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9、10年中南大学土木复试题

09、10年中南大学土木复试题

[考研经验]中南2010土木复试回忆版一填空题30分地基土的分类: 好像总共是六类吧基础按受力分类: 摩擦形桩承压桩基础按深度分: 浅基础深基础室内压缩试验的成果: 压缩模量压缩系数土的抗剪强度的因素: 粘聚力内摩擦角二名词解释20 分1 主动土压力2 沃克尔地基模型3 颗粒级配还有一个忘了挺简单的三简答题32分1为什么说在受弯构件中采用高强钢筋浪费了材料2简述容许应力法极限承载力法和什么破坏法的区别吧3预应力对混凝土结构的抗剪承载力的影响4忘了看那位同学可以补充下不四计算题挺简单的1 用容许应力法验算受弯构件2 计算上边受弯构件的极限承载力第一题是关于岩土工程的一段英文翻译,10分;第二题好像是两个简答,30分,1是地基承载能力和地基容许承载能力的关系及工程意义,2是主动土压力的公式推导:第三题是五个选择,10分;第四题是几个问答题;第五题是关于预应力的一个计算题,30分,我们这一届大家这个题都没复习到,隧道方向就一个及格的,大部分都二三十分,所以放心准备就好了,初试成绩好了就会有很大的主动权!中南大学2009级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入学复试《专业综合考试》试题说明:1)闭卷考试。

时间:2小时2 ) 所有的答题一律做在答题纸上,试卷必须交回。

3)试卷满分为100分,第一部分:土力学(50分),第二部分:砼结构设计原理(50分)一、将下面阐述“岩土工程”基本内容的英文译成中文(10分)Geotechnical EngeeringThis course describes the application of soil mechanics in the analysis and design of foundation 。

二、影响地....的因素有哪些?阐述......的意义。

三、推导公式四、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2、3、4、5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几项基本假定2....类型及其作用3......管道有哪些4.....如何判定六、计算题(30分)某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T形截面简支梁, ......1、请校核运营.....(混凝土压应变容许值,预应力效应按净截面特性计算)。

(15分)2计算跨中..... 。

(15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不仅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也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优先地位,明确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全面系统科学地制定总体工作方案,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公交发展步伐,尽快提高公共交通整体服务水平。

坚持社会公益性的定位,以增加公交吸引力、方便市民出行、缓解市区交通拥堵为目标,以优化线网、完善换乘、路权优先、提高效率、改善服务为重点,进一步改革体制、机制和票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安全、便捷、舒适、经济、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公共交通体系(一)优化调整公交线网坚持统一规划、结构合理、运力均衡、平稳推进的原则。

中心区线路减少重复、边缘地区扩大覆盖,逐步建立以快线网为骨架、普线网为基础、支线网为补充的三级公共交通网络。

快线网以提高公交运送速度为重点,满足大客流长距离出行需求;普线网以优化减少线路重复为重点,合理配置公交运力资源;支线网以扩大公交服务范围为重点,方便小区居民出行。

(二)加快公交枢纽场站建设结合公交线网优化,规划建设三级公交换乘场站体系,落实公交场站用地。

加快公交综合枢纽建设,提高网络节点集散能力;调整现有场站功能,充分利用现有市区场站组织车辆到发和乘客换乘,加大驻车外移的比重;结合驻车外移和减少市区公交占路停车,沿四环周边规划建设公交综合驻车设施。

方便小汽车与公交换乘。

沿中心城周边轨道交通和大容量快速公交车站规划建设小汽车驻车换乘系统,制定鼓励换乘的停车收费政策,减少市区小汽车交通量。

完善公交场站用地、投资、建设、运营、管理机制。

新建公交场站用地和投资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由政府统筹安排用地和资金;建立政府投资综合枢纽资本金投入机制,组织或委托专业化公司建设、运营、管理,实现多运营主体共享和多种交通方式衔接换乘;一般场站由公交企业组织建设、运营、管理。

(三)加大路权优先力度路权优先是提高公交运行速度、缩短乘客出行时间、增强公交吸引力的重要保障。

公交专用道的设置要坚持总体规划、试点先行、稳步实施、逐渐成网的原则,通过采取分时、分段、分线等方式设置,逐步覆盖主要客流走廊,连续成网;加快建立公共交通的优先信号系统,提高公交车辆的运行速度和准点率;完善公交专用道使用管理办法,加强专用道管理。

“十一五”期间,建设朝阳路、安立路、阜石路三条大容量快速公交线路;结合道路新改建施划公交专用道;研究实施白颐路中央专用道、二三环路局部路段公交专用道施划方案。

力争在现状165公里专用道基础上新增285公里,形成总长度约450公里的公交专用道网络。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了构建城市和谐交通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构建城市和谐交通的基本内涵,构建城市和谐交通需要协调处理的基本关系以及构建城市和谐交通需要树立的基本意识等问题。

1、前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我们党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

胡锦涛同志2005年2月19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办专题研讨会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基本特征、重要原则和主要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动纲领,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

为了缓解城市交通带来的不利影响,2004年建设部制订了《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确立了: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基本战略。

温家宝总理也提出了“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符合中国实际的城市发展和交通发展的正确战略思想”的指示精神,这对于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既是一个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公益事业,是城市生产和生活的第一道工序,是保持城市正常运转的枢纽,也是城市精神文明的窗口。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应该在获得优先发展的同时为人民群众创造出更加安全、方便、舒适、快捷、经济的服务,营造有利于城市持续、稳定、健康、和谐发展的社会氛围,在保持城市稳定与发展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2、构建城市和谐交通的基本要求2.1和谐交通的基本内涵和谐交通,就是能够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的交通,能使广大人民群众的交通需求得到满足的交通,能让广大人民群众对运输服务感到满意的交通。

和谐交通反映的是交通系统员工之间、交通系统员工与社会成员之间、交通系统与社会大系统之间、交通与自然之间和睦相处、协调相生的一种良性互动的状态。

具体地讲,和谐交通就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公平共享、规范有序、便捷高效、安全可靠、环境友善的交通。

城市交通作为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

2.2构建城市和谐交通需要处理的五种关系正确处理城市公共交通发展与改革的关系。

坚持统筹兼顾,处理好城市交通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是构建城市和谐交通的基本要求。

城市交通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统筹兼顾,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以及社会能够承受的程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保证发展能够持续、快速、健康地进行。

因此,要按照客观规律和科学态度办事,在推进城市交通改革和发展的地程中,充分地、前瞻性地考虑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善于用创新的思维、改革的方法,去解决城市交通发展中的问题,处理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注重协调城市交通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各种不同群体之间、交通与环境之间和和谐发展。

正确处理城市交通系统与社会公众的关系。

要把城市交通的目标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通过提供让社会公众满意的城市交通服务,取得社会各界对城市交通发展的认同和支持;通过信息公开和政务公开,提高社会各界对城市交通发展的知情度和参与度;通过树立和巩固亲民、负责、为民、务实的城市交通系统形象,不断增强城市交通系统对社会各界的亲和力和影响力。

正确处理城市交通系统与外部行业的关系。

城市交通系统是社会关联系度很高的行业,比如与城建部门、环保部门、交警部门等都具有密切联系。

城市交通系统要主动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沟通与联系。

通过建立有效的协作对话机制,在制订有关政策时全面系统地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和协调各种关系,形成有利于城市交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推动力。

正确处理城市交通系统内部的各种关系。

构建城市和谐交通,还必须注重协调城市交通系统内部的各种关系,尤其是要注重协调城市交通系统内部的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是社会最基本的关系之一,没有和谐的劳动关系就没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建立稳定协调的劳动关系。

正确处理城市交通系统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在城市交通不断发展的地程中,要努力构建绿色环保和具有人文化的要求交通。

尤其在中央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明确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决策后,作为城市交通系统要在发展过程中切实保护和全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构建城市和谐交通应该树立的基本意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城市交通发展的新要求,努力构建城市和谐交通,必须树立六个意识:3.1人本意识。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以为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也是和谐社会的核心。

构建城市和谐交通的核心原则。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城市交通发展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与城市运输生产力滞后的矛盾。

只有城市交通不断发展,才能为构建城市和谐交通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城市交通发展的过程中,要认真落实“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

公共交通优先即“人民大众优先”。

要把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方便、舒适、快捷、经济的出行方式,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产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一项重要工作,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基本要求。

3.2规划意识。

加强城市交通的规划工作,是实现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构建城市和谐交通的基本要求。

目前城市出现的许多交通拥挤问题,都是缺乏规划协调意识所造成的。

因此,应该在广泛调研和预测的基础上,运用科技手段进行城市交通规划总体设计。

作为城市总体规划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综合交通专业规划和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是城市交通建设和管理的首要环节。

应该将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和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的编制和调整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以指导和规范城市公共交通事业的发展,落实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