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概论
l 80年代以后,企业管理者也开始意识到员工的健康是企 业发展的重要动力,遂即通过向健康管理机构和健康保 险机构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员工的健康进行战略投资,由 此,健康管理开始迅速发展。政府方面,
l 政府方面,1969年美国政府出台了政策,将健康管理纳 入到国家医疗保健计划之中,这项计划主要分为给老年 人提供的Medicare与给低收入人群提供的Medicaid。
第一章 健康管理概论
2017-5-6
第一节 概 述
一、健康管理的定义和特点
何为健康?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健康概念: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一种身体、 心理和社会适应和道德方面的完好状态”。 新的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何为管理?
管理,是指一个管理主体,有效的组织和利用人、 财、物等资源,借助管理手段(计划、组织、领导、 控制),达到目标的过程。 其目的是以最小投入获取最大的效益。
(60%-70%)
老龄化
五、健康管理的基本步骤
1. 了解和掌握你的健康,即健康状况的检测和 信息收集; ——前提
2. 关心和评价你的健康,即健康风险的评估和 健康评价; ——手段
3. 改善和促进你的健康,即健康危险因素的干 预和健康促进 ——关键
——目的 周而复始,长期坚持,及时调整
六、健康管理的服务流程
健康
疾病不处于来自进入发生出现
同
低危险
疾病危
早期
临床
疾
状态
险状态
改变
症状
病
的 预 后
图1-1 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干预策略
四、健康管理的科学基础
2.大部分致病的危险因素都是可以改变的。生活方 式等环境因素占慢性病危险因素的60%-70%。
遗传易感性 (15%-20%)
疾病
环境因素 (膳食、生活方式等)
防。 3. 通常与其他健康管理策略联合进行。
l 健康行为改变的技术 1. 教育 2. 激励 3. 训练 4. 营销
二、需求管理
(一)需求管理的概念 通过帮助健康消费者维护自身健康和寻求恰当的卫
生服务,控制卫生成本,促进卫生服务的合理利用。 常用手段: u 寻找手术的替代疗法; u 帮助患者减少特定的危险因素并采纳健康的生活方式; u 鼓励自我保健、干预等等。
l 概念:指以个人或者自我为核心的卫生保健活动。 l 途径:生活方式管理主要是通过健康促进技术
(如行为纠正和健康教育),使人们远离不良行 为,从而减少健康危险因素,改善健康。 l 生活方式管理的重点:膳食、体力活动、吸烟、 适度饮酒、精神压力。
l 生活方式管理的特点 1. 以个体为中心,强调个体的健康责任和作用。 2. 以预防(健康促进技术)为主,有效整合三级预
l 管理式医疗
1
2017-5-6
中医“治未病”
Ø“治未病”理论最早源自2000多年前的中医经典 《黄帝内经》——是故圣人不治以病,治未病,不 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Ø治未病的核心要点——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 防变、愈后防复。
四、健康管理的科学基础
l 健康管理的科学性建立在慢性病的两个特点上: 1.健康与疾病存在着动态平衡关系以及个体从健康 到疾病要经历一个完整的发展过程。
1. 健康体检 2. 健康评估 3. 个人健康管理咨询 4. 个人健康管理后续服务 5. 专项的健康及疾病管理服务
七、提供健康管理服务的机构
l 医院、健康服务机构(疗养院、敬老院等)、 社区及工作场所。
l 政府 l 企业、集体单位 l 健康保险机构
……
2
2017-5-6
第二节 健康管理的基本策略
一、生活方式管理
3
2017-5-6
优秀灾难性病伤管理项目的特征:
1.转诊及时。 2.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制订出适宜的医疗服务计划。 3.具备一支包含多种医学专科及综合业务能力的服
务队伍,能够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多种医疗服务需 要。 4.最大程度地帮助病人进行自我管理。 5.患者及其家人满意。
五、残疾管理
p 目的是减少工作地点发生残疾事故的频率和费用 代价。
p 造成残疾时间长短的原因 (一)医学因素 (二)非医
1.社会心理问学因素题。 2.职业因素。 3.人际关系。
…… p 残疾管理的具体目标
六、综合的人群健康管理
l 通过协调各种不同的健康管理策略来对个体提供 更为全面的健康和福利管理。
Ø 需求管理——雇主对员工进行 Ø 疾病管理——医疗保险机构和医疗服务机构开展 Ø 残疾管理——大型企业开展 Ø 灾难性病伤管理——保险公司、雇主、福利机构开展
4
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
1. 患病率 2. 感知到的需要 3. 患者偏好 4. 健康因素以外的动机
需求预测方法与技术 1.以问卷为基础的健康评估 2.以花费为基础的健康评估
三、疾病管理
p 三个主要特点: 1. 目标人群是患有特定疾病的个体。 2. 不医单个病例和单次就诊事件为中心,而关注
个体或群体连续性的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 3. 医疗卫生服务及干预措施的综合协调至关重要。
的医务工作者。 l 客体: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以及慢性非传染性
疾病早期或康复期人群。 l 具体做法:提供有针对性的科学健康信息并创造
条件采取行动来改善健康,重点是慢性非传染性 疾病及其风险因素。
二、健康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溯源
健康管理在美国的发展
l 早在1929年,美国的蓝十字和蓝盾保险公司就通过对工 人和教师提供基本的健康管理服务开始了健康管理服务 的发展。
(必须包含人群识别、循证医学的指导、医生与服务提供者协 调运作、病人自我管理教育、过程与结果的预测和管理、以及 定期的报告和反馈。)
四、灾难性病伤管理
l 是疾病管理的一个特殊类型。 l 这里的“灾难性”可以指对健康的危害十分严重,也
可以是指其造成的医疗卫生花费巨大,常见于肿瘤、 肾衰、严重外伤等情形。 l 特点: ① 发生率低 ② 需要长期复杂的医疗卫生服务 ③ 服务的可及性受家庭、经济、保险等各方面的影 响较大
一、健康管理的定义和特点
u 定义:健康管理是以现代健康概念和中医 理论基础 “治未病”思想为指导,运用医学、管理学
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技术与方法,对个体
核心手段
或群体健康状况及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
行全面连续的检测、评估和干预,实现以
目标
促进人人健康为目标的新型医学服务过程。
健康管理
l 宗旨:利用有限的资源获取最大的健康效益。 l 主体:经过系统医学教育或培训并取得相应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