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什么是真正的挫折教育

什么是真正的挫折教育

重庆红春藤学校告诉你什么是真正的挫折教育
当今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大家面临的挑战和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家长不仅要培养孩子的竞争能力,也需要培养承受挫折的能力。

而所谓“承受挫折能力”是指人们对思想挫折的控制、调节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是正确控制情绪、适应环境、调节行为、改善自我的过程。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这个能力是能够通过特定的教育得到的,这种特定教育就是挫折教育,它的主要作用是增强孩子对挫折的承受力、应变力以及克服力,培养孩子完善人格。

近几年,挫折教育已被大多数家长所接受,但是部分家长对于挫折教育的认识还太过片面,觉得挫折教育就是不满足孩子的要求,殊不知这种做法可能会挫伤宝宝的积极性,让宝宝缺乏自信,给宝宝的成长带来不利影响。

重庆红春藤学校幼师专业的李老师提醒家长在实施挫折教育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挫折教育不是袖手旁观
要锻炼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家长需要让孩子去经受一些困难,并且让孩子自己去解决这些困难。

但是要让孩子自己去承受挫折,并不代表家长要袖手旁观。

比如宝宝摔倒了之后让他自己爬起来,这对他来说就是一个锻炼的过程。

但是另一方面,如果宝宝摔倒了,家长既不去扶他,也没有任何表示,那么孩子将来有可能会变得比较冷漠。

要知道挫折教育并非忽略孩子的感受与情绪。

相反,家长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感受与情绪,一旦他有挫败感,就及时跟宝宝沟通,表达对他的理解和关爱。

2.挫折并非越多越好
虽然我们在提倡一定的挫折教育,但是另一方面,挫折也算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过多的挫折,会使孩子失去自信心,变得自卑和软弱,产生严重的挫败感、恐惧感,最后对目标失去兴趣,甚至导致某些心理疾病。

其实孩子成长的过程从来都不缺乏挫折,从最开始的冷暖饥饿问题;学习问题;被其他小朋友欺负;没能达成自己的目标;受伤……所有这一切都会给孩子带来挫败感。

因此,可以挫折教育的机会比比皆是,家长无需人为的给孩子制造机会去经受“考验”。

3.挫折教育不可以封闭进行
孩子与同伴交往的时候能够发现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从而更好地认识他人和自己。

因此要提高宝宝抗挫折的能力,最好让他多接触外面的世界,多认识小伙伴。

而在对外交往的过程中,宝宝不可避免会经历一些挫折,这样他就可以在不断的磨练中学会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与合作。

另一方面,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指导,也能够帮助提高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

4、挫折教育不是突击行动
心理学家认为挫折,就是是个人从事有目的活动时,由于遇到障碍和干扰,其需要不能满足时的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

所以挫折应该是在没有准备的状态下出乎意料地面临的各种人生难题。

因此对于有些打着“挫折教育”旗号的训练营,李老师并不建议家长让孩子参加,因为这已经失去了“挫折教育”的意义。

5.挫折教育的重心在改变心态
抗挫折能力强弱与否,更多地取决于个人的心态。

比如只有半杯水,倘若是个心态积极的人,就会想:“幸好还有半杯水”。

相反,倘若是个很悲观的人,就会这样想:“完蛋了,只有半杯水了。

挫折教育一个特别容易被忽视的部分就是培养孩子积极的心态。

因此父母要引导孩子看到事物背后积极的意义,让他有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勇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