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药学 13止血药PPT课件
中药学 13止血药PPT课件
等同用,如治崩极验方;
• 血痢不止者,常与甘草同用,如地榆汤。
2020/11/20
中药学
为治水
火烫伤• 2、烫伤,湿疹,疮疡痈 Nhomakorabea 之要药
• 治烫伤可单味研末麻油调敷,或配大黄粉,或配
黄连、冰片研末调敷;
• 治湿疹及皮肤溃烂,可以本品浓煎外洗,或用纱
布浸药外敷,亦可配伍石膏、枯矾研末外渗患处;
• 治疮疡痈肿,无论成脓与否均可应用。若初起未
中药学
• 性味归经:苦、酸、涩,微寒。归肝、
大肠经。
• 功 效:凉血止血,解毒敛疮。
2020/11/20
中药学
尤宜于下
临床应用:
焦之便血、
痔血、崩
• 1、血热出血证
漏下血。
• 治便血因于热甚者,常配伍生地黄、槐花
等,如约营煎;
• 治痔疮出血,血色鲜红者,常与槐角、防
风等配伍,如槐角丸;
• 治血热崩漏量多色红,可与生地黄、黄芩
第十八章 止血药
2020/11/20
中药学
• 学习要求:
• 1、掌握止血药的含义,各节止血药的性能
特点、适应范围、配伍方法及使用注意。
• 2、掌握地榆 、 小蓟、三七、茜草、白及、
艾叶的功效、应用、性能特点、典型配伍 和使用注意。
• 3、掌握小蓟与大蓟功效与应用的异同。
2020/11/20
中药学
概念:
• 煎服,10~15g,鲜品加倍;外用适量,捣
敷患处。
2020/11/20
中药学
药物比较:
• 小蓟
• • 大蓟
利尿通淋,善治血琳、尿血
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 散瘀消痈力强,治吐衄崩漏佳
2020/11/20
中药学
地 榆《神农本草经》
• 为蔷薇科植物地榆或长叶地榆的根。生用,
或炒炭用。
2020/11/20
• 凡以制止体内外出血,治疗各种出
血病证为主的药物,称为止血药。
2020/11/20
中药学
功效与适应证:
• 有止血之功。用于治疗咯血、咳血、
衄血、吐血、便血、尿血、崩漏、 紫癜以及外伤出血等体内外各种出 血病证。
2020/11/20
中药学
使用注意:
• 1、对证选药,恰当配伍:血热妄行而出血者,宜用
成脓者,可单用地榆煎汁浸洗,或湿敷患处;若 已成脓者,可用单味地榆叶,或配伍其他清热解 毒药,捣烂外敷局部。
2020/11/20
中药学
用法用量:
• 煎服,10~15g,大剂量可用至30g;或入
丸、散,外用适量。止血多炒炭用,解毒敛 疮多生用。
2020/11/20
中药学
使用注意:
• 本品性寒酸涩,凡虚寒性便血、下痢、
崩漏及出血有瘀者慎用。对于大面积烧 伤病人,不宜使用地榆制剂外涂,以防 其所含鞣质被大量吸收而引起中毒性肝 炎。
2020/11/20
中药学
清热凉血药小结
凉血止血-血热出血证
2020/11/20
中药学
• 小蓟 • 大蓟
凉血止血,散瘀 解毒消痈
利尿通淋,善治血淋、尿血。 散瘀消痈力强,对吐衄崩漏效佳。
醋调涂;治痈疽破烂,常与乳香、没药等 同用,如腐尽生肌散。
• 此外,本品具有补虚强壮的作用,民间用
治虚损劳伤,常与猪肉炖服。
2020/11/20
中药学
用法用量:
• 多研末吞服,1~1.5g;煎服,3~10g,
亦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外掺或调敷。
2020/11/20
中药学
使用注意:
• 孕妇慎用
2020/11/20
中药学
茜 草 《神农本草经》
• 为茜草科植物茜草的干燥根及根茎。生用
或炒用。
2020/11/20
中药学
• 性味归经:苦,寒。归肝经 。
• 功 效:凉血化瘀止血,通经。
2020/11/20
中药学
临床应用:
• 1.出血证
• 治吐血不止,单用对本于品血为热末夹煎服;
• 若治衄血,可与艾瘀叶的、各乌种梅出同血用,如茜梅
• 2、应“止血而不留瘀”。
2020/11/20
中药学
小 蓟《名医别录》
• 为菊科植物刺儿菜或刻叶刺儿菜的地上部
分或根。生用或炒炭用。
2020/11/20
中药学
• 性味归经:甘、苦,凉。归心、肝
经。
•功 效: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
2020/11/20
中药学
临床应用:
本品能利尿通 淋,尤善治尿 血、血淋。
• 地榆 凉血止血,
兼收涩,善治便血,痔血、崩漏、血痢。
• 槐花 善治下部出血
无收涩,功在大肠,以治便血、痔血为佳。
• 侧柏叶-兼清肺化痰,生发乌发。
• 白茅根-兼清热利尿,清肺胃热。
• 苎麻根-兼清热安胎,清热解毒。
• 羊 蹄-兼解毒杀虫,泻下。
2020/11/20
中药学
三 七《本草纲目》
• 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生用或研细粉
• 1、血热出血证
• 单用捣汁服,治九窍出血; • 单用捣烂外涂,治金疮出血; • 也可配伍大蓟、侧柏叶等治疗多种出血证,如石灰散; • 治尿血、血淋,可单味应用,也可配伍生地、滑石等,如
小蓟饮子。
• 2、热毒痈肿
• 可单用鲜品捣烂敷患处,也可与乳香、没药同用,如神效
方。
2020/11/20
中药学
用法用量:
用。
2020/11/20
中药学
• 性味归经:甘、微苦,温。归肝、
胃经。
• 功 效:化瘀止血,活血定痛。
2020/11/20
中药学
临床应用:
• 1、出血证
• 治吐血、衄血、崩有漏止,血单不留用瘀本,品,米汤调
服;
化瘀不伤正的特 点,尤以出血兼
• 若治咳血、吐血、瘀衄滞血者及为二宜便。下血,可与
花蕊石、血余炭合用,如化血丹;
• 治各种外伤出血,可单用本品研末外掺,
或配龙骨、血竭、等同用,如七宝散。
2020/11/20
中药学
• 2、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为伤科之
要药。
• 治跌打损伤,或筋骨折伤,瘀血肿痛等,
本品皆为首选药物。可单味应用,以三七
为末,黄酒或白开水送服。
• 若皮破损者,可用三七粉外敷。
• 治无名痈肿,疼痛不已,以本品研末,米
丸;
证,尤为适宜。
• 治血热崩漏,常配生地、生蒲黄;
• 若与黄芪、白术、山茱萸等同用,也可用
于气虚不摄的崩漏下血,如固冲汤;
• 治尿血,常与小蓟、白茅根等同用。
2020/11/20
中药学
为妇科调
凉血止血药,并配伍清热泻火、清热凉血药;阴虚 火妄、阴虚阳亢而出血者,宜配伍滋阴降火、滋阴 潜阳的药物;瘀血内阻,血不循经而出血者,宜用 化瘀止血药,并配伍行气活血药;虚寒性出血,宜 用温经止血药或收敛止血药,并配伍益气健脾、温 阳药。对于便血、崩漏等下部出血病证,应适当配 伍升举之品;而对于衄血、吐血等上部出血病证, 可适当配伍降气之品。气随血脱者,当大补元气以 固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