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体血液回输

自体血液回输


禁忌症
被污染的血液 (1) 腹部空腔脏器破裂; (2) 感染伤口、菌血症、败血症等; (3) 开放性创伤超过4h的积血; (4) 术中其他污染(创面洗涤液如安尔碘、乙 醇、高渗糖、过氧化氢等;创面有外用止血 药物,如胶原、纤维素、凝血酶等)。
禁忌症
• 恶性肿瘤 手术部位失血可能含有肿瘤细胞
未经灭活者,经白细胞滤器可以减少肿瘤细 胞,但不能完全消除;辐照可抑制增殖活性, 但不能将其杀死。(濒临生命危急状态除 外)。 • 大量溶血红细胞大量破坏,无回收价值 • 镰状细胞性贫血 • 血液流出血管外超过6小时
现状
• 在美国,自体输血预定要达到总输血量的
80%—90% • 目前,澳大利亚择期手术的患者约60%输的 是自体血 • 在日本,术前自体备血800-1200ml的病例已 达到86%—90% • 我国仅有1%的人知道自体输血
现状
我国《献血法》要求
• 三甲医院自体输血率要达到年用血量的
20%
优点
• 提高大出血时的紧急抢救成功率,避免手术 • • • • •
自体血液回输 Cell Saver
用血概况
• 全国每年需血约3000吨,且需血量仍在急剧
上增,年增长约20%;
定义
• 自体输血是指采集自身体内或回收自
体手术、创伤失血再自身回输。
• 它包括术前预存式自体输血、术中回
收式自体输血以及术后引流血自体回 输。
历史
1818年始于英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德国得以广泛应用。 20世纪40和50年代BST几乎不用(异体分型库血的发 展) 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发血液回收仪器。 1970年美国生产第一台ATS100自体输血机——血液回 收新纪元 1974年,由美国Haemonetics公司研发的Cell Saver 血液回收机问世 1976年,noon等研制出更为先进的自体血回收机。 从此以后,自体血回收的使用不断增加。
库血 溶血反应 血小板减少 过敏反应 血型输错 免疫抑制
传播疾病(肝炎、AIDS等)
消耗费用(人力、物力、财力)
自体血 ± + -- -- --
+ + + + +

高 + 不能解决 低
--
低 -- 可解决 高
血源短缺 稀有血型 红细胞2,3-DPG含量
自体血回输分类
贮存式
自体输血
稀释式
回收式
回收式自体输血
中病人出血过多、过快,血源供应不及时或 因战时血源缺乏造成病人生命危胁 不需要检验血型和交叉配血试验 无输血反应,并发症少 无异体输血引起的疾病,如爱滋病、肝炎等 扩容及时有效 节约血源,“废血”利用,节省开支
• 解决特殊血型(如Rh阴性)病例的供血问题 • 操作简单,易于推广,再循环过程简单
库血与自体血的比较
• 按回输时间分为: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
术后回收式自体输血 外伤回收式自体输血
• 按处理方式可分为:非洗涤回收式自体输血
洗涤回收式自体输血
适应症
• 在成人,一般估计术中出血在600ml以上,无细菌污染,出 • •
• • • • • • •
血中无恶性肿瘤细胞者,均可考虑应用血液回输。 小儿因为其全身血容量基数小,即使回收少量的血液 (50~100ml)也是有意义的,能明显减少异体血的用量。 创伤外科手术、外伤、战伤出血,如肝脾破裂、大血管损伤、 脊柱外伤、大出血抢救等 心脏、血管外科手术 脑外科手术 骨科全髋置换、翻修术,脊柱手术 妇产科异位妊娠破裂大出血等手术 腹部外科肝脾手术,门脉高压分流术等 器官移植手术 泌尿外科手术
并发症
• • • Biblioteka • •空气和脂肪栓塞 肺功能障碍 凝血病 肾功能障碍 脓毒症 恶性肿瘤细胞播散
Thank you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