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知识小册子一、干细胞的美好未来二、干细胞-------神奇的“万能细胞”三、干细胞衰老与疾病的发生四、干细胞与疾病的治疗五、干细胞与抗衰老六、干细胞--无创逆龄,定格青春七、Q&A一、干细胞的美好未来2017年8月27日,湖南卫视原创科技栏目《我是未来》邀请干细胞领域大咖、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院长裴端卿教授等嘉宾,聚焦干细胞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为大家带来了一次生动趣味的生命科技知识科普。
节目中,裴端卿教授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向大家着重介绍了什么是干细胞,干细胞的作用以及未来能给人类带来哪些前所未有的变化,让我们见识到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带给生命的无限可能性。
人们未来都可以活到100岁,120岁,150岁,200岁……这些都是干细胞带给我们的未来!1、细胞衰弱老化---衰老和死亡的真相我们的身体是由数十万亿(40-60万亿)亿细胞构成的,随着时间的迁移,我们人体里面的细胞开始老化,这个衰老的过程,会使器官与组织在功能上的衰退,导致机体的死亡。
生命的起始从受精卵的分裂形成开始,胚胎干细胞分化发育成身体的各个组织器官,随着时间的迁移,胚胎干细胞彻底消失,人体内的干细胞种类只有成体干细胞。
成体干细胞的最大作用就是在机体受到损伤时进行修复,替代凋亡的组织细胞。
随着年龄的增长,成体干细胞的功能慢慢丧失,数量也逐渐减少,到最后完全消失,生命也就走向了终点。
2、干细胞——“长生不老”的秘诀所谓干细胞,就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具有再生人体各种组织器官的潜在功能,医学界称为“万用细胞”。
随着时间的迁移,人体细胞会开始老化,而衰老的过程会造成器官与组织在功能上的衰退,那么延缓细胞的衰老出发点就是干细胞,干细胞是生命的起源细胞。
大量科学研究发现,干细胞的分化是一个可逆的过程,如果人体细胞能够逆转到干细胞的水平,那么人类的寿命将得以延长。
3、干细胞——再生医学的源泉除了延长寿命,干细胞还可以培育和再生器官,这就意味着当人们身体的某一器官出现了问题,都可以用再生器官进行替换。
利用干细胞具有的向机体其他细胞分化转变的潜在能力,再生性和再造性地修复各种变性、坏死性、损伤性、代谢性和退行性病变,恢复病损或退化组织器官结构和功能的一系列临床干细胞移植治疗技术和再生保健技术被称为再生医学。
通俗理解,再生医学就是让人类的组织或器官再生。
节目现场,教授们展示了由诱导多能干细胞培育出来的牙齿组织,现场的每一位观众都惊叹不已。
教授们表示,目前我们可以通过牙齿的再生来了解细胞如何变成组织、组织又怎样变成器官,将来再发展到诸如肝脏的再生、肾脏的再生等等,可以在临床上得到应用。
他们认为当拥有这些技术之后,人们未来都可以活到100岁,120岁,150岁,200岁……这些都是干细胞带给我们的未来。
4、我们没有理由质疑美好的未来干细胞技术是攻克传统医学所不能及的重大疾病的一种全新医疗技术,是当今和未来再生医学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已被列入“人类十大科技进展”之首和国家重大科技专项。
科学给予人们希望,而这种希望又不断激励着人们追求更美好的生活。
随着科学界对于干细胞领域的深入研究,未来干细胞在治疗疾病与健康保障方面将有更大的作为。
干细胞领域研究的不断前进将为人类带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二、干细胞-------神奇的“万用细胞”干细胞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潜在功能,所以,其在医学界又被称为“万用细胞”。
也正是因为干细胞这一特点,使其成为了21 世纪再生医学的基础,更是成为当前科技的前沿和热点。
理论上来讲,干细胞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如糖尿病、心肌梗死、肝功能衰竭等。
也正是干细胞这种潜在的价值,引起了各国学者研究探索的兴趣。
在一些科幻电影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主角拥有一些令人羡慕的超能力,如断臂重生。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断臂是否能够重生呢?随着干细胞研究的不断深入,那么断臂重生将不再是梦!一般细胞分化后,往往由于高度分化而完全丧失了再分化的能力,这样的细胞最终将衰老和死亡。
然而在一些动物体的发育过程中,体内却始终保留了一部分未分化的细胞,这就是干细胞。
干细胞,起源细胞,是具有增殖和分化潜能的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复制的能力,能够产生高度分化的功能细胞。
简单来讲,它是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自我复制能力的原始未分化细胞,是形成哺乳类动物的各组织器官的原始细胞。
此外,干细胞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潜在功能,所以,其在医学界又被称为“万用细胞”。
也正是因为干细胞这一特点,使其成为了21 世纪再生医学的基础,更是成为当前科技的前沿和热点。
干细胞按照其分化潜能大小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全能干细胞全能干细胞具有形成完整个体的分化潜能,可直接克隆人体,如受精卵、胚胎干细胞等。
全能干细胞,顾名思义就是啥样的细胞都能变,实际上不只是“啥都能变”,全能干细胞的能耐可不止这么点!它的能耐是:能形成一个新的生命个体。
也就是说,从这一个细胞出发,经过分裂、增殖、分化最终可以得到一个完整的生物。
这样的细胞对人体目前来说只有两种:一是受精卵;二是四分体时期的细胞。
可惜的是,这样的细胞太少了,而且以目前的科学技术还没有办法把它们分离出来传代培养(就是让它们不停的分裂还能保持原有的功能特点),所以我们实际上很少研究这一类干细胞。
2、多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具有分化出多种组织细胞的潜能,但却失去了发育成完整个体的能力,可直接复制各种脏器和修复组织;多能干细胞才是所谓的“啥都能变”的干细胞;为了区别期间,也有人把“啥都能变”的细胞叫“万能干细胞”,而把“能变很多种”的叫“多能干细胞”。
“啥都能变”就是说人体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它都能变(当然要给它适当的环境),而“能变很多种”则是可以变成几种不同的细胞,但不是所有种类的细胞都能变,比如“造血干细胞”。
但无论如何,它们可以变出不同的细胞、组织、器官,却没有办法形成一个完整的生物个体。
3、单能干细胞单能干细胞,又称为专能干细胞,这类干细胞只能向一种类型或密切相关的两种类型的细胞分化,如上皮组织基底层干细胞、肌肉中的成肌细胞等。
其实单能干细胞也具备一些干细胞的特性,如自我更新能力、分化能力和相对的处于原始阶段。
三、干细胞衰老与疾病的发生在我们人体机体器官中含有功能细胞和间质细胞。
功能细胞主要完成生理功能,间质细胞给功能细胞的正常活动制造合适的空间环境。
同时间质细胞还通过重要的生化作用影响功能细胞,如向功能细胞传递重要的物质信息,指导、维持功能细胞的活动。
间质细胞是这个器官内存在的那些辅助实质细胞完成器官功能的细胞。
比如脑内的神经元细胞就是实质细胞,神经胶质细胞起支持营养神经细胞的作用,是一种间质细胞。
人体中的干细胞通过增殖分化形成功能细胞和间质细胞,它们对维持机体的正常结构和功能起着尤为特殊和重要的作用。
现代医学中一种观点认为,疾病的发生是功能细胞或间质细胞受致病因子损伤发生退变和死亡的结果,如果体内干细胞能够及时的增殖分化出新生细胞来补充细胞的死亡,疾病就不可能发生。
因此,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干细胞在增殖分化过程中受阻,不能及时正确补充功能细胞。
干细胞增殖分化受阻一方面是由于自身衰老所致,另一方面是受致病因素作用造成机体内环境的改变,从而使干细胞损伤。
应当指出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受阻并非绝对的或全部的功能丧失,而是功能细胞的数量缺失,还包括形成分化细胞的数量和质量不正常,甚至包括再生趋势失去控制等。
干细胞衰老必将导致自身增殖分化受阻,进而使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难以维持,进而损伤难以修复,机体逐渐老化。
临床上由于干细胞衰老必然会导致相关疾病,如免疫系统衰退将导致免疫力低下,对病原体的防御能力下降,出现反复感染; 对损伤和突变细胞的识别能力下降,易发生恶性肿瘤和对正常细胞的识別错误,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如造血系统的衰退和异常将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 如脏器的衰退将导致器官的肥大或纤维化、糖尿病等。
四、干细胞与疾病的治疗1、干细胞与糖尿病不得不说的秘密作为活的细胞,间充质干细胞(MSC)必定会与机体内的微环境进行信息交流后做出应答,包括MSC本身的改变和MSC对微环境的改变。
常见疾病状态下的微环境为缺血缺氧和炎症。
大量的研究显示MSC分泌多种营养性因子或生长因子,通过旁分泌作用促进多种细胞的存活。
MSC还能减少炎症和减少组织细胞的凋亡,促进内源性组织器官干细胞的增殖,从而达到修复组织器官的效果。
根据俄罗斯卫星网10月30日报道,俄罗斯卫生部长韦罗妮卡·斯克沃尔佐娃表示,未来一年俄罗斯糖尿病患者将可尝试细胞治疗技术,未来或可无需定期注射胰岛素。
细胞治疗糖尿病已悄悄来临!糖尿病是一类伴有不同程度胰岛素分泌缺乏或胰岛功能障碍的代谢性疾病,注射胰岛素并配合血糖监控是长期以来的治疗必须手段,这种方法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人们期盼着能有一种技术可以终结胰岛素注射。
胰岛细胞替代疗法或再生治疗则是被认为具备这种潜质的技术,它们也被誉为是有望治愈糖尿病的有效途径。
糖尿病细胞治疗能重建胰岛β细胞功能,为治愈糖尿病提供了可能。
科学家们认为,如果能够通过细胞治疗技术在胰腺中植入正常细胞,替代无法分泌胰岛素的细胞,那么患者的胰岛素分泌功能将有望得到恢复。
细胞治疗的最终目的是恢复胰岛素的分泌功能。
那么,直接进行胰岛移植是不是也可以?胰岛移植是一种能够稳定控制血糖并且耐受性良好的治疗手段,可有效改善血糖代谢及并发症的发生进展。
但稀缺的胰腺供体和长期的免疫排斥反应让这种方法在实施起来困难重重,也限制了患者的临床受益。
而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胚胎干细胞等可以提供无限的、稳定的胰岛β细胞来源;此外,胰腺的内分泌和外分泌细胞具有潜在的治疗可塑性,有望成为兼性祖细胞,为机体提供胰岛β细胞来源。
近年来,科学家们在细胞治疗糖尿病领域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关于有望终结胰岛素注射的突破性成果常常有报道。
今年8月,《NewScientist》报道了全球首例基于胚胎干细胞的糖尿病治疗成果。
美国加利福尼亚的科学家开发了一种植入物,该植入物包含了源自于胚胎干细胞的细胞,这些细胞可在体内成熟,并发育成为胰岛细胞。
截止8 月,已有2 名患者接受了这种疗法,该研究团队计划安排更多的患者进行治疗。
如果最终被证实有效,那么I型糖尿病患者将免于血糖水平的密切监控和胰岛素的注射,这将成为一种颠覆性的疗法。
2、干细胞还可治疗这些难治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干细胞的发现改变了以往认为成年哺乳动物中枢神经元不能再生的认识,成为神经系统疾病的一种新治疗策略而备受当前国际医学界关注。
目前,干细胞移植治疗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已成为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目的是替代、修复受损神经组织以恢复其生理功能,为多种CNS疾病的临床治疗开创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