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一、最早提出社会学的是---孔德二、社会学的定义定义:社会学是从综合性、整体性视角,系统研究社会结构和社会过程,深入揭示社会运行和发展规律的社会科学。
代表人物(严复)1.社会学是用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的治和乱、盛和衰的原因,揭示社会由此达到“治”的方法和规律的学问。
三、社会学的学科特点1、整体性特点2、综合性特点3、科学性特点4、应用性四、社会学产生的时代背景1、社会的转型与巨变。
2、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与帝国主义的出现。
3、资本主义建立后的社会问题、矛盾。
4、民众对正常社会秩序的渴望。
社会学产生的历史传统1、英国功利主义传统(1)一种个人主义的理论。
(2)经济人观点。
(3)社会学功能理论、理性选择理沦和交换理论的理论基础。
2、法国大革命后的实证主义传统(1)法国的实证主义传统。
(2)实证主义的意涵。
(3)反对迷信,提倡科学。
目的是发现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自然法则。
(4)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最重要的传统之一。
3、德国的历史主义传统(1)强调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差异。
(2)人类世界是被有意识选择的世界,不受自然法则的支配。
(3)研究行为者的主观意图。
(4)研究社会内部的文化特征,社会成员所普遍认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5)各个社会文化传统的独特性。
4、美国的实用主义传统(1)美国人的最大特点是讲求实用。
(2)美国人的第二个特征是鼓吹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价值。
五、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特点1.坚持实践原则2.坚持科学分析视角3.坚持辩证思维方式4.坚持研究方式的批判性5.坚持理论视野的开放性六、韦伯韦伯和新教伦理(1)反对马克思经济是社会变迁动力学说,提出宗教是社会变迁动力。
(2)提出社会学研究中的价值问题七、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城市社会学与定性研究方法的拓展1、芝加哥社会学派的城市研究2、芝加哥社会学派与中国社会人类学的渊源八、社会学冲突(1)理论主要来源于马克思的思想。
(2)人类社会的主要冲突源自人类所需资源的稀缺(3)社会通常是在利益冲突之中整合在一起九、符号互动论、1)理论主要来源于马克思的思想。
(2)人类社会的主要冲突源自人类所需资源的稀缺(3)社会通常是在利益冲突之中整合在一起十、冲突论代表(1)代表人物乔治·米德、库利、托马斯。
重视人的主观因素、强调人的双重性。
重视对社会微观层次的研究,强调个人的特殊性。
重视经验世界的考察,主张从生活经验中归纳出理论。
重新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十一、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P14-P15)两种观点有关社会学何时再中国出现,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从康有为的讲学算起;另一种观点认为应该从严复翻译斯宾塞的著作开始;第二章社会学研究方法十二、社会学研究方法(P39—填空)社会学研究依据的经验材料可以分为(定性)和(定量)研究十三、田野工作(马林诺夫斯基)什么是田野工作?所谓田野工作就是经过专门训练的人类学者亲自进入某一社区,通过直接观察、访谈、居住体验等参与方式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的过程。
第三章文化与社会化十四、文化的功能结构1、文化特质称文化元素,是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是能够独立发挥功能的最小的文化单位。
2、文化丛一组意义相连、功能协调并共同发挥作用的文化元素组成的更大的功能单位。
3、文化模式十五、空间结构1、文化中心:文化特质在地理位置上分布最集中的地方。
2、文化区:文化特质与生活方式上具有同质性的某一特定区域。
3、文化圈4、文化边际十六、什么是文化边际指文化的边缘地带,或两种文化的交界地带。
十七、社会化1.社会化的含义: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
②生命历程中的社会化过程(从生命历程阐述社会化过程)(p97)1、孩童期的社会化2、青年期的社会化3、成年期的社会化③代沟第四讲社会结构与社会交往十八、社会结构1、含义:指一个群体的典型模式,一个社会长久以来固定下来的社会框架。
2、特征与层次整体性有序性稳定性动态性十九、戏剧理论提出者、代表人物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
代表人物: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印象管理”。
社会生活中的多重表演。
表演的前台与后台。
社会规范与表演。
二十、常人方法论(研究什么、提出者)本土方法论、俗民方法学,研究人们在日常生活互动中使用的方法的理论。
代表人物:美国社会学家加芬克尔。
社会学应该研究常识世界,研究日常生活世界中的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的能动性、人们行动的能动性第五讲社会网络、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二十一、什么是社会网络理论(P105-109)1.含义:一群特定的个人之间的一组独特的联系。
2.社会网络成员的认同感,团结感。
3.网络分析通过研究网络关系的(数量)、(密度)、(方向)、(强度)等方面,解释社会网络的特征与功能。
二十二、结构洞理论(是什么、方法、阐述、谁提出)代表人物)1.代表人物:博特。
分析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行为时提出2.竞争优势不只是资源优势,更重要的是关系优势。
3.竞争优势、取胜必须建立广泛的联系4.社会网络关系形式:无洞结构、结构洞二十一、社会群众的类型按照成员资格获得方式:区分出(先赋群众、自致群众)二十二、什么是“代差”(填空)代差是指社会的不同世代之间在(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等方面出现的差异、隔阂甚至冲突。
二十三、什么是家庭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为基础的人类生活的基本群体二十四、X——Y理论(提出人物)1.人际关系和行为科学理论2.代表人物:道格拉斯•麦克格雷戈3.基本命题:一个人对事物所持的态度影响人的行为方式二十五、什么是社会变迁(定义——填空)在某一个社会阶段由于它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等多种因素的矛盾运动而引起的社会结构和社会过程的量变或质变。
是社会的发展、进步、停滞、倒退等一切社会变化现象和过程的总称。
二十六、循环型社会变迁理论(代表人物)中国的循环型社会变迁理论。
邹衍、董仲舒维科的理论:神灵时代—英雄时代—凡人时代施本格勒的理论:长期循环论汤恩比的理论:挑战和反应的理论核心帕累托的理论:短期循环论。
索罗金的理论:文化类型盛衰循环的学说。
二十七、帕森斯美国结构;达伦多夫提出什么理论帕森斯:规则和价值观构成了制度二十八、社会流动(含义、谁最先做了开拓性研究)含义:是指社会上的人或人群社会地位、社会位置的变动,更准确地说是指个人或群体在社会分层结构与地理空间结构中位置的变动。
(马克思)二十九、什么是社区(概念、特点)社区概念:生活在一定地域内靠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来维系的人们所形成的生活共同体。
1、农村社会、城市社区(划分、填空)根据社区(经济机构)、(人口聚集)、(人口聚集规模)等综合标准,结合人类社会生活的演变,可以将社区划分为(农村社区)和(诚实社区)。
2、芝加哥城市社会学创始人……同心圆理论由:(伯吉斯)以美国芝加哥市为例提出来3、城市社区的特点①人口数量多,密度高,异质性强;②经济活动多样,商品经济发达;③社会结构复杂,专业性分工明显;④人际关系松散;⑤社会生活节奏快;⑥生活方式多样,社会生活设施完备,精神文化生活丰富。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场社区发展的意义①建设新农村,是解决好13亿人口吃饭问题的必然要求;②建设新农村,是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内需的必然要求;③建设新农村,是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必然要求。
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措施①一是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②二是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③三是全面社会农村改革④四是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⑤五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⑥六是培养新型农民三十、什么是城市化含义:指的是一个社会的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
表现形式:一是城市数目的不断增加,二是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
三十一、统筹城乡发展(如何看待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如何统筹城乡发展❤❤❤❤(一)当代中国城乡关系的演变及现状1、改革开放前的城乡关系(1)城乡二元结构的主导性地位(2)历史背景下的积极作用2、改革开放以来的城乡关系从行政主导型二元结构到市场主导型二元结构3、当前城乡关系的限制(1)工农业发展和失调并存(2)城乡差距扩大(3)发展要素从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1、推进体制创新的原则2、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措施三十二、社会发展含义:指社会文明进步的变化过程。
特性:(1)社会发展是普遍的社会进程(2)社发展是传统与现代性的统一(3)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社会变迁:是指一切社会现象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
三十四、协调发展模式(论述题)1、指社会的各个领域在相互开放的条件下,相互依存、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状态和过程。
2、社会发展中,某一领域的发展以不牺牲其他领域的发展或给其他领域发展造成障碍为前提,甚至某一领域发展为其他领域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3、将社会看做由人口、环境、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及其他相关系统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发展不是各个部分发展的简单总和,而是各个部分之间的协调运行过程。
4、为了实现社会整体性的最佳发展,任何一个部分的发展都必须不妨碍其他部分的发展,而要服从于社会整体的发展。
“协调发展”模式主要强调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协调,二是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三十五、社会问题(是什么、表现形式、城乡结构)1、广义理解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都可能遇到的困扰或危机。
2、狭义理解特指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障碍、失调现象。
当代主要社会问题:①人口问题②贫困问题③生态问题④犯罪问题⑤网络社会⑥问题科技⑦社会问题⑧突发公共事件问题社会问题的理论视角:1.社会病态论2.社会解组论3.价值冲突论4.偏差行为论5.标签理论6.社会整合论7.文化失调论8.批判理论感谢下载!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