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健康课件第三章人际沟通与交往

心理健康课件第三章人际沟通与交往


3、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
✓首因效应 ✓近因效应 ✓晕轮效应 ✓投射效应 ✓刻板印象
4、人际交往的交互分析
“我好,你不好”——自恃权威的人(抬高自 己,否定别人)
“我不好,你好”——自卑的人、自我否定的 人
“我不好,你也不好”——施害的人、否定别 人(表面上否定别人,骨子里否定自己)
“我好,你也好”——快乐的人、良性互动、 双赢
LOGO
第三章
人际沟通与交往
本讲内容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常见问题 二、人际交往的有关理论 三、优化人际交往的原则与方法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常见问题
(一)不敢交往 害羞 紧张 焦虑 自卑
(二)不愿交往
✓ 缺乏自信:有的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发现自 己不如在中学时那么出类拔萃了,进而形成因嫉妒 与自卑心理,认为自己不如别人,怕别人瞧不起自 己,因害怕失败而不愿意与人交往。 ✓ 缺少信任:有部分同学以自我为中心,对周围 的人不信任,缺乏与同学的基本的合作精神,觉得 别人都不可靠而不愿意交往。 ✓ 缺乏宽容:有些同学缺乏对彼此差异的包容, 常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相互伤害,进而而影响 交往的愿望。
(三)主动共情
所谓共情,就是能设身处地地体验他人的处境, 对他人的情绪情感具有感受和理解力,能进入对 方的精神世界,能将心比心地体会对方,并对对 方的情绪作出恰倒好处的反应。
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角度来看,共情就是能站 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不以自我为中心,能进 行换位思考,从而充分感受对方的思想、情绪, 使沟通的过程更加深入和顺畅。
(四)不会交往
✓理想化带来的失落:刚入校的大学新生大都有强烈的人际 交往欲望,但又常常对人际交往的追求往往带有较浓的理想 色彩,以友谊的理想模式为标准来衡量生活中的人际关系, 导致高期待与高挫折感并存。 ✓沉溺过去阻碍现在的交往: 部分大学生经常津津乐道于 过去的交往,对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却表现出强烈的不满, 从而阻碍了自己与他人的交往。 ✓消极等待影响人际交往的积累: 部分大学生不懂得交往 在于平时的交往积累,总希望别人主动与自己交往,而自己 总是处于被动地位,使别人感到无论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 都不能使自己受益,这种交往就会终止。
(二)人际交往的影响因素 1、自我概念与人际交往 自我概念:是一个人对自己是什么样人的一 种认识。它引导我们对于自我和对他人信 息处理的过程。 自我形象:是对自我概念的知觉,由自我评价 所组成,并且受我们的经验和别人的反应 的影响。 自我认识: 对自己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 会自我的认确性依赖于知觉的正确和我们处 理知觉的方式。
一致型: 与自己和情境和谐、 个人协调、平衡、 稳定性、成熟、 有血有肉、有理性、 比较全面
二、人际交往的相关理论
(一)人际交往的基本概念 1、交往的含义: 交往指人们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交换意 见、传达思想、表达感情和需要等交流过 程,包括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它是人类 的特定社会现象。
2、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
(五)交往问题的行为方式
讨好型: 总爱道歉、宽慰别人、 忽视自己、压抑自己、 围着别人转、 易受伤害
指责
指责型: 总爱挑毛病、攻击性、 自以为是、自我中心、 管理能力、领袖才能、
控制、高压
超理智型: 冷漠、与人疏远、 刻板、重分析、解决问题、 人情味淡 冷静、头脑清楚、 有观点、研究型
打岔型: 思维跳跃、心胸开阔、 创造性、富有弹性、 不确定、情绪波动、 说不准、另类型、 独特
人生态度与人际关系
“我好,你也好”(老好人哲学?): 承认每个人存在的意义; 每个人都是世界上的唯一; 每个人都不可能完美,包括我自己; 否定一个人做错的事,但不否定这个人; 你做的事不好,不等于你这个人不好; 每个人刚生下来的时候都很好; 出于自我防御、自我保护做错事。
三、优化人际交往的原则与方法
(三)不善交往
✓不善长交往的常识:在交谈的过程中显得过于 生硬、书生气太足,木讷,心存感激不会讲出, 而在当时却不能使人理解。 ✓不注意把握沟通的方式:如在劝说他人、批评 他人、拒绝他人时不讲究艺术。 ✓不懂得人际交往的原则:如开玩笑不注意场合, 不懂得给人留面子,或出言粗鲁伤了对方的自尊 心 ✓不懂得尊重他人的习俗
(一)彼此尊重
自尊:就是在各种场合自重自爱,维护自 己的人格尊严不受到他人的侵犯; 尊重他人:就是重视他人在人格、行为习 惯与价值观等方面的与自己的差异,不以 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别人。 只有自尊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也只有尊 重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真诚的对待。
(二)真诚相待
真诚待人是人际交往中最有价值、最重要的原则。表面的交往 所花费的心思要远远多于坦诚交往所花费的心思,而且这样的 交往往往是不长久的。 真诚交往是人际交往得以延续和深化的保证。倍受人们推崇的 有益于人际交往的品质有真诚、诚实、忠诚、真实、信赖和可 靠。而评价最低的品质中,虚伪居首位。 真诚交往是人际关系得以巩固和发展的前提。古人云:“以诚 感人者,人亦诚而应。”在交往中,只有彼此抱着心诚意善的 动机和态度,才能相互理解、接纳、信任,感情上引起共鸣, 使交往关系巩固和发展。
这是两个既联系又区别的概念。人际交往是人际关系实 现的根本前提和基础,也是人际关系形成的途径;而人 际关系则是人际交往的表现和结果。两者的区别是人际 交往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接触的过程,以及行为 方式程度等;人际关系侧重于在交往基础上所形成的心 理状态和结果。从时间上看,人际交往在前,人际关系 在后,人际交往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人际关系则具有 相对的稳定性。
正面自我形象:能够正确认识自我, 自爱、自尊、自信。
负面自我形象:不能正确认识自我、 接纳自我,自卑自怜。
2、自我知觉与人际交往
❖ 高自尊的人:信任他人,开放自我、主动 交往、预期成功;忽略一些无关信息,强 化自我形象;容易接纳他人,肯定他人。
❖ 低自尊的人: 猜疑他人、嫉妒、攻击、 控制、操纵他人、自我防御、封闭自我、 被动交往、预期失败;重视负面信息,忽 略积极的信息;挑别人的毛病,否定别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