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中常用命令ctrl+o 打开 ctrl+p 打印Pl 多段线 o 偏移Tr 修剪 mi 对称Ex 延伸 ma 格式涮H 填色 co 多重复制E 删除 ctrl+z 撤销Ro 旋转 sc 扩大或缩小ctrl+c 复制 list 显示所选图形属性ctrl+v 粘贴 f 圆角M 移动 arc 圆弧Mo 显示属性 x 打散Br 打断B 块Di 测量距离Ol单独保留某一图层Ff单独关闭某一图层La调出所有图层列表Un命令修改单位新建文件才可以进行下面操作修改背景色工具--选项--显示--颜色测距离(di)测出实际距离和cad中图上距离后,Sc-r-填写实际距离(根据实际距离在CAD中放大倍数)退出当前操作(ESC)图层前置(dr)延伸(ex)如果想把A线延伸至B线处,可以先点击“延伸”,也可以输入命令EXTEND,然后左键选中B线,点右键或者点回车后,再选中A线即可。
修剪(tr)全选区域—tr命令—点要剪的地方点修剪命令,点与要剪的线相交的线,右击,再点要剪线的那部分!如图,要剪右边的线部分,点修剪命令后再点竖线,右击,点横线在竖线右边的那部分,OK了。
如果还有一条竖线和这横线相交,要剪两竖线之间的横线部分,则点修剪命令后再选两竖线,右击,点两竖线之间的横线部分,OK了。
对称(mi)点"镜像"按钮或在命令行输入"mi",选中要转换的图形,点右键,确定对称轴,确定。
OK 够详细了吧多段线编辑(pe)合并、多样化曲线、变宽等圆角化处理f-r-输入半径-点要圆角化的交叉线色块填充(选择solid)公共绿地72块的建立具体操作如下:1.选择“绘图”——“块”——“创建”菜单,打开“块定义”对话框。
2.在“名称”编辑框中输入块的名。
3.在“基点”设置区单击“拾取点”,然后在绘图区中拾取中心线的交点作为插入基点,或直接在对话框中输入该点坐标。
4,在“对象”设置区单击“对象选择”,然后在绘图区中选取整个图形,按回车返回“块定义”对话框。
在“对象”设置区中还有三个单选按钮,功能如下:保留:可以在定义块后保留原图。
转换为块:定义块后将原对象转换为块。
删除:定义块后将原对象删除。
5.在设置区中“快单位”下拉菜单中可以为块设置单位。
一般来说,最好不要给块指定单位(即在“快单位”下拉菜单中选择“无单位”),这样处理比较方便。
6.在“说明”菜单编辑框中输入关于块的一些文字说明。
7.单击“确定”完成块的定义。
不编辑块的话点退出块编辑插入块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插入块”,在命令行中输入INSERT 就完成了。
〈提示〉~在命令行中输入快捷命令I回车也可执行INSERT命令。
~利用“设计中心”版面,可以使用其他图形中定义的块。
~要编辑块中内容,可先启动“分解”命令(EXPLODE)分解块。
图2与图1完全重合假设两图上各有对应的两点A、B。
首先,用命令MOVE把两图形的A点重叠;然后,用参照旋转命令RO使图2与图1重合。
(具体操作如下:命令RO,选图2,指定A为基点,提示指定旋转角度时输入“R”,指定参照角时,先选图2中的A与B,指定新角度时,选图1的B。
)湘源1.画虚线圈圈总图---分析线2.CAD中的图层代码意思DMTZ 地貌DLSS 道路设施ASSIST 骨架线DLDW 独立地物KZD 控制点ZBTZ植被DGX ——等高线DLDW ——独立地物gcd——高程点GXYZ ——管线设施JJ ——境界JMD ——居民地JZD ——界址点SXSS ——水系设施ZBTZ ——植被tk——图廓湘源控规4.0-主要绘图步骤1、绘制道路系统规划图步骤1) 设置绘图参数。
使用“绘图参数设置”命令,设置绘图比例及字体高度。
2) 绘道路中心线。
使用“PLINE”、“LINE”或“ARC”等命令,通过输入坐标值,绘制好道路中心线。
建议最好用“PLINE多段线”命令绘制。
3) 生成道路。
使用“单线转路”命令,选择道路块板形式及宽度参数,按“确定”,然后,在图中选择第2)步所绘的道路中心线,生成道路,重复此步操作,把所有道路中心线全部转为道路。
4) 设置交叉口处理的弯道参数。
使用“弯道参数设置”命令。
5) 道路交叉口处理。
使用“交叉处理”或“单交叉口”命令。
6) 人工修改交叉口。
自动交叉口处理后,可能存在某些交叉口处理不完善情况,用户可以通过人工方法,用“VV圆角”命令修改。
7) 喇叭口拓宽处理。
如果道路交叉口需要进行喇叭口处理的,可进行该步操作,否则跳过。
8) 生成坐标。
使用“道路标注”-〉“所有坐标”命令。
9) 生成道路宽度标注。
使用“道路标注”-〉“所有宽度”命令。
10) 生成弯道半径标注。
使用“道路标注”-〉“所有半径”命令。
11) 标道路交叉口标高。
使用“道路标注”-〉“单个标高”命令,逐次把所有道路交叉口的标高标注完。
12) 生成道路坡度、长度及箭头。
使用“道路标注”-〉“所有坡度”命令。
13)标注道路断面符号。
使用“断面符号”命令。
14)生成道路横断面图。
使用“横断面图”或“单横断面”命令。
15) 插入图框、图签、会签等。
使用“插入图框”命令16) 生成坐标网。
使用“生成坐标图”命令17) 生成图例。
使用“生成图例”命令。
18) 存盘。
例如存“道路图.DWG”。
2、绘制控制指标规划图步骤1)打开用地图另存为指标图。
例如打开“用地图.DWG”另存为“指标图.DWG”。
2)设置默认控制指标的各指标值。
使用“指标设置SETDEF”命令。
3)生成控制指标。
使用“输入指标”或“生成指标”命令,生成全部的控制指标块。
4)如果用“生成指标”命令生成全部的指标块,则还需计算总用地面积及绿地面积。
使用“算总面积”和“绿地面积”命令。
5)对不符合要求的指标块进行修改。
使用“指标修改”命令。
6)重新排列指标块的用地编码。
使用“编码重排”命令,依次选取指标块。
7)生成控制指标总表。
使用“指标总表”命令。
8)生成用地平衡表。
使用“平衡表”命令。
9)各种表格输出。
使用“excel输出”菜单下的各种命令。
10)存盘。
3、绘制总平面图步骤1) 使用“参数设置”命令,设置绘图比例及字体高度。
2) 运行“绘建筑”命令,出现对话框。
3) 修改建筑实体各参数。
4) 使用“描边”、“选物”或“点选”命令,输入建筑物的轮廓线,生成建筑。
5) 重复4)步,直到绘制好所有建筑物。
(修改地块时先用多段线画出切割的范围,然后选择用地——地块分割,分别点原地块和要分割地块,然后用地——绘制地块——设置好新的地块后点修改即可)6) 用“Pline”命令,绘制用地红线(必须闭合)。
7) 使用“经济指标”命令,选择用地红线,出现对话框。
用户可以看到全部的基本经济技术指标。
9) 用户对表格稍作修改,然后选择“文件输出”功能,把表格输出到Excel格式文件,也可选择“绘制表格”,直接把表格绘制到当前图中。
注:用地——显示修改——基本显示(显示色块及代码)/显示代码(关闭和显示代码)用地——总面积线(可以调整面积大小),,指标——编码重排用地——地块检查4、绘制土方计算图步骤1)、打开电子地图,用“FT”命令过滤选择出电子地图中所有标高文字。
2)、用“地形图”->“字转高程(HGTPOINT)”命令,选择实体时用“P”回答,把第一步所选标高文字转为本软件认识的高程点。
3)、用PLINE命令,绘出需计算土方量的用地红线范围,注意PLINE线须闭合。
4)、用“土方计算”->“生成方格(TFGRID)”命令,输入方格网宽度,选择3)步生成的闭合多段线。
5)、用“土方计算”->“采集现高(AUTOGETXZ)”命令,自动生成方格网各顶点的现状标高。
6)、用“竖向图”->“标高标注(DIMOUTBG)”命令,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的标高,标注场地各控制点的设计标高。
7)、用“土方计算”->“采集设高(AUTOGETSJ)”命令,自动生成方格网各顶点的设计标高。
8)、用“土方计算”->“计算土方(TFCAL)”命令,计算土方量。
9)、用“土方计算”->“土方统计(TFTJ)”命令,统计出土方量。
统计表中最后一行为统计总数。
10)、根据土方计算结果,如需调整,则可直接修改各顶点设计标高或现状标高值,重复8)和9)步,直到结果满意。
显示文字工具——文字(一)——转单线体——全部转单线体转离散点(湘源可识别的点)——绘制等高线方法一:工具——文字——转单线体;工具——图块——炸属性块,地形——字转高程——地表分析——三角内剖;地形——地表分析——等高线图方法二:地形——输高程点——回车炸属性块后,如果内容消失,是因为电脑里没有该字体,需要在工具——文字——转单线体里转为单线体才可以显示。
土方计算:找最高点:土方——生成方格土方——采集现高土方——采集设高土方——计算土方土方——土方统计土方——土石方表图则制作:图则页面图则参数图则——人工分幅(方框线——街区线)工具——绘图参数——参数设置(可以选择用地分类标准)工具——绘图参数——用地代码(右键相应类别可以修改参数)——————设置用地类型工具——图层设置(可以对图层的名称、颜色等进行修改)用地——绘制地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