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热学基础知识完整版

初三热学基础知识完整版

二、严格区分热学中几个物理量的含义
1、正确理解温度、内能、热量
温度、内能、热量是三个不同的物理量。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也反映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快慢程度,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快。

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它不仅跟分子的运动有关,而且跟分子间相互作用情况有关,内能的国际单位是焦耳。

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

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了热量,内能减少;低温的物体吸收了热量,内能增加。

热量是表示在热传递中,内能变化的物理量,它只存在于热传递过程中,热量的国际单位也是焦耳。

例:(1)说“物体含有热量多少”的提法是不对的,因为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从高温的物体转移到低温的物体,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得到或失去内能的多少。

当物体之间不存在热传递时,就没有内能的转移,也就不存在“热量”的问题。

(2)说“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升高”也是不对的。

因为在熔化和沸腾的过程中,晶体虽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3)“物体的内能增加,它一定吸收了热量”也是不对的,因为热传递和做功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所从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它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它做了功。

若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分子无规则运动加剧,分子的动能增大,如果物体又没对外做功,则它的内能肯定是增大。

例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内能与它的温度有关,与物体的体积无关
B、物体的体积改变,内能可能不变
C、物体的温度越高,物体中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D、物体在被压缩时,分子间存在着斥力,不存在引力
2、关于物体内能变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大
B 、物体对外做功,内能一定减小
C、物体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
D、物体放出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
3、甲、乙两物体相接触,如果有热量从甲物体传到乙物体,则可知()
A、甲物体的热量一定比乙物体多
B、甲物体的内能一定比乙物体多
C、甲物体的质量一定比乙物体大
D、甲物体的温度一定比乙物体高
4、以下过程可能发生的是()
A、外界对物做功,同时物体放热,物体的温度可能保持不变
B、外界对物体做功,同时物体吸热,物体的温度可能保持不变
C、物体对外做功,同时物体放热,物体的温度可能保持不变
D、物体对外做功,同时物体吸热,物体的温度可能保持不变
5、关于内能,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0℃的物体内能为零
B、物体的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少
C、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多
D、运动的物体一定比静止的物体内能多
6、在热传递过程中,热量总是()
A、从质量大的物体传到质量小的物体
B、从密度大的物体传到质量小的物体
C、从温度高的物体传达室到温度低的物体
D、从比热容大的物体传到比热容小的物体
例题:1、下列关于比热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比热容是表示物质所含热量多少的物理量
B、比热容大的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一定多
C、热传递过程中,比热容大的物质把热量传给比热容小的物质
D、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它与物质质量、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及温度的变化等因素无关
2、有关物质的比热容,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与其质量、吸收的热量、温度都无关系,只与物质种类有关
B、物质的比热容跟它吸收的热量成正比
C、物质的比热容跟它升高的温度成反比
D、根据Q=cm(t-t o),则c=
Q
m(t-t o),可知物质比热由其质量m、吸收的
热量Q和温度差(t-t o)来决定大小
3、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将乙投入一杯热水中,达到热平衡时水温下降了2℃;将乙取出,再将甲投入这杯热水中,达到热平衡时,水温又下降了2℃。

若热量和水量的损失可忽略不计,则()
A、甲的比热容较大
B、乙的比热容较大
C、甲、乙的比热容一样大
D、无法比较谁的比热容大
4、把-5℃的冰放入3℃的水中,它们与外界不发生热交换,当达到热平衡时,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冰增多,水减少,共同温度为0℃
B、冰不增多,水减少,共同温度低于0℃
C、冰减少,水增多,共同温度为0℃
D、以上情况都不可能出现
5、质量为500克的某种金属温度从80℃降低20℃度放出了3900J的热量,
= 0.13×103J/(kg·℃)
计算这种金属的比热容?C
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