预算的项目,实现的是一种公司战略的再分解。

在当下,项目管理已经显示出了极强的生命力和卓越的管理优势,已经成为了企业发展的有力保障,必将成为未来长期组织管理的长远走向。

由此,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模式应运而生,将人的因素、柔性、变革放在较高的位置,这样一种模式和企业必将成为一种主流的组织形态和方式。

3 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理念——项目管理3.1 分析项目管理与传统的企业管理的技术优势第一,传统的运营管理范围相对固定,每一次项目管理过程的起始都必须符合特定的需要,但项目管理则具有很强的灵活性。

由于项目管理设定了明确的目标和起始点,可以根据需要的不断变化而随时撤销和更新,面对多样的市场需求时,原有组织结构对他的束缚相对较小,消费者的特定需要能够实现更好的满足。

第二,项目管理中的每个项目都预先设定有清晰的目标,及时应对不同的可变因素,也会使大家目标一致,通过明确的分工随时监控项目进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这些都大大提升了项目进度、成本、质量的可操控性。

第三,项目管理中包括风险管理,它可以降低项目中不确定因素的干扰,降低项目风险。

同时,项目管理中较强的进度控制机制,存在对于潜在风险的敏锐感知,具有较强的灵敏性,便于管理人员第一时间化解风险。

3.2 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思考作者简介:刘娟(1970-),江西贵溪县人,本科,讲师,主要从事企业管理研究。

Management经管空间0802012年6月 物联网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绩效的相关性研究中国计量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陈柯姣 郭志勇摘 要:本文以2008~2010年物联网概念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了股权性质、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

研究发现:物联网上市公司经营绩效与国有股比例负相关但不显著,与法人股比例显著正相关;股权集中度越高,公司绩效越好;股权制衡度越高,公司绩效越好。

同时,在研究中未发现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间存在曲线关系。

最后基于实证结果提出了优化物联网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和提升公司绩效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股权性质 股权集中度 股权制衡度 公司绩效 物联网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6(c)-080-02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技术浪潮,已广泛应用于资产管理、交通运输和供应链管理等各个方面。

目前国内外都在大力发展物联网产业和技术,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更是将物联网产业作为国家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物联网产业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高新技术产业,对实现我国产业升级和提升高新技术产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物联网上市公司作为物联网产业中的代表性企业,其公司治理和经营绩效非常值得我们关注,本文通过物联网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研究,希望能够对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些经验证据。

1 国内外研究现状对于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国外已有研究表明存在四种不同观点,即正相关、负相关、曲线关系和不相关。

Myeong-Hyeon与David(2009)研究了股权结构、投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股权结构影响投资,通过投资影响公司绩效。

Randall Morck等(2000)调查研究了日本企业的股权结构与托宾Q的关系,发现银行所有权处于低水平时,企业的托宾Q随着银行股权的上升而下降;当银行所有权比较高时,企业的托宾Q随着银行股权的上升而下降的变化要缓和一些。

Tian、Lihui、Estrin和Saul(2005)通过对826家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的研究发现政府持股比例对于公司价值具有消极作用,但是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在到达临界点之前,公司价值随政府持股比例增加而减少,超过这一数值,企业价值反而是递增的。

而Steen Thomsen等(2006)通过对欧盟与美国最大的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研究分析后认为英美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间没有关系。

近年来国内学者也进行了非常多的研究。

郑丹凤和刘朝马(2010)通过对312家上市家族企业的研究,认为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对企业价值有负的影响。

许冬(2011)以福建省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认为国有股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负相关,法人股持股比例、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正相关,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呈U型关系,而流通股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不相关。

杜轩和干胜道(2012)通过对2009~2010年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表明,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大,公司的经营绩效越高,而公司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越不利于公司经营绩效。

吴颂华(2012)对201家沪深两市上市的A股公司相关数据分析后得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国家股持项目管理作为管理科学的一个分支,形成发展也已历经40余年,但它并没有完全独立于管理科学之外而独树一帜,一直都是在其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发展。

管理永远不存在一成不变的模式,只有不断的适用,不断的取消自己,强调的是一种“没有管理的管理”。

项目管理也要不断的随势而动,不断创新,一定要以适应本项目任务的特点和其内外部环境为根本,依项目的具体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运用统筹的思想来保持各项任务之间的相对平衡。

项目管理并不是一个创新名词,有些人并没有正确理解好项目管理的实质,在没有制定出相对配套的项目规范和制度,就盲目地将项目管理进行实施,完全否定原来的管理模式,神化项目管理的地位和作用。

其实不然,我们并不需要完全抛弃原有的管理模式,而应仔细剖析原有项目管理的利弊,找出影响项目质量和进程的根本原因,究竟是管理机制不适应,还是各级责任不清,这样才有可能有针对性的不断改进。

对进行到不同阶段的项目也应仔细琢磨分析,不断地保留、修订、完善具体制度和规章,目标一致的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

项目是推动企业发展的直接动力之一,推进着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企业项目管理作为一种以“项目”为中心的组织管理方式,企业应将管理由面向职能转化为面向对象,但要注意几点问题:首先,项目管理方式强调的重点是某个特定项目目标的实现,在同一组织背景下,开展多个项目时就会有发生冲突的可能。

其次,项目管理组织具有临时性和柔性,在资源方面对上级组织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依赖性,这就要求在企业建立一套与其相匹配的组织管理体系。

企业项目管理要求以企业高层管理者的角度,对企业中各种各样的任务进行项目管理,构建一种使企业各项任务能有效地实施项目管理的业务平台,实现“群项17t”的战略管理。

这就是说,企业项目管理的核心思想就是把任务当做“项目”来进行管理和操作。

涵盖这些思想的项目管理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其中包括:面向目标、基于团队、柔性化等等。

这些特点都符合经济全球化的创新发展趋势和要求,多样化和个性化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