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层框架结构全手算

四层框架结构全手算

多层框架设计实例
某四层框架结构,建筑平面图、剖面图如图1所示,试采用钢筋混凝土全现浇框架结构设计。

1.设计资料
(1)设计标高:室内设计标高±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400m,室内外高差600mm。

(2)墙身做法:墙身为普通机制砖填充墙,M5水泥砂浆砌筑。

内粉刷为混合砂浆底,纸筋灰面,厚20mm,“803”内墙涂料两度。

外粉刷为1:3水泥砂浆底,厚20mm,马赛克贴面。

(3)楼面做法:顶层为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5mm厚1:2水泥砂浆加“107”胶水着色粉面层;底层为15mm厚纸筋面石灰抹底,涂料两度。

(4)屋面做法:现浇楼板上铺膨胀珍珠岩保温层(檐口处厚100mm,2%自两侧檐口向中间找坡),1:2水泥砂浆找平层厚20mm,二毡三油防水层。

(5)门窗做法:门厅处为铝合金门窗,其它均为木门,钢窗。

(6)地质资料:属Ⅲ类建筑场地,余略。

)基本风压:(地面粗糙度属B7 (类)。

,办公楼楼面活荷载8,)活荷载:屋面活荷载

走廊楼面活荷载。

图1 某多层框架平面图、剖面图
2.钢筋混凝土框架设计
(1)结构平面布置如图2所示,各梁柱截面尺寸确定如下。

图2 结构平面布置图
边跨(AB、CD)梁:取
)梁:取BC中跨

轴)连系梁:取 A轴、D边柱

轴)连系梁:取 B中柱(轴、C
柱截面均为
现浇楼板厚100mm。

结构计算简图如图3所示。

根据地质资料,确定基础顶面离室外地面为500mm,由
此求得底层层高为4.3m。

各梁柱构件的线刚度经计算后列于图3。

其中在
(为不考虑楼板翼缘作用求梁截面惯性矩时考虑到现浇楼板的作用,取的梁截面惯性矩)。

CD)梁:边跨(AB、
(其他梁、柱的线刚度计算同上,略)
3 结构计算简图图
(图中数字为线刚度)
)荷载计算(2
1)恒载计算
①屋面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
厚水泥砂浆找平20mm
找坡)膨胀珍珠岩2%厚(140厚~100
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100
厚纸筋面石灰抹底 15mm
屋面恒荷载
)框架梁自重 AB、CD 边跨

梁侧粉刷
)框架梁自重BC中跨

梁侧粉刷
因此,作用在屋顶框架梁上的线荷载为:
②楼面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
荷载计算同上(略),作用在中间层框架上的线荷载为:
③屋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
边柱连系梁自重
梁侧粉刷
高女儿墙自重1m
墙侧粉刷
连系梁传来屋面自重
顶层边节点集中荷载
中柱连系梁自重
梁侧粉刷
连系梁传来屋面自重
顶层中节点集中荷载
④楼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荷载计算方法同上,具体计算过程略)
中间层边节点集中荷载:
中间层中节点集中荷载:
所示:恒荷载作用下的结构计算简图如图 4
图4图5
2)活荷载计算
活荷载作用下的结构计算简图如图5所示。

图中各荷载值计算如下:
3)风荷载计算
风荷载标准值计算公式为
可查;对于矩形截面因结构高度小于30m;,可取
将风荷载换算成作用于框架每层节时,。

荷载规范,取当查得的为一榀框架各层节点的受风面积,计11所示。

表点上的集中荷载,计算过程如表 6所示。

算结果如图
1风荷载计算表
层次 Pw/kN
A/
10.14 1.3 1 9.64 1.0 13.4 1.10 0.55
12.48 0.55 10.2 1.0 2 8.92 1.3 1.01
12.48 0.55 1.00 1.3 1.0 8.92 3 7.0
13.65
0.55
1.00
3.8
1.3
1.0
9.76
4
图6 风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简图
(3)内力计算
1)恒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恒荷载(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采用分层法(具体计算过程略),在恒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弯矩图、剪力图和轴力图见图7~图9。

图7 在恒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弯矩图(单位:)
)kN在恒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剪力图(单位:8 图
图9 在恒荷载作用下结构的轴力图(单位:kN)
2)活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活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也采用分层法,考虑到活荷载分布的最不利组合,各层楼层活荷载布置可能如图10所示的几种组合形式。

计算结果见图10(仅表示出标准层在活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

图10标准层在活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
(3)活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活荷载作用下的结构计算简图见图6,内力计算采用D值法,计算过程见图11。

风荷载作用下框架弯矩图如图12所示,框架轴力图和剪力图如图13所示。

剪力各层分配(单位:kN)各柱反弯点及柱端弯矩(单位:kN)
值法计算过程11 D图
在风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弯矩图(单位:)图12
图13 图14
在风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剪力图、轴力图(单位:kN)
内力组合(4)
根据内力计算结果,即可进行框架各梁柱各控制截面上的内力组合,其中梁的控制截面为梁端、柱边及跨中。

由于对称性,每层有5个控制截面,即图14中的1、2、3、4、5号截面,表2给出了第二层梁的内力组合过程;柱则分为边柱和中柱(即A柱、B 柱),每个柱每层有两个控制截面,以图14中第二层为例,控制截面为3、4号截面。

表3给出了二层柱的内力组合过程。

表2二层梁内力组合

第二层柱内力组合3
表.
AB
=-71.45 kN·mM=107.95 kN·mM=-75.79 kN·mM108.02 kN =-V=103.69 kNV 的最不利组合内力梁AB图15
5)截面计算(
)梁的设计 1
所示。

AB为例,其最不利的组合内力如图15以第二层梁
①正截面强度计算:
梁的截面尺寸为500mmx250mm。

C20时,梁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为30mm。

,则,故设。

对于梁端,不考虑现浇混凝土板的作用。

A:梁端
(满足要求)
,。

316 选用梁端B:计算公式同上,计算过程略。

计算结果:
,。

选用 316
对于梁中截面,考虑混凝土现浇板翼缘受压,按T形梁计算。

翼缘计算宽度取
形截面。

T属于第一类型的
(满足要求)
,。

20 选用 3
②斜截面强度计算
取较大设计剪力V=-108.02 kN。

验算截面尺寸
(截面符合要求)
验算是否需要计算配置箍筋
故需要配置箍筋。

若选用φ8@200,
(满足要求)
配箍率
最小配箍率
(满足要求)
2)柱的设计
以第二层A轴线柱为例。

其最不利组合如图16所示。

A 4M=60.59 kN·m
V=500.06 kN
A 3M=63.70 kN·m
V=500.06 kN
图16柱A 4 A 3的最不利组合内力
柱的截面尺寸为300mmx450mm。

①受力纵筋的计算
柱的计算长度
:柱端A 4

先按大偏心受压情况计算
,。

162 选用柱端A 3:计算公式同上,计算过程略。

计算结果:。

,162选用
②抗剪强度计算。

故可按构造要求配置箍筋,取φ8@20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