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排除合理怀疑标准
一 、概 述 2012年3月14日,第 十 一 届 全 国 人 民 代 表 大 会 第 五 次 会 议 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 决 定》。 本 次修正案对刑事证据制度做出了重大修改,增加了新条文,增 设 了 新制度,特别是对刑事证明标准进行了修改,将排除合理怀 疑 写 入 新刑诉法。本文就这一 修 改 进 行 评 述,讨 论 我 国 排 除 合 理 怀 疑 标 准的建立。 新刑诉法第五 十 三 条 第 二 款 细 化 了 我 国 原 有 的 刑 事 证 明 标 准,“证据确实、充分,应 当 符 合 以 下 条 件:(一)定 罪 量 刑 的 事 实 都 有 证 据 证 明 ;(二 )据 以 定 案 的 证 据 均 经 法 定 程 序 查 证 属 实 ;(三 )综 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 事 实 已 排 除 合 理 怀 疑。”新 刑 诉 法 将 证 据 确 实充分细化为三个标准,特 别 是 引 入 了 英 美 法 系 “排 除 合 理 怀 疑 ” 的经典表述。 二 、我 国 排 除 合 理 怀 疑 标 准 的 特 点 1、认 识 论 我国96年刑诉法中的证明标准是案件事实清楚,证 据 确 实 充 分。我国官方话语一贯 坚 持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在 认 识 论 方 面 持 可 知论的立场,马克思认为经过人的主观努力事物是可以被 认 知 的。 我国也始终强调实事 求 是,时 间 是 检 验 真 理 的 唯 一 标 准。 而 案 件 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也秉承了这一立场,突出强调案件 事 实 的 客观性,事实不因人的活动而变化。因此,司法活动所得 出 的 事 实 也应该是确定唯一的。 案 件 事 实 清 楚,证 据 确 实 充 分 是 一 个 客 观 证 明 标 准,它 的 优 势 在 于 强 调 了 司 法 活 动 的 严 谨 性 和 司 法 人 员 的 责任心。 原有证明标准可以说 是 证 明 活 动 的 理 想 结 果,它 的 一 大 缺 陷 是没有可操作性。对于法官来说,没有人不想探求到案 件 的 真 相; 但 囿 于 刑 侦 手 段 的 匮 乏 ,证 据 在 案 件 发 生 后 的 不 断 衰 减 以 及 法 官 自身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法官常常感到力不从心,也不 知 道 如 何 接 近 这 一 标 准,因 而 只 能 凭 借 内 心 的 感 觉 和 审 判 经 验 进 行 的 判 断。所以,96年刑诉 法 的 证 明 标 准 是 一 个 表 面 的 客 观 标 准 ,实 质 上的主观任意标准。而新的证明标准不同于原来证明标准的根本 之 处 在 于,它 提 出 了 一 个 可 供 司 法 人 员 判 断 所 涉 案 件 据 以 定 罪 量 刑 的 证 据 是 否 达 到 “确 实 充 分 ”目 标 的 具 体 的 操 作 性 的 标 准 ,[1]即 排除合理怀疑的标准。 相对而言,排 除 合 理 怀 疑 首 先 强 调 了 人 认 识 能 力 的 有 限 性 。 近 年 来,我 国 司 法 实 践 中 出 现 的 一 系 列 错 案 也 把 我 们 对 司 法 的 美 好憧憬彻底打破,司法人员开始认识到客观真实常常,甚至 总 是 不 能获得的。在司法证明活动中达到法律真实的标准才是切实可行 的。 其次,排除合理怀疑 在 保 证 公 正 的 前 提 下 更 注 重 效 率。 追 求 真理也要有限度,否则 就 会 变 为 一 种 执 妄。 英 国 大 法 官 莱 特 · 布
— 36 —
新刑诉法的修改否认 了 案 件 事 实 的 绝 对 确 定 性,但 又 不 是 一 个完全主观的标准。新 刑 诉 法 没 有 放 弃 证 据 确 实 充 分 的 说 法 ,而 将 排 除 合 理 怀 疑 作 为 衡 量 证 据 确 实 充 分 的 主 观 标 准 ,可 以 说 是 一 种 客 观 证 明 标 准 与 主 观 证 明 标 准 相 结 合 的 产 物 ,是 对 以 前 过 于 强 调客观性的一种修正。
2、约 束 主 体 英美法系在最初运用 排 除 合 理 怀 疑 时,主 要 是 用 于 约 束 陪 审 团,而我国的事实裁 判 者 是 法 官。 首 先,作 为 专 业 人 士,法 官 们 对 排除合理怀疑的定义 有 着 比 较 清 晰 的 法 律 认 识。 其 次,陪 审 团 成 员 都 有 各 自 的 职 业,并 不 是 每 个 人 都 十 分 专 注 案 件 审 理 和 案 件 的 判决结果。案件与他们 没 有 直 接 的 利 害 关 系,因 而 经 常 会 出 现 一 些不负责任的陪审员,陪而不审,跟着多数人进行表决。 法 官 由 于 自己的职责和 保 住 饭 碗 的 切 身 利 益 ,肯 定 会 更 用 心 地 处 理 案 件 。 但是,我国普遍存在“承办法官”制度,每个案件由一个承 办 法 官 主 要负责。这样的制度也同样造成了其他审判员和陪审员陪而不审 的 现 象 ,这 也 值 得 我 们 注 意 。 3、诉 讼 模 式 前述已经对大陆法系 和 英 美 法 系 的 证 明 标 准 进 行 了 比 较 ,英 美 法 系 在 刑 事 诉 讼 中 更 倾 向 于 保 障 人 权 ,诉 讼 模 式 比 较 倾 向 于 保 护人权模式。而我国的 诉 讼 模 式 更 接 近 于 大 陆 法 系,倾 向 于 打 击 犯罪模式。在中国人的传统意识里,个体意识不强,因此 中 国 人 对 于让犯罪分子逍遥法外的担心远甚于对公权力在刑事诉讼中滥 用,侵犯犯罪嫌疑人利益的担心。因此,我国刑事诉讼在 打 击 犯 罪 和保障人权之间往往比较侧重于打击犯罪。而随着近年来刑事错 案不断发生,我国越来 越 重 视 保 障 人 权。 本 次 修 正 案 将 保 障 人 权 写 入 了 刑 事 诉 讼 法 的 基 本 原 则 ,可 称 为 一 次 重 大 的 进 步 。 三 、结 语 本次排除合理怀疑的引入也契合了我国刑事诉讼保障人权原 则的正式确立。但是由 于 长 期 倾 向 打 击 犯 罪 模 式,许 多 习 惯 做 法 根 深 蒂 固 ,排 除 合 理 怀 疑 的 建 立 必 然 是 一 个 漫 长 的 过 程 。 排除合理怀疑标准的建立是我国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进步, 但目前还处于话语实 践 的 阶 段。 正 如 “民 主 不 能 离 开 一 般 的 文 化 基础而充分发挥其效能”。[3]制度的建立不可能仅靠几 个 干 巴 巴 的条文,而要有深厚的 诉 讼 文 化。 我 们 不 能 满 足 于 与 西 方 接 轨 的 虚 荣 心,而 应 该 使 排 除 合 理 怀 疑 的 标 准 切 实 地 提 高 我 国 的 刑 事 证 明 质 量 。 在 这 个 意 义 上 ,我 们 还 任 重 而 道 远 。 【参 考 文 献】 [1]顾 永 忠 .从 定 罪 的“证 明 标 准”到 定 罪 量 刑 的“证 据 标 准”[J].证 据 科 学 ,2012(2) [2]龙 宗 智 .我 国 刑 事 诉 讼 的 证 明 标 准[J].法 学 研 究 ,1996(6) [3]余 英 时 .中 国 文 化 的 重 建[M].中 信 出 版 社 ,2011,5(1)
鲁斯有一段著名的话:“真理,与一切美好事物一样,可能 被 人 欠 考 虑地热爱,过分强烈 地 追 求 从 而 付 出 的 代 处 理 纠 纷 是 摆 在 各 国 面 前 的 难 题 。 特别是我国司法资源特别缺乏,案多人少的现象突出,提高 诉 讼 效 率是十分必要的。
论排除合理怀疑标准
邓 煦
(四 川 大 学 法 学 院 610207)
【摘 要】2012年3月 ,我 国 颁 布 了 新 刑 事 诉 讼 法 ,本 次 修 正 案 将 排 除 合理 怀 疑 写 入 了 法 条 ,完 善 了 我 国 的 刑 事 证 明 标 准 。 我 国 原 有 的 刑 事 证明标准根植于我国可知论的认识论基础。我国排除合理怀疑标准的 建立任重而道远。 【关 键 词】排 除 合 理 怀 疑 ;新 刑 事 诉 讼 法 ;适 用 范 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